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国资助IS含G20成员,幕后金主到底是谁?
“我们注定要赢得这场战争!”法国总理16日发誓将持续空袭叙利亚,直至“伊斯兰国”(IS)被摧毁。从当天凌晨开始,法国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反恐大搜捕。
普京:IS收到40国资金支持
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一在G20峰会上表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获40个国家金援,当中包括G20成员国。普京称,他据俄罗斯的情报举例,指出IS受到40个国家的资金支持,当中有G20成员。不过他没有指出哪一国,声称这对打击IS没多大效用。
16日,奥巴马和普京在G20峰会间隙再次“私聊”叙利亚问题以及合作打击IS。
他指出,目前需要国际社会合作,对抗恐怖组织。他又称,要尽快阻截IS的非法石油买卖。
此前一天,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还表示,已经启动程序,“取缔那些宣传仇恨的清真寺”。法国战机15日对位于叙利亚的IS基地进行猛烈轰炸。尽管法国在国内外对IS进行了猛烈的报复性打击,但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仍然担心,恐怖袭击可能在数日内再次出现。
许多分析认为,要想真正赢得反恐战争,世界必须真正团结一致反恐。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在G20峰会间隙专门花35分钟“私聊”叙利亚问题,让世界看到联合打击IS的苗头。但俄媒称,“美国有关推翻巴沙尔后就能消灭IS的说法不能相信”。IS也在网络上对西方“宣战”:“我们已经派出4000名战士混入欧洲难民中,他们正准备实施更大的袭击”。
“将取缔宣扬仇恨的清真寺”
“我们知道有恐袭正在计划当中,可能会在数日内或数周内发生,相信袭击不单是针对法国,更会对付其他欧洲国家。”法新社16日引述法国总理瓦尔斯当天的讲话称,法国将持续报复IS等恐怖势力,将持续空袭叙利亚,直至IS被摧毁。报道称,从当天凌晨开始,法国警方和反恐部队在全国展开了大搜查。反恐部队在巴黎、图卢兹和加莱等地展开168次搜查行动。警方称,在行动中发现一个军火库,搜出大量枪支和火箭发射器等。
“除了大搜捕之外,法国还将驱散国内那些宣扬仇恨的清真寺”。法新社16日援引法国内政部长卡泽纳夫的话再次重申这一观点。卡泽纳夫当天表示,法国司法当局“将驱逐激进的、反对共和国价值的伊斯兰宗教人士,打击各类与伊斯兰激进组织有关联的黑帮组织,因为事实表明大部分恐怖分子就是由这样的犯罪分子转变而来的”。法国总理瓦尔斯16日也表示:“挑战共和国价值观的清真寺或协会必须解散”。瓦尔斯14日曾称,“所有宣扬仇恨的伊斯兰传教士均要被驱逐出境,有关团体、组织要被取缔”。法新社称,如此明确表示立场,显示出法国政府将对煽动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有关宗教团体与清真寺采取行动。
资料图:警察在巴黎大清真寺入口警戒。
除了法国警方采取行动外,比利时警方也持续进行大搜查。路透社称,巴黎恐怖袭击案的第八名袭击者萨拉赫此前曾居住在比利时莫伦贝克镇,他被认为是袭击的主要策划者,整个欧洲已经对此人展开全面通缉和搜捕。目前,法国安全部门已经确认了5名恐怖分子的身份:除了一名持有叙利亚护照的恐怖分子外,其他几名都是原籍法国和比利时的伊斯兰恐怖分子。法国媒体16日称,比利时的莫伦贝克已经成为“伊斯兰圣战分子”的一个重要基地。比利时司法当局表示已经开始对该镇进行“全面清剿”。
奥普G20两次“私聊”叙利亚
“光靠轰炸绝对打不赢反恐战争”。法国前总理菲永16日这样表示。菲永指责西方国家根本缺乏针对IS的明确战略。他称,因为对巴沙尔命运问题的分歧而拒绝和俄罗斯、伊朗合作是莫名其妙的错误,“在同一个地区对巴沙尔和IS两线作战是愚蠢的”。
当地时间11月15日,法国国防部15日晚发表公报说,法国战机当天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目标实施空袭,摧毁该组织一个指挥所和一个训练营。
15日,法国对叙利亚境内的IS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在这次空袭行动中,法国出动了12架飞机,投下了20枚炸弹,这是法国自9月轰炸IS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法国宣称摧毁了一个训练营和一个弹药库。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引述IS在社交网站上发出的通告称,这些空袭目标在遭受袭击前就已经废弃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华盛顿邮报》援引位于拉卡的叙利亚反对派人员的话称,法国的空袭还造成了当地很多民用设施的损坏,导致20万人断电。
德国《世界报》16日称,对西方国家来说,这是自1945年以来最大的挑战:我们要采取针对非理性敌人的行动,仅半心半意的空袭是不够的。报道称,法国总统奥朗德宣称这是“战争”,这听起来像当年的小布什曾说过的话。对华盛顿来说,“反恐战争”时代似乎已经结束。但不管怎样,西方需要形成一个整体,需要进行一场地面战争,并且拥有高效的情报。否则很难获胜。
“巴黎恐怖袭击会促成俄罗斯和美国在叙利亚合作打击IS吗?”美国《国际商务时报》称,最新的迹象是奥巴马和普京——尽管两人在大量问题上存在分歧——被一个关键的目标联结在了一起:两人都有意铲除IS。美联社称,奥巴马和普京15日在G20峰会间隙进行了超过35分钟的场外非正式会谈,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在叙利亚进行政治过渡。16日,两人再次在峰会间隙“畅聊”反恐问题。
巴黎的恐怖袭击令叙利亚问题进展加快。14日,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称,各方就叙政治过渡时间表达成共识,叙各方将在6个月内组建过渡政府,18个月内举行大选并起草新宪法,但各方在巴沙尔命运问题上的政治分歧仍然巨大。
俄新社称,在14日叙利亚问题外长会议后,美国国务卿克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等人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尽管克里和拉夫罗夫都同意,俄美未来可能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协调采取行动。但克里仍然坚持,“只要巴沙尔还掌权,战争就不可能也不会结束”。而拉夫罗夫则反驳称,“不管你们支持还是反对巴沙尔都不重要,IS才是你们的敌人”。拉夫罗夫还提醒美国,“就算推翻了萨达姆和卡扎菲这些独裁者又能怎样?现在仍然要面对极其混乱的后果”。
美国国务卿克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俄《消息报》16日称,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认为,目前很多国家对俄罗斯就打击IS进行密切合作的呼吁反应过度迟钝。她说,很遗憾,世界上存在纵容恐怖分子的力量,它们仍在资助、武装、训练恐怖分子。远不是所有人都彻底意识到了恐怖主义的实际规模和破坏潜力。
英国扩招2000名特工
据《每日电讯报》16日报道,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后,英国政府决定增聘2000名特工,增幅达15%,这是自2005年伦敦“7·7”地铁爆炸案后,英国雇用特工人数最大一次增长。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新增的2000名特工将被分配到军情五处、军情六处以及政府通信总部,以对抗“那些想要摧毁我们及我们价值观”的恐怖分子。英国上述3个情报机构目前的雇员总数为1.27万名。
欧洲纠结是否拒绝难民
巴黎恐袭发生后,“难民路线已被恐怖分子利用”在世界各国引发争议。
“巴黎将改变一切,不受监控的移民拥入和非法移民时代不能再继续下去。”德国巴伐利亚财政部长泽德向德国《世界报》表达自己对难民问题的看法,显然与德国政府政策有所出入。瑞士国防部部长乌力·毛勒也认为,欧洲的申根系统和都柏林条约,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难民政策。现在潜在的恐怖分子很容易混入难民中进入欧洲。与此同时,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国也再次呼吁欧洲管控边界。
最为坚定拒绝难民的要数波兰。英国内政大臣特里萨·梅表示,所有英国收容的难民在入境英国前必须接受两次身份登记与查验,由联合国难民署先取得难民的生物特征资料,再检查他们的文件,并进行面试,了解其是否有犯罪记录或有任何与战争有关的罪行。CNN称,美国多州州长上周末直言表达了对难民群体的不欢迎。
德国基民盟负责人克洛奈尔对《图片报》表示,叙利亚难民也是恐怖袭击的受害者。法国总统奥朗德称,恐怖主义必须清楚地与难民问题分开。人权观察组织主管布克尔特说,不应因为巴黎恐怖袭击,以及其中有枪手可能是投奔希腊的难民,就对那些逃离战火的绝望难民关上大门。法新社16日报道,首批12000名叙利亚难民将在一天内抵达澳大利亚。虽然巴黎恐袭发生后接受这批难民在澳国内引发了争议,但政府仍然坚持了决定。
IS为何能在西方刮恐怖飓风
“IS成了恐怖飓风,在全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极端分子。他们正在摧毁国家、社会和文化组织,变成了自纳粹以来最危险的仇恨中心”。美国雅虎网站称,根据美国中情局的报告,有多达3万名外国好战分子加入IS。报道称,IS兴起,利比亚、也门血腥的内战,“基地”组织在中东不断爆发的战争中复活,这些都是失败的“阿拉伯之春”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奥巴马对外战略纪录中最黑暗的部分。
不少西方媒体认为,和美国“9·11”一样,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不是国与国的冲突,而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成为西方内部最危险的震源。在欧洲,穆斯林人口正在以3倍于非穆斯林人口的生育率增加。在欧洲经济危机时期,处于中下层的穆斯林移民,特别是青年人成为最受冲击的群体。英国《卫报》称,尽管法国是个世俗化传统浓厚的国家,法国政府发起多项反极端主义的运动,但是却未能阻止愤愤不平的法国年轻穆斯林投向IS组织。报道称,IS组织中,法国的“圣战”分子人数超过德国和英国的两倍。目前,法国穆斯林人口约470万,占法国人口的7.5%。他们在教育、就业等方面遭到广泛歧视,而法国政府采取的系列化世俗举措,如2010年禁止穆斯林在公共场所戴面纱,进一步激怒了法国年轻的穆斯林。
美国《新闻周刊》称,目前西方仍很难知道IS内部是什么情况,“作为报复发动空袭,只能是铲除IS的一种方式。但是空袭不能铲除他们的意识形态,你可以在军事上压制他们,你可以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但是你却压制不住他们正在传播的关键信息。”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姚蒙 青木 陶短房 柳玉鹏 陈一】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