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最大的讽刺"——"民主之春"拷问美国媒体公信力

美国主流媒体在类似事件上采用“双重标准”的行径近几年屡见不鲜。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主流媒体对“占领华尔街”运动保持沉默或淡化处理。在不少美国人眼里,美国媒体已变成政府的工具。因此,美国媒体在“民主之春”报道上的“跑偏”也就不难理解了。

 

美国民众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前游行示威,要求“结束金钱政治、保证选举公正”。(资料图)

 

发生在美国国会山前反“金钱政治”的抗议活动结束了,不过美国媒体对这场运动的报道值得深思。

4月18日,《纽约时报》网站用短短百余字的一则题为《“民主之春”游行者在国会被捕》的消息报道了国会山前的抗议活动,称示威者因“非法集会”被捕,却对他们反“金钱政治”的诉求只字不提。《华盛顿邮报》网站主页头条不关注华盛顿的事情,而是遥远的英国伦敦示威者反对削减开支的消息。美国名嘴、前《每日秀》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在网上对一张美国警察将装扮成自由女神的和平示威女孩双手反绑逮捕的照片评论称:“这就是最大的讽刺。”

美国主流新闻网站对此次持续一周多的和平示威的报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多数民众只能通过互联网上的自媒体得到些许信息。记者联系多家美国主流媒体,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未得到任何答复。

示威者认为,美国媒体是在淡化回避、避实就虚。民间组织“公共公民”执行副主席玛格丽塔·斯特兰德—朗格尼斯告诉本报记者:“美国主流媒体倾向于淡化公民不服从运动的影响——直到不能掩盖为止。比如,‘占领华尔街’运动发生很长时间后,主流媒体才有一些报道。”

“公共公民”组织发言人唐·欧文斯坦承,总统参选人的电视辩论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的问题:没有一场讨论涉及大企业政治献金的影响。事实上,最高法院取消对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上限后,美国媒体几乎不再认为“金钱政治”是个重要议题。

总部设在巴尔的摩的“真实新闻电视”制片人、记者杰西卡·德斯瓦列告诉本报记者:“美国的主流媒体对此没有重点报道,正如示威者所说,因为它们与‘大公司’有很多联系,大公司就是它们的股东。此外,美国媒体的确很少报道其国内抗议,除非抗议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才可能激起媒体的‘兴趣’。”

美国媒体公信力下降已引起新闻研究机构的关注。美国新闻学会与美国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媒体洞察项目”研究发现,只有6%的美国人充分信任媒体。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发起的民意调查则显示,只有12%的美国人相信媒体在做“正确的事情”。分析认为,正是因为美国新闻媒体报道不全且存在偏见,侵蚀了民众的信任度,才导致媒体成为美国公众最不信任的机构之一。

查普曼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贾文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主流媒体在类似事件上采用“双重标准”的行径近几年屡见不鲜。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主流媒体对“占领华尔街”运动保持沉默或淡化处理。在不少美国人眼里,美国媒体已变成政府的工具。因此,美国媒体在“民主之春”报道上的“跑偏”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阅读:

 

“民主之春”照出美式政治之弊 民主自由再遭疑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东阳

 

日前,美国“民主之春”抗议示威活动在当局的打压下最终收场。1420人次的示威者被逮捕,更创下了华盛顿的一项历史纪录。但奇怪的是,事实面前,美国主流媒体却又一次集体失语了。激昂的群情,强势的打压,选择性的忽视,美国所谓的民主、自由再度受到质疑。

此情此景,像极了5年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不论是矛头指向,还是现实场景,都好似当年的翻版。只是这次“民主之春”得到了更广泛的民众支持,也更尖锐地揭示出美国的制度沉疴。从“将金钱踢出选举”“重塑美国”,到“反对系统性政治腐败”“反对金钱政治”,多年过去,民众的诉求没有显着变化,只是美国的积弊愈加深重。一地鸡毛之后,人们也愈发看透美国当局之于深层政治困局的深深无力感。

金钱决定选举,资本左右政治,在美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就拿总统大选来说,当年无论布什击败克里,还是奥巴马战胜罗姆尼,无不是依靠丰厚的政治献金赢得了话语权。“特朗普现象”引人反感,也在于其一次次用“哥有钱”来宣示资本的巨大影响。说白了,资本已渗入美国政治的每个毛孔。民主也好,自由也罢,不过是有钱人的烟幕弹,是利益集团精心包装出来的说辞。这样的政治,注定异化腐朽;这样的民主,也注定会失去民心。

可问题就在于,对这些明眼人都看得出的沉疴痼疾,一向标榜独立、专业、客观的美国媒体却缄口不言,丝毫不见其在他国类似问题上那股摇旗呐喊、煽风点火的劲儿。这种惊人的“政治正确”,让全世界再次见识了美国新闻舆论生态的真面目。说白了,在金钱政治的逻辑下,媒体不过是资本大鳄们的马前卒,是美国资本利益和政治经济制度的鼓吹者和扞卫者。当有人,哪怕是美国人自己向这个制度和体制发出抗议,美国媒体也是断然不会为此助阵的。毕竟,真相和饭碗比起来,美媒觉得饭碗要重要些。

“放于利而行,多怨”。面对以资本为导向的政治,为金钱而服务的媒体,民众抗议无效是必然,媒体失声失焦也是必然。一场“民主之春”,好似一面镜子,又一次照出了美式政治的“民主之弊”。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之春 公信力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