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不断“炒作”希腊危机背后的隐情字号
当地时间上周五晚,欧元区财长于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批准在未来三年向希腊提供多达860亿欧元的救助贷款。欧盟官员称,向希腊发放的第一笔援助款项规模为260亿欧元,其中包括8月20日之前发放130亿欧元。这标志着笼罩在欧洲上空数月之久的希腊债务危机,在8月20日下一个偿债截止日期之前取得了突破。
希腊债务危机如今终于达成了纾困协议,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过,希腊危机的最大赢家很可能是德国。
由于投资者在危机期间纷纷购买更为稳定的德国债券,显着降低了德国国债的收益率。之前历届希腊政府每次在和债权人进行谈判并有可能违约时,德国政府就能为其发行的国债省下一大笔钱,这样数年来希腊屡次处于这样的境地中,实际上让德国每次都欣喜不已。即使每当达成一次成功救助协议,让德国政府付出略微增加一些的利息支出,也大多是短期行为,对于更多情况下的不利消息来说,仍让德国政府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超过1.5个百分点。而这对于发行几近天文数字的德国国债来说,很可能就是一个较大的数额,逐年积累下来,自然就很可观。在10日出炉的德国经济研究所(LWH)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德国在希腊危机中受益》中,IWH的学者首次计算出希腊危机对于德国的利好:希腊危机让德国政府省掉了超过1000亿欧元的债券利息支出,这意味着即便希腊对德国所有债务违约(总价值约为900亿欧元),德国政府还是赚了。报告甚至预测,现在希腊危机已经得到缓解,除了如愿得到希腊政府支付的巨额利息之外,德国所省下的1000亿欧元成本也已超越希腊危机对德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此外,德国的受益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因为德国在过去几年中发行的中期和长期债券有相当大的数额仍然还远未到期,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延长德国国债盈利的时间。
在商业领域,自2011年以来,在历届希腊政府为还债而进行私有化的过程中,为了换取经济援助,先后和德国政府签订了很多重要的合同。如法兰克福机场通过和希腊当地一家企业合作,以1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希腊当地的14座机场,其中包括着名的旅游线路,如科孚岛航线。虽然各方都没有明说,但是一切迹象显示,德国企业的收购行为显然是以低价进行的,也就是说,有的德国企业在希腊危机期间进行的私有化过程中,已经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超值的回报。
德国在进出口领域同样受益不浅。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外贸出口总额为1.133万亿欧元(同比增长了3.7%),进口总额为9150亿欧元(同比增长2%),德国的贸易顺差达2170亿欧元,超过了德国在2007年创下的1953亿欧元的顺差记录。德国外贸的三项数据都创下了历史记录,并成为全球最大贸易顺差国,顺差相当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贸易顺差之总和。德国能取得如此佳绩,除了其制造业本身的强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欧元汇率走低。从2014年1月1日算起,2014年全年欧元兑美元汇率贬值了约12.2%;至2015年3月11日,欧元兑美元贬值了约23.4%。而希腊危机正是长期打压欧元汇率的因素。
德国的利益也决定了德国政府在希腊债务问题谈判时的态度。对于历次希腊债务危机谈判,德国政府都是异常严厉和强硬,从而给外界以悲观的预期,引发资金避险和欧元贬值。但另一方面,德国又不能让希腊真的退出欧元区,因为这样会永久地失去希腊危机这一“炒作题材”。所以每次当希腊债务谈判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时,德国又会适时地出来救场,缓和一下立场,造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等到局势略有好转,态度又重新转向强硬。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炒作”中,德国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