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狗的成功营销:警惕人工智能泡沫

“阿法狗”大战李世石成功营销,引发了网友对其不亚于好莱坞大片的追捧。当年的“深蓝”大战热度远超今天,但近20年,人机对决从象棋跨越到围棋,进展不过如此。过度追捧可能是在人为地制造泡沫,最终除了个别企业获利颇丰,反而会影响人工智能正常的发展。

 

“阿法狗”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在成功的营销炒作下,引发了网友对其不亚于好莱坞大片式的追捧。其实,就像当年名噪一时的“深蓝”大战一样,最新一场“人机大战”虽然炙手可热,却始终与我们真正的用户距离甚远。

相较于中日韩三国对这场围棋大战的举国关注,欧美国家对其关注度倒不高。据谷歌发布的消息称,首场比赛中,一共有1亿人观看了对抗赛,其中6000万人来自中国。而为“阿法狗”的两场胜利欢呼或担忧的,也大部分是国人。人机大战的新闻营造出短暂的快感和舆论高潮,但对于所谓“人工智能”过度的惊叹和追逐其实源于对高科技的无知。人工智能真正进入消费级水平,还需要等待不可预期的数十年。当全球网民超过30亿,市场和技术的真正驱动力其实是广大普通大众的现实需求,如何让我们手机的电池能够更长久些,让我们的互联网应用更加便捷高效一些,这些方面实实在在的进展与突破在科技公司看来或许要比追捧所谓的人工智能来得实在。

当年的“深蓝”大战吸引全球眼球之热度远超今天。上一次轰动全球的“深蓝”与人的国际象棋大战,曾被誉为“扞卫人类之优于机器的尊严之战”。1997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输给“深蓝”,当时全球媒体和高科技界都惊呼,这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新时代。“深蓝”如今已经退出江湖,而在这将近20年时间里,得益于计算和编程的进步,人机对决从象棋跨越到围棋,进展不过如此。基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能力,机器在下棋方面战胜人类,应该属于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们曾对“深蓝”热捧,但结果令人失望,彼时激起的对人工智能的过度预期所导致的泡沫迄今未散。将近20年过去了,人工智能事实上并没有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没有为普通消费者带来体验和应用方面的实质性进步。现在所谈的人工智能与我们大众期望的真正具备认知能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等等的真正智能没太大关系,更谈不上人工智能很快将威胁到人类了。

与人工智能的进展相比,这20年来,计算能力已经大大提升,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实时动态的大数据和不断深入的云计算,形成更智能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能力和更精准的服务能力,大大促进了技术的人性化,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商业应用,推动了诸如超级计算、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惠及大众的技术的快速发展。

而创造了“深蓝”的IBM从过去的业界巨无霸,到今天的业绩下滑、股价下跌,尤其是在云计算爆发的背景下,其依然靠传统封闭的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前景备受质疑。

我们对人工智能依然怀着美好的愿望,但过度追捧可能是在人为地制造泡沫,最终除了个别企业可能获利颇丰,反而会影响人工智能正常的发展,更影响民众对高科技领域的正确认知和政府的战略决策。(作者是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

 

延伸阅读一

 

AI并非所向披靡 人工智能与人类仍有很大差距

作者:孙永杰  来源:创事记

 

阿法狗的成功营销:警惕人工智能泡沫

傲娇的人工智能

 

业内瞩目的李世石与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人机5局大战已经赛罢2局,目前的战绩是AlphaGo暂时以2比0领先。对此,曾经一度看好李世石的媒体和评论家们纷纷以人类被逼到“墙角”和人类尊严已难扞卫等诸如此类的标题在表示对于AlphaGo敬畏的同时,也在为人类哀怜,事实真的如此吗?当我们近期看到了太多的专业术语和分析评论之后,不妨站在外行人(既不懂围棋,也不知什么AI的术语)的角度审视下这场人机大战,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知专业人士如何,当我们通过你们的长篇大论知道了AlphaGo和围棋后,首先闪现的念头是,既然围棋如此复杂,AlphaGo都可以迎刃而解,那么至少在我们看来比围棋简单得多的语音识别、语音搜索、无人驾驶汽车等这些远远比围棋要应用更为广泛,更贴近普通人的领域为何进展缓慢?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此前一直被吹捧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时速低于2英里的情况下竟然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按责任划分当属谷歌。如果我们拿当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的选择和结果与此次人机大战中的每步棋的选择与结果比较的话,对于AI(例如AlphaGo)来说,前者不知道要容易多少倍(谷歌无人驾驶系统比人类最大的优势就是预判对方的行为,并做出应对),可惜的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这次事故中体现出了智能系统没能完全判断准确人类的行为,还做出了最令人失望,可能也是最有悖于人类驾驶员的选择,并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尽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只是在时速仅为2英里的车速下,试想一下,如果是正常行驶速度(不要说人类偶尔的激情高速驾驶)下,结果会怎样?在知道权威的汽车碰撞测试显示,时速40公里的汽车与水泥墙状物直接碰撞后,车内人员的生存机率几乎为零。

提及事故,密西根交通大学根据谷歌、德尔福、奥迪三家拥有无人驾驶汽车行驶许可证的公司给出的数据,结合公开报道的交通事故,测算出了无人驾驶车与普通汽车的平均事故率。结果显示无人驾驶车卷入交通事故的比率要高于普通汽车,而这一结果也已经将未公开报道的事故考虑在内。

另据权威机构美国汽车联合会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美国人对无人驾驶汽车持担忧的态度,表示信任无人驾驶技术的只有20%。而在完全不希望车辆当中带有任何自动驾驶功能的人群中,有84%表示他们认为无人驾驶不会比人类开得好,有 60%表示这项新技术还没有经过足够的测试,有57%的人表示不值得为这项技术多付钱,有 50%的人表示无人驾驶还不够为人所了解,另外有45%的人表示这项技术“让人感到厌烦”(annoying)。

至于语音识别和语音搜索,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或Google Now早就与智能手机绑定,而像亚马逊Alexa等最新的语音助理,更是提供了通过语音查询信息、编辑歌单、创建购物列表等功能,但我们看到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是人们经常以搞笑的方式误听或者误解语音指令。关于语音搜索,谷歌依然在致力于克服诸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理解的挑战上,而这些挑战早在3年前就已经存在。

当然,我们在此并非否认AlphaGo为代表之一的AI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只是从整个AI,尤其是更贴近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诸多场景,也更具真正颠覆性的领域,AI仍有相当的路要走或者说与人类仍具有不小的差距,毕竟下棋只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情景而已。

谈完了AlphaGo,我们再来看看人,确切地说是此次人机大战中代表人类的李世石。从理论上看,AlphaGo的棋技与之前被其击败的樊麾水平相当,但与李世石相比仍有差距。差距有多大?按照之前的分析,AlphaGo的棋技属于专业1—3段之间,而李世石则是专业九段。但对弈的结果与这个理论上的差距却是大相径庭,至少从目前比赛过的两局AlphaGo全胜看是如此。那么为何会造成理论和实际上如此大的差距呢?真的是AlphaGo很牛?还是李世石作为人类独有的“发挥失常”?

看了太多对于AlphaGo的分析,却鲜见对于李世石参赛前、中及后时周遭主客观环境对于自身心理影响的分析。例如在赛前,尽管李世石表示会轻松击败AlphaGo,但从其第一局开局前手发抖看,其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惧怕心理,而这种惧怕心理更多是来自我们附加于他的所谓“为人类尊严而战的使命感”;从赛中李世石先行占据优势(两局均是如此),而后出现失误被反超看,轻敌、急于求胜等诸多人类才有的情绪波动恐怕才是最终从主动变为被动,直至输掉的元凶;至于赛后的评论(无论是正负)也均会对李世石下一局的比赛产生心理作用并影响到棋艺的发挥。

相比之下,AlphaGo没有上述只有人类才具备的什么使命感、惧怕、轻敌、急于求成,甚至胜负观等这些与棋艺本身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利因素的干扰,也就是说AlphaGo在下棋时是100%投入的,是纯粹的,按照围棋界的话说,AlphaGo才是真正的“求道派”,而尽管人类在发明围棋时也是以此为最高境界,但谁都清楚,包括围棋在内的竞技项目,人类最终追求的还是“胜负师”。而这种追求在人与人之间交手时,因为彼此均具备上述所谓天生的“不利因素”,所以体现得并不明显,但一旦和“纯净”的机器相比,这种“不利因素”不仅被释放,而且还被无形中放大。所以李世石已经输掉2局,甚至可能最终败给AlphaGo也并不意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人机大战,无论最后的赢家是谁,以AlphaGo为代表的AI远未到傲骄于人类的地步,而人类也没有因为败给AlphaGo而就只剩下自怜,毕竟“人性”在更多时刻是发挥着正能量的作用,进而推动着包括AlphaGo在内的AI的进步,而世界也因“人性”才会这样丰富多彩而又扑朔迷离。

 

延伸阅读二:

 

美国媒体怎么报道世纪大战:要闻区均不显示

作者:郑峻  来源:新浪科技

 

阿法狗的成功营销:警惕人工智能泡沫

《纽约时报》科技版要闻区

 

新浪科技 郑峻 发自美国硅谷

李世石与AlphaGo的人机世纪对战,人工智能利用人类的失误先下一城。这场比赛吸引了中国几乎所有主流和科技媒体的聚焦,万千观众通过各大 网站的视频直播实时观看了这场机器挑战人类智能巅峰的比赛。李世石的第一局失利也引发了诸多围棋职业棋手、科技业内人士以及观众读者的震惊。无论最后结果 如何,这次挑战赛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阿法狗的成功营销:警惕人工智能泡沫

科技网站Re/code首页要闻区

  

那么在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地美国,媒体对这场比赛的关注程度又是如何,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首先,虽然围棋已经传播到全球,国际围棋联盟包括了80多个国家,拥有几千万爱好者和玩家,但这项古老的棋类依然是东亚人的竞技项目。此前 AlphaGo击败的樊麾虽然连续多年垄断欧洲冠军,但也只是二段水平,在全球排名只有600多位。美国围棋协会虽然已有80年历史,但依然处于普及开发 阶段,近年来的冠军多是来自中国或韩国的业余或半职业选手。

在我所关注的美国媒体体育版中,极少看到有围棋的相关新闻。要知道,美国围棋大会的总冠军奖金也只有5000美元,相对于桥牌扑克、国际象棋等美国人热衷的棋牌类项目只是一个零头。大部分美国人对围棋的了解,或许相当于我们对阿拉伯语的了解,仅仅知道它的存在而已。

正因为如此,在美国主流媒体关于此次AlphaGo与李世石的世纪大战对决报道中,几乎每一篇都会加上一两段关于围棋的介绍。“这是一项起源于中国、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棋类,也是目前最为复杂的棋牌类项目,一度被认为是机器程序所无法攻克的”。

在YouTube的直播页面,我看到的大部分实时评论都是中文、韩文以及日文的,英文只是偶尔出现。换句话说,实时收看这场比赛的观众大多来自 于东亚三国。这也与围棋的主要普及地区相关,围棋全球几千万玩家也主要来自于中日韩三国。这并不是美国人了解和关注的竞技项目。而聚集在韩国赛场的数百名 记者,也同样主要来自东亚三国。

那么,美国主流媒体又有多关注这第一场比赛呢?美国三大主要报纸《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以及《华盛顿邮报》的首页要闻区都没有出现这场比 赛的相关报道,要点进科技版块才能看到,而且还不是要闻区域。《华尔街日报》自己撰写了一篇报道,网站转载了美联社的一篇新闻,《华盛顿邮报》压根就没有 报道,《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稿件。

好吧,今天的三大美国报纸都在报道哪些科技要闻?《华尔街日报》最醒目的科技新闻是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财报、亚马逊达成空运合作伙伴、Mac遭受勒索软件、谷歌与Facebook携手改进数据中心。《纽约时报》倒是将围棋比赛列在科技新闻第二条,但最醒目新闻还是亚马逊的智能家居语音识别。《华盛顿邮报》最看重的新闻是特斯拉的Model S,压根不关注这场围棋比赛。

关注并报道了这场比赛的《纽约时报》写道,这场比赛是继1997年IBM的深蓝超级电脑击败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之后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人机对战。AlphaGo的胜利是人工智能的一大突破,显示了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这款程序已经掌握了围棋这一人类最具创造性和复杂的棋牌类竞技。

再看科技媒体的报道重视程度。以深度着称的Re/code网站,最重要的科技新闻是谷歌的Android动态、三星S7的评测、美国政府的宽带计划、美国人支持苹果拒绝解锁iPhone。AlphaGo这场比赛的报道也是直接转载自他们的合作网站TheVerge。而即便TheVerge的报道也没有出现在首页要闻,需要下拉数篇才能看到这个消息。

在《华尔街日报》的原创报道中,只有一条留言。在那篇转载报道中,倒是有三位读者留言。从留言内容来看,都是对棋牌类以及人工智能有着较深入了 解的人士,讨论话题也是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的话题,而甚少提及围棋本身。不过,我倒是在这寥寥可数的留言中看到了有价值的评论。

一位读者评论道,“电脑程序只会不断完善,这场比赛只是个里程碑,而不是结束。我1973年就和电脑程序玩象棋了。当时Chess 4.0已经可以轻易击败像我这样的普通业余爱好者。1997年的时候,电脑程序已经击败了重量级选手。20年后,电脑击败了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奥维尔的‘撰写小说机器’或许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门槛。应当有个针对电脑程序的图灵测试,向《纽约客》杂志投稿而且发布作为标准。我敢打赌100美元,下注撰写小说的电脑程序会在20年内通过我所说的这个测试。”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