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精准逃顶并抄底 两周买入1100亿ETF

在A股本轮长达数周的调整中,深度参与投资的外资机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A股本轮长达数周的调整中,深度参与投资的外资机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记者注意到,一众外资投行由大跌期间的全面看空在上周突然翻多。在高盛的领衔下,大小机构纷纷开始看好A股后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收集数据和机构策略观点,从具有专业投资经验的外资机构的角度,为投资者一解A股风云。

A股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迎来报复性反弹,并出现千股涨停的奇观。追踪外资资金流向的数据提供商EPFR搜集数据显示,在本轮A股调整中,外资携前期盈利成功提前出逃,并于近期陆续返回A股开始大肆扫货,数据显示,近两周外资总计投入179亿美元(1109.8亿人民币)买入中国ETF。

另外,据内部交易数据提供商2iQ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得益于近期中国企业高管不断增持的举措,内部交易指标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传递出股市看涨的信号。

外资精准逃顶并抄底

基金追踪机构EPFR发布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反映了外资对短期内市场波动的预判,资金的进出往往和随后市场涨跌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这一次外资在A股调整中的表现就是一个例证。6月12日,沪指创下7年半新高,以5166点收盘,然而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是,A股在随后迎来一轮深度调整,不足四周时间,沪指跌幅超3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EPFR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10日的一周里,新兴市场基金资金流出总量达93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71亿美元资金流出了跟踪中国股市的基金。而此前三周中国股票则出现了强劲的资金流入,5月最后一周甚至创下了流入46亿美元的纪录。这些数据显示海外投资者已获利并成功逃顶。

截至6月17日的一周时间里,追踪中国股票的基金继续外流,规模达到21亿美元。算上此前一周,两周时间内外流资金的规模达92亿美元。

不过,这种局面在近期发生了逆转。从6月19日起,购买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呈现回升趋势,如今已连续两周呈流入局面。

EPFR数据显示,7月1日当周,约49亿美元资金流入了中国ETF,暗示着海外投资者正在逢低吸纳;截至7月8日当周,流入中国股票基金的资金规模达到130亿美元,规模创纪录。7月8日是A股市场这轮调整的最后一天,当日千股跌停,上千家上市公司停牌。

正所谓“绝处逢生”,7月9日、10日两天,A股跌停个股纷纷绝地反弹,大盘连续两日收涨。显然,提前介入的海外资金又一次成功抄底。

高盛继续唱多 建议抄底4类股

高盛(Goldman Sachs)继续唱多中国股市。上周高盛集团驻香港首席中国市场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提出A股没有泡沫、救市措施及货币宽松将推动股市继续上涨。在周一发表的最新报告中,刘劲津建议投资者买入A股中融资盘较小的高品质股、现金充裕估值不高而且正在回购的股票、基本面强劲且超跌的H股和中概股、部分港股中小盘股。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牛市中出现大幅回调是很常见的,在过去40年的全球牛市当中,有44%的概率出现20%以上的回调,造成调整的主要因素是估值过高,15倍市盈率是一个关键支撑。

“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下跌属于回调性质,而非转入熊市,”高盛在报告中如是称。

高盛指出,A股高风险杠杆头寸的平仓过程可能接近尾声,不过保证金余额依然较高,绝对数额仍有1.4万亿人民币,占总市值比重仍高达7.1%。

高盛表示:“我们认为去杠杆过程对于上升趋势的延续非常关键,现在这个过程可能已经完成2/3。我们相信政府有决心和能力在必要时抵御系统性风险。”

随着指数估值降至14.4倍,以及更多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高盛认为部分蓝筹股已经出现投资价值。

不过高盛也承认,投资者信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此外对市场结构的担忧也可能推迟A股纳入MSCI指数。

高盛建议价值型投资者买入4类股:

1)“保证金堰塞湖”较小的A股高品质股;

2)现金充裕、估值便宜、正在进行股份回购的公司;

3)买入基本面强劲的H股和在美股上市的中国概念股;

4)部分港股中小盘股入场点更佳,大部分都处于今年低点附近。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高盛 外资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