日本华北方面军自1940年起年年强调“重点在于剿共”

有人认为,抗战时正面战场才是主战场,敌后游击战只是次要战场。事实并非如此。到了抗战中期,敌后战场才是主战场。而且这不是中共的宣传,恰恰相反,这简直是国、共、日三方史料少见的共识之一。各方史料的分歧不在于敌后战场是否是主战场,而是在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的原因。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以下内容选自《华北治安战》上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版

216页,“共军无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均已形成抗日游击战的主力。因此,占领区内治安肃正的主要对象,自然是中共势力。

223页,1940年肃正工作的根本方针:“为此,方面军的讨伐重点,必须全面指向共军”

226页《1940年度第一期肃正建设纲要》“讨伐重点指向剿灭共产匪团”

227页,要领“讨伐重点在于剿灭共军

236页,《1940年度第一期肃正建设计划》“共军对我占领区的进犯越来越频繁,已成为今后肃正工作上最严重的问题……今后的讨伐肃正的重点必须集中指向共军,全力以赴,务期将其全歼。这是我们在计划中明确的意图”

253页《华北地区思想战指导纲要附录书》第四章第二节“进行讨伐行动时,重点指向共产军、匪”

362页:“蒋系军队一直处于颓势……据此,方面军将工作重点至于对共施策上,进一步针对实际情况,予以加强。”

364页:“1941年在肃正建设上的重点事项:一、关于行动措施的重点集中问题 肃正的重点,仍然在于剿共。”

以下内容来自下册

“1942年度……治安肃正的重点,应放在以剿共为主的作战讨伐上”——《1942年度治安肃正建设计划大纲》,摘自《华北治安战》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1943年3月24日,方面军召开所属兵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3年度华北方面军作战警备纲要”,其原文已失,根据有关资料推断,其概要如下:

方针:方面军应贯彻野战军的特性,将作战警备的重点指向共军。”——同上书,下册第四章第一节

“方面军认为剿共第一,治安肃正应首先讨伐共军。”——同上书,下册第四章第二节。

 

延伸阅读一:

抗战中期,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来源:唐律疏议博客

有人认为,抗战时正面战场才是主战场,敌后游击战只是次要战场。事实并非如此。到了抗战中期,敌后战场才是主战场。而且这不是中共的宣传,恰恰相反,这简直是国、共、日三方史料少见的共识之一。各方史料的分歧不在于敌后战场是否是主战场,而是在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的原因。

日本史料

"大东亚战争开战以后,中国派遣军的一些劲旅随之转用到南方战场,中国战线成了国军作战的一个分支。派遣军的任务主要是着眼于恢复现占领地区的治安,至于积极作战,则受到严格控制。"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昭和十八年的中国派遣军》,中华书局1984年版,192页

"(1941年秋后)作战目的是以维持治安、肃正占领区为主,不要进行大规模进攻作战。必要时可发动速战速决的奇袭战,但以返回原驻地、不扩大占领区为原则。"

——1941年1月1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制订的《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转引自《华北治安战》第四章“1941年度的治安战”第一节“指导对华长期战的各项措施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

国民党史料

“(1938年底)日军作战地域配置之兵力,仅为10个师团、4个旅团,约为其在治安地域兵力之半数,实无法发动大规模之攻势。更可见日军必需留置大兵力以制压中国游击部队,以力求确保治安地域之安定。”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三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67年,123,124页

“本战役期间(即“抗战中期”),国军加强游击作战后,在日军所谓“治安地域”之华北及京沪杭一带,牵制约20个师团之兵力。为其“中国派遣军”全兵力三分之二,致其在“作战地域”兵力,仅余三分之一,无深入作战之余力。因而国军得保持西部基地之安全,使继续持久抗战有利。又日军在华北及京沪杭地区,亦仅能占据点、线,不能控制广大地区,以榨取人力及资源。足见游击作战,收效甚大;若无共匪从中破坏,则其效果当更显着。”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七卷,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67年,237页

中共方资料就不发了,大家都知道。

小结:日本承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日军主要任务是维持占领区的“治安”。国民党史料统计“抗战中期”时,日军在“治安地域”(即敌后战场)使用兵力远远超过“作战地域”(即正面战场)。中共资料就不用说了。所不同者,日本认为原因是东南亚需要用兵,所以在华兵力不足,必须以稳定后方为主要任务。国民党认为是国军游击队的功劳。中共则认为是共军游击战的功劳(当然国军的游击战是什么渣样,现在连国民党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吹了,见本人摘录的台湾史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93d53010196fk.html)

然而话说回来,尽管对原因有不同解释,但三方都一致承认:抗战中期,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延伸阅读二:

侵华日军为什么向国民党投降,不向共产党投降?

来源:唐律疏议博客

“建立一个新国家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罗斯福总统曾经倡导一种说法,说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是因为他指望着将来,并希望以此去鼓励中国人民。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要拿到华北,他就必须同共产党人达成协议,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线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事情是很清楚地摆在我们面前,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末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直到我们能将国民党的军队空运到华南,并将海军调去保卫海港为止。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并开进海港,我们便将他们送回日本。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并经我批准的。”

——《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考验和希望的年代1946-1953”,"马歇尔在中国的使命"一章,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70-71页

所以说国粉们可以消停一点了。日军向国民党投降而不向共产党投降,并非因为国民党抗战劳苦功高,纯粹是因为美国人为了帮国民党摘桃子,所以向日本人下的命令。因为不这样做的话“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有些人则认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所以日军本来就应该向国民党军队投降。这种说法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比如意大利投降的时候,在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意大利军队,就是向他们附近的游击队缴械的。盟军可没有命令当地意军“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好等盟国的正规军来了再缴械。所以就连杜鲁门也承认,他那种做法是“异乎寻常的”。

 

日本华北方面军自1940年起年年强调“重点在于剿共”

 

附一则国内的资料:

1945年8月10日,日本向同盟国发布乞降照会。

8月10日,朱德发布延安总部第一号命令,命令各解放区向日伪发布最后通牒,要求其投降。

8月11日,蒋介石给八路军发报,要求全部原地待命。

接到向八路军投降的命令,日军表示愿意“谈判”,各地伪军则干脆宣布自己已归顺国民党。

8月15日,杜鲁门总统给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布的第一号通令,指令所有在华(除东北外)日军只能向蒋介石投降。随即,麦克阿瑟命令日本政府和中国战区的日军,不得向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缴械。

8月18日,冈村宁次给日军下令,只能向蒋军投降,对其他武装,则应坚决拒绝,必要时“毫不踌躇地行使自卫的武力”。

——肖甡、周炳钦:《两种命运的决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45页至第50页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华北 日军 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