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北部逐步成美"重返亚太"前沿地,美试图打造"第二冲绳"

美军已经逐步向澳大利亚北部增派兵力,先后推动部署海军陆战队部队,并轮换派驻军舰。种种情况显示,澳大利亚北部正在逐步成为美军“重返亚太”的重要前沿阵地,而美军也在试图将澳北打造为“第二冲绳”。

 

澳北部逐步成美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 陈光文 近期,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和澳大利亚双方正就在澳大利亚北部空军基地部署B-1B战略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进行商讨,这次商讨主要讨论美军轰炸机轮换部署于澳大利亚北部领地达尔文和廷德尔基地一事,目的是延伸美军战略轰炸机的作战任务范围。如果美澳就此事达成协议,将会增强美军对亚太地区的干涉能力,并将使南海进入美军战略轰炸机可迅速实现打击的范围。

在此之前,美军已经逐步向澳大利亚北部增派兵力,先后推动部署海军陆战队部队,并轮换派驻军舰。种种情况显示,澳大利亚北部正在逐步成为美军“重返亚太”的重要前沿阵地,而美军也在试图将澳北打造为“第二冲绳”。

 

“轮换”驻军改为长期部署

 

自从开始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就加快了向亚太地区调整兵力部署的步伐,中国周边各国成为美军青睐的目的地。同时,由于美国担心第一岛链基地的安全,其前沿兵力逐渐后撤,如在冲绳的海军陆战队主要兵力就将分散至关岛、夏威夷等地。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成为美国寻找新驻军前沿的理想目标地。

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原本就认为澳大利亚可以用于“容纳更多美军兵力”。五角大楼委托撰写的一份亚洲政策报告指出,对美国在亚洲的军事战略而言,澳大利亚正变得“更加重要”,华盛顿将“日益依赖澳大利亚提供某些关键能力”。为此,在2014年8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和国务卿克里联袂访问澳大利亚,并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协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美军打算将澳大利亚达尔文作为美军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谋求进一步增加轮换派驻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规模。

在上述协议达成后不久,在澳大利亚达尔文驻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就达到了1500人。而且,根据这份协议,到2017年,美向该地区派驻的人数会增至2500人。去年以来,就多次有消息人士称,两国官员在敲定增加美国空军和海军在澳北部活动的协议,其中包括提高美国战机和轰炸机的访问频率。近期美澳协商向达尔文基地轮换布署B-1战略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一事,显然验证了上述消息。

美军对在澳北的驻军一直采用“轮换”形式,而非类似于驻日美军那样的长期驻扎。所谓轮换,是指每支部队或每艘舰艇在当地驻防的时间通常为3个月到6个月。这可以避免家属随军等一系列成本问题,而且可以让更多部队熟悉当地情况。不过,从“军力存在”这一角度,不管是部署也好,“轮换”也罢,美军在澳北的长期存在已是事实。

美澳加强军事同盟之举,是双方关系相互需要的结果。在美国一方,政府债务严重,军费开支很可能将进入长期下降通道,强化与澳大利亚之类的盟国关系,也可以让盟友分担更多的义务,以减轻美国的负担。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合作关系,可以提升澳大利亚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澳大利亚在亚太地区扮演更重要角色。另外,澳大利亚也希望通过强化这种澳美同盟关系,来平衡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态势。

 

加强在澳部署,支撑战略东移

 

美军将兵力集结于澳大利亚北部,显然并非为了大洋洲事务,而是针对东亚、东南亚局势。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和廷德尔基地距离中国本土有4500公里,距离南海约3000公里。按照B-1B低空突防时接近1马赫的飞行速度,其约3个小时即可飞至南海上空,4个多小时可以迫近东亚大陆。这比从本土起飞要近得多。美军之所以考虑在这里部署战略轰炸机,可能目的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避开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有美国媒体曾引用美国国防专家的分析指出,中国弹道导弹的数量和威力对亚太地区的美军造成了致命威胁,关岛和日本的军事基地显然已经不安全,澳大利亚距离中国较远,因此更有可能避开中国的导弹打击,因而成为保证美军安全的“避风港”。正如美国分析人士所说,澳北“与大多数冲突地区的距离对保护美国资产而言足够远,但对将军队快速部署至关键战区而言足够近”。

另一方面,既作为关岛基地的补充,又与关岛基地、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形成三面夹攻之势。在第二岛链,美国的关岛基地设施比较完善,但现在关岛基地担负着支援第一岛链北部基地和封锁第一岛链南线海域两个任务,因而负担过重。若在澳北基地部署B-1B战机,南路可封锁马六甲海峡、巽它海峡和龙目海峡,阻止其他国家海军进军印度洋;中路可轻松抵达南海地区,能够快速应对在该海域出现的危急事态;北路可支援关岛和冲绳,可以进一步加强在第二岛链的封堵作用。

此外,B-1B轰炸机使用巡航导弹时,可以不必突入对方的防空体系,而可以在2000公里之外发射导弹后脱离。执行此类任务时,B-1B轰炸机相当于一个携带众多巡航导弹的空中发射平台,其自身安全基本无虞,且可以反复使用。在发生大规模冲突时,B-1B的这些性能可以为美军提供诸多方便。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按照美军此前设想的“空海一体战”框架,B-1B不仅增加了美军打击亚太地区地面目标的能力,也提高了美军对航母编队的饱和攻击能力,这可能是美国空军在澳大利亚部署B-1B的另一个主要目的。

作为远程轰炸机,B-1B轰炸机实际上可以全球作战,在澳大利亚设立固定基地并非必要。显然,美国决心在澳大利亚北部部署这种轰炸机,真实用意是加强在澳大利亚的军力部署,从而支撑其战略重心东移,将澳北作为“重返亚太”的南翼重地。

由于这次是轮流部署,因此可能会有更多的B-1飞行中队在此进行训练并熟练使用这两个基地,所以未来达尔文和廷达尔基地会出现更多美军战略轰炸机,这相当于在西太平洋地区构建战略轰炸的一条“威慑线”。此外,向澳大利亚部署轰炸机和加油机也许只是一个开端,B-1B轰炸机部署后,美国可能进一步寻求在澳大利亚部署更多装备,比如隐形战斗机、大型水面战斗舰和核潜艇等。

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基地集中于日本,而在日本的基地则主要集中于冲绳。根据美军亚太地区驻军重组的计划,其在冲绳的1.8万人驻军将撤走1.2万人,分散至前述夏威夷、关岛和达尔文等地。冲绳本地的美军驻军今后很可能将降至数千人规模。

与之相比,澳大利亚北部仅美军海军陆战队驻军数量就将达到近3000人,如果再考虑到战略轰炸机、舰艇部队等人员,今后美军在澳北的驻军规模很可能将接近驻冲绳驻军。可以说,这将会使澳大利亚北部成为“第二冲绳”,并将使这一地区在美军全球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大为提升。

 

对华议题将成美澳同盟长期重点

 

过去,作为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在周边地区有着独特的影响力。但近年来,澳大利亚国内出现了一些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指责之声。有分析指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很可能都会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

在这一过程中,南海问题又成为美澳同盟升温的催化剂。澳大利亚原本并非南海问题的当事国,但其对南海问题却格外关心。澳军巡逻机如今已经是南海的常客。今后,不排除美澳将一起在南海举行联合巡航、抵近侦察等行动。近几个月来,美海军在南海反复实施所谓“航行自由”行动,派舰艇在南海岛礁邻近水域航行,并指责中国在“军事化”南海,这些因素导致中美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张。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与澳大利亚关于澳北驻军达成一致,显然是意有所指。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美澳联盟的焦点将日益地区化,对华议题很可能成为美澳同盟的长期重点。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向澳北部属B-1B轰炸机的同时,美军还公开宣布要向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调派3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南海对峙空前复杂、东海局势不明朗之际,美军出现连番调整,显然意义非同寻常。与此类似,澳军加强军力的一些具体举动,如采购大型常规潜艇而非中小型潜艇等,也均有明显的针对性。所有这些战略异动,均不是“无的放矢”。其并非仅仅针对某个具体的地区议题而来,而是针对东亚地区的整体布局。

从历史上看,美军在世界各地的军力部署常用方式包括:一是通过制造地区动荡来寻找调兵理由;二是通过联合军事演习等形式向某一地区调整兵力,然后或明或暗地“赖着不走”;三是通过特殊访问形式,达到在某一地区实现军事存在的目的。如今的南海争端升温后,美军似乎又在借助这一抓手,将军力逐渐渗入东南亚,而澳北既是其对东南亚和东亚布局的前沿,也是在可能发生冲突时的“二线”后方。由此来看,美军在澳北基地部署战略轰炸机,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件孤立事件,但颇有“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感觉,其背后潜藏的战略威慑意义耐人寻味。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冲绳 阵地 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