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备份:推特禁止第三方留存使用官员失言内容

虽然媒体和公众的争论焦点在于政府要员究竟算不算普通个体,其发布和删除的“推文”是否算做政府信息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从政治逻辑和商业逻辑对此行为进行解读最为直接有效。

拒绝备份:推特禁止第三方留存使用官员失言内容

早前荷兰一家专门负责收集各国政府要员“推文”的公司Politwoops接到推特(Twitter)公司通知,将关闭该网站接入推特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简称“API”)。Politwoops是荷兰阳光基金会支持的一家网站,专门收集美国、欧洲、埃及等三十个国家政府要员的“推文”,同一般意义上的爬虫软件不同,Politwoops所关注的是政府议员删除的“推文”,更为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们的“失言之处”进行备份。

Politwoops发源于2010年开放政府基金会(Open State Foundation)组织的编程马拉松活动,而后,该活动扩散到世界各地。在过去的五年里,该网站共收集了来自35个国家的10404名政客所删除的“推文”,总计超过110万条。

与Politwoops类似,Diplotwoops是该基金会于去年推出的另一个账户,其侧重点则是收集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和大使馆已删除的“推文”。有媒体称,Diplotwoops和Politwoops搜集的信息,被媒体广泛应用于调查政府的欺骗、腐败行为以及政府的执政能力。

近年来,“数字遗忘权”为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体注意,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渗透人们的生活,可以说网络空间上时时刻刻都保留着人们的数字轨迹,数字化记忆所具有的可访问性、持久性、全面性等特征,让个人信息完全裸露于众,这也是数字遗忘权不断引起讨论的原因。推特和Politwoops冲突,一方称在保护用户的“数字遗忘权”,另一方则称在保留“数字足迹”。孰是孰非,其中反映着政治逻辑和商业逻辑之间的冲突。

从Politwoops的角度来看,其收集“推文”的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合理记录政府信息,而其保留下来的删除“推文”也多次成为媒体引用的重要资源。正如开放政府基金会CEO法赛德(Arjan El Fassed)所说,政客在公众场合的发言是对官方信息的一种合理的记录形式,从这一角度来看,他们的“推文”无论删除与否,都是议会历史的一部分,普通人有权知晓这些内容。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公民的知情权也一直为基金会所宣扬。

然而,推特公司对此事的解读则有所不同,其发言人称,Politwoops通过“Twitter API”接口收集政要删除“推文”违反了其第三方开发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推特其他使用者和开发者的利益,因此,推特关闭其API也是为了保护用户 “删帖”的自由,也是对言论自由的一种保护。API即推特在其社交网站基础上,推出的供第三方使用的应用,以供数据开放共享,当然API开发功能也为推特带来将近一半的流量。和所有社交媒体一样,推特也承诺不会私自使用用户个人隐私牟利。然而Politwoops利用API接口收集删除“推文”,这些信息多次被媒体使用。当媒体引用的被删信息来源依旧显示为推特,作为社交媒体使用者的政要自然要求推特对这一行为负责任。从这一角度来看,推特对Politwoops的接口开放可谓得不偿失。

虽然媒体和公众的争论焦点在于政府要员究竟算不算普通个体,其发布和删除的“推文”是否算做政府信息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从政治逻辑和商业逻辑对此行为进行解读最为直接有效。

其一,社交媒体在美国军方的战略传播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美国军方一方面强调正确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战略传播和信息战,另一方面也强调严防社交媒体泄露重要机密信息。Politwoops的推特 API可以直接收集三十多个国家政府要员的信息,就其网站上公布的美国删除“推文”来看,包含了政要姓名、昵称、发布时间、发布内容、发布地点、发布客户端以及党派和部门等信息。Politwoops接入的不乏敏感信息,这直接与各国的国家安全相关,推特公司不可能对这一潜在威胁置之不理。

其二,推特一直以来宣扬其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公司的公关部门也宣称其多次拒绝美国国防部的监管要求。2014年,推特甚至将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调查局告上法庭,要求公开美国政府对推特下达的监控指令。且不论推特是炒作还是为了在棱镜门事件后撇清自己的关系,单纯从这一行为看,推特是有责任保护用户隐私的。无论用户是个体还是政府的代表,推特均要守住不擅自使用其隐私牟利的基本底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Politwoops的行为属于利用API接口侵犯用户隐私,对Politwoops开放接口直接违反了推特对使用者的承诺,也许会为它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三,推特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新闻来源,牺牲掉自身新闻流量为Politwoops提供流量,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有52%用户从推特上获取新闻,而到2015年,这一比例增长到63%。与其冒着被用户起诉的风险,“成全”Politwoops,不如将这一特权收归己用,这既不会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流量损失,也可以为自己避免掉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确实是符合互联网公司的商业逻辑的举措。

不可否认,此次Politwoops事件确实是网络空间中“流量”之需与政治诉求的又一次冲突,无论是推特的“限制”之举,还是Politwoops的“记录”行为,其行为轨迹和终点都是由其逻辑起点所决定。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第三方 备份 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