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历史、刺激
- 时间:2017-12-10 10:42
- •来源: 微信公众号“北航老胡之闲话”
- •浏览:
- 评论:0
自从电视剧《三八线》播放以来,想起有几十年没有看到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片了。据传说,这是怕刺激美国人,那时,中国与美国恢复邦交后,最初的十年,两国关系不错。国内有些人就担心,如果国内再拍摄或者放映有关抗美援朝的影视片,美国人会不高兴。结果,不仅没有拍摄新的影片,而且原来在五六十年代所拍摄的电影也再也没有放映过。像电影《英雄儿女》还是在七十年代反复放映过,到八十年代之后,就再也没有进入到电影院里来。据说,当年香港观众不太喜欢看国产的其他电影,惟有《英雄儿女》赢得不少观众。
其实,美国人未必害怕这类中国电影的刺激。美国自己也没怕刺激德国,不是照旧拍摄和放映有关二战的影片。美国也不怕刺激日本,什么《中途岛》也照样拍摄放映。可是为什么中国的有些人就总担心刺激到别人?不仅怕刺激美国,后来也怕刺激日本。抗日战争题材的影响也不放映了。有关抗日题材的电影,我只记得在八九十年代拍摄过一部《烈火金刚》。有申君谊(演史更新),宋春丽(演金月波),还有张嘉译(演打入敌人内部的伪警察局长)。还有一部冯小宁拍摄的《紫日》,但严格说来,那并不是一部真正抗日的电影。当然也许还有别的影片,但我都没有印象了。
我估计,美国人未必计较这些事,而日本人肯定会计较。估计会有日本老板来投资时,说过不想看到中国放映那么多抗日题材的影片。也许我们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拿这事当了真的。不仅不再允许拍摄这类题材的影片,连原来拍摄的影片也不再拿出来放映了。
日本当时有钱,真有钱,也想来中国投资。中国有些人就把他们当成财神爷。财神爷或许有那么一点,但他们绝不是来施恩行善的。对这一点,咱们得要搞清楚。他们就是来赚钱的。不管你是不是刺激到他,他想赚钱的目的不会因为是不是受什么刺激而会放弃。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有些官员就是波楞盖发软,见着洋大人就想跪,一点骨气都没有。
但是,日本人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很多年,对中国进行研究,对于中国人的一些劣根性也已经摸透了。他们知道,如果给某些中国人施加那么一点压力,他们就会言听计从。其实,日本人说不想看到中国有那么多抗日电影,这对中国能有什么压力?那是历史,抗日战争是历史,拍摄和放映抗日电影也是历史。历史就是历史,任什么人也改变不了。
近年来,一些反映抗日的电视剧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那是因为中日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已经不怕日本的压力了,而且日本没少跟中国捣蛋,中国人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只是这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有不少被称为抗日神剧,那是一种不严肃的创作,这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没有丝毫的关系。
可是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新作品依然很少。似乎总有些人在担心美国会如何如何。其实,你不拍摄和放映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美国也不会夸你,你拍摄和放映了这类影视作品,美国也不见得就非要整治你不可。我们做得正,行得端,有什么好怕、有什么好担心的?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抗美援朝战争,都是日本和美国才是非正义的一方,中国人民是正义的一方。正义的反而害怕非正义的,这是不是不太对头?
连反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影视作品,如《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现在也再也没有播放过。是不是中国与越南关系正常了,这样的影视作品也不能放映了?这不正常。还是那句话,这是历史。有什么要回避的。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的烈士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为了人民的利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这样回避,对得起牺牲的烈士们吗?一个民族,为了外人的感受,而放弃对自己民族的英雄与烈士的尊崇,这应该是最可耻的行径了吧?
有时候,甚至想到,为了我们的先烈,为了我们的民族英雄,是不是需要立法,来保护我们纪念他们的各种方式。包括保护我们反映先烈与英雄们当年英勇行为影视作品的播放与放映的权利。同时,对于那些反映先烈与英雄们题材的作品,是不是也要有一个明文规定,每过几年,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相关题材的作品生产出来。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胡闹,这是违背文艺创作的规律。其实还真不是这么回事。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一个规划,到底在哪些题材方面一定要有新的作品的问世。而且各类题材也可以招标,选择好的剧本来进行拍摄。苏联在卫国战争胜利之后,几乎每年都有大量的有关卫国战争的新作品创作出来,其中就有很多经典之作。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还有《九年级二班》,又叫《后来发生了战争》。都是反映了苏联人民那种爱国与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而在我们这里,这样的好作品实在太少了。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