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原副校长谈遭网络围攻:文章标题常被篡改

现在网络上,有意搞成容易令人误解的题目,这完全不符合我的原意。那些改标题和传播的人,他们的目的是想让他们不愿意看到听到的观点和声音引起一些人冷嘲热讽。

北大原副校长梁柱教授通过《环球时报》发出回应

8月30日晚11点56分,新浪微博认证账户“盛大林”(认证身份为知名杂文家、时评家、书法家、河南日报评论员)发表了一篇微博,内容是“北大副校长梁柱: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并附了一张梁柱的讲话照片。该微博引来大量网友关注,任志强、崔永元等大V转发了该微博。

然而,微博用户“辟谣与真相”今早找到原文《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此文刊登于今年4月的《红旗文稿》杂志,4月10日新华网转载,采用的原标题。而最早使用《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这个标题的,从目前搜索看是凯迪社区,4月17日凯迪社区以这个标题转发了这篇文章),并发微博称盛大林转发的是网站篡改的标题,原文并没有这个意思。对照原文,博主完全颠倒黑白!盛大林随后删除了原帖,网上舆论倾向也发生反转。

关于此事,本报记者31日采访了当事人北大原副校长梁柱教授,以下是他对此次有人恶意篡改文章标题事情的回应:

对有人在网上篡改我文章的标题,传递我文章中并不存在的观点,然后在微博上传播,引起不少网民误解和误读,我对此感到非常愤慨。现在就是有一些人太过无聊,想尽一切办法,在网络上施展他们不可告人的伎俩,让很多不明事实的民众对一些重要问题和事实产生误解甚至反感,我觉得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伤害,甚至连起码的道德都不顾了。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些人进行回应。

我在《红旗文稿》杂志上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做到真正的对历史的清醒。我认为,就目前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而言,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段时间以来,在我们的互联网上,借着所谓的“历史真实”、“历史内幕”,大搞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很严重,很多不明白真实情况的网友很容易被他们蒙蔽,从而改变对原有历史的看法。我出于“以什么样的历史观来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尊重历史”为目的,写了这篇文章。

文章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首先,只有尊重事实,才能尊重真理。其次,研究历史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第三,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要有清醒的认识。我认为,研究历史一定要注重材料和方法的统一,材料是历史真相,方法是历史观的运用和表现。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看,有一些历史事实,但是他们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裁剪历史事实。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在唯物史观之下,进行历史研究。

现在网络上,有意搞成容易令人误解的题目,这完全不符合我的原意。那些改标题和传播的人,他们的目的是想让他们不愿意看到听到的观点和声音引起一些人冷嘲热讽。这种情况我并不是第一次遭遇。以前我就收到过一封来信,信中批评我的观点和立场,其实并不是我原有的立场。我觉得,写这封信的人很可能也是看到网络上我那些被别人改了标题的文章,让他们误以为真。所以,我要说,不要相信那些造谣的人。

在这里,我还要呼吁,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历史是客观的。历史不是靠捏造的。比如说,我们历史上有不少英雄人物,他们是共产党诞生以后出现的,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为革命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凝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以及我们党优良的传统作风,是我们的精神脊梁。但是,现在有些人,打着所谓科学,所谓真相的幌子,用偏见和想象去质疑他们的事迹,并且说这才是“历史”。

比如前一段引起不少争议的,黄继光、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先烈,他们都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在钢铁般意志下做出的举动,生活在当下的人难以体会到当时他们的决心和意志力。一些人主观上不愿意看到这一点,就轻易做出质疑甚至否定的判断,这完全脱离历史实际。而且对英雄先烈抹黑不仅对英雄本身是摧毁性的,也动摇了整个社会的信念。我们不能眼看他们有恃无恐存在下去,我们应该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现象做出批驳。[page]

延伸阅读:

用捏造标题黑作者,此风何时休

单仁平

8月30日深夜,新浪微博认证账户“盛大林”(认证身份为知名杂文家、时评家等)发表一篇微博,内容是“北大副校长梁柱: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并附了一张梁柱的讲话照片,引来大量网友关注,一些大V相继转发。此事在微信圈里也得到流传。

人们很快找到受到争议的梁柱原始文章《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通读全文发现,文中并无“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话,也没有这个意思。文章在上述总标题之下,有三个小标题,它们分别是: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要自觉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要清醒地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梁柱是着名的中共党史学者,他在这篇文章中批评了对中国革命史的种种歪曲,观点比较正统,论述也较尖锐,想必一些自由派人士读了会不太舒服。他们不喜欢梁老先生可以理解,通过互联网与其争论也属正常,但是以恶意编造梁的观点,捏造他没有说过的话,以这种方式对他进行“斗争”,将其在舆论场上“搞臭”,却是非常恶劣的。

互联网上改动他人文章标题的现象相当常见,这当中的一种情况是网站或转发者为了吸引受众,找出文章中最吸引眼球的一句话。这样做有时会画龙点睛,也有时会引偏文章的主题。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原文另作总结,完全编出一个标题,这时候转引者的主观性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其对原文作者怀有恶意,很容易将它置于新编的标题中。

对梁柱文章的上述标题再造,显然包含了恶意。“盲目追求真相不讲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这句话与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直接对立,在互联网语境中尤其刺眼。它明显是黑梁老先生的一种手段,是对这位老教授名誉的巧妙侵犯。

发微博者盛大林未必是这个标题的原创改造者,有人找出一家社交网络平台是盛之前的源头。接下来的转发者,包括那些大V,进一步扩大了这种编造的影响。他们分别踩了梁柱先生一脚,但不像有人愿意就此承担道义责任。到昨晚为止,没有人因此向梁老先生道歉。

但那些转发者是有责任的。那么愚蠢的观点,他们真的以为一位北大老教授会撰写专文予以论证吗?他们为何不稍加甄别,对原帖内容的真实性做些质疑呢?需要指出,质疑是那些大V的长项,他们常以质疑官方所做的一切为荣,为何对一个差不多是“钓鱼帖”的东西却会立刻信以为真呢?

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立场及斗争激情导致的错乱。他们或许太需要鲜活的斗争目标了,就像饥饿的鱼,一口就咬住水面飘动的一条蚯蚓,而不管里面是否藏了一个鱼钩。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有一种道德傲慢,以为只有自己才有良知和底线,而他们的论敌都道德低下,思维混乱,多么荒谬的东西都会奉为圭臬。他们是带着高高在上的心理对梁老先生展开批判的。

无论如何,对梁柱先生先捏造其言再玷污其名的这次攻击不应当发生,所有对此做了推波助澜的人都应感到羞愧。梁老先生是位有鲜明传统价值观的学者,不喜欢他是可以的,但批评他请用不至给舆论界丢脸的正当方式。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北大 校长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