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非法传销有多疯狂

从食品,化妆品,到保健品,药品,从国际品牌到自主品牌,由于微商在朋友圈不断刷屏,不少网友不堪其扰。但微商晒朋友圈不单单是卖产品,其中,也有人利用微商在朋友圈炫富,吸引下线加入,再由下线发展下线,从而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微传销。

从食品、化妆品,到保健品、药品,从国际品牌到自主品牌,由于微商在朋友圈不断刷屏,不少网友不堪其扰。但微商晒朋友圈不单单是卖产品,其中,也有人利用微商在朋友圈炫富,吸引下线加入,再由下线发展下线,从而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微传销。

 

 

非法传销:线下线上两头忙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传销的形式都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传销”的形式越来越隐蔽,也让公安部门提高了对“传销”的打击力度。近日,公安部就通报了2016年上半年打击传销犯罪阶段性的战果。共确立了各类传销活动犯罪案件1476起,破获了933起,涉案金额高达41.5亿元。

公安机关调查发现,当前,以“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爱心慈善”、“股权投资”、“微商”等为幌子的网络传销层出不穷,并常与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欺骗性强,诱惑力大。

 


 

据中国消费网介绍,当前网络传销主要有五种形式:

“电子商务”式。 不法分子注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再以此名义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并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

“免费获利”式。 社会上出现不少“免费获利”“增值消费”式传销行为,宣称“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消费=存钱=免费”“消费满500返500”等,欺骗性强,诱惑力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最终上当受骗。

“网上创业”式。  打着“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吃着火锅刷着微博,月收入10万元”的宣传旗号。一些网络传销分子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从而达到发展会员进行网络传销的目的。

“网络博弈”式。 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业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

“爱心互助”式。 某些网站宣传一些有“特别功效”的生物保健品,宣称入会后就能便宜或返利,以此进行网络传销。

 

 

在网络传销花样翻新的同时,以“1040工程”、“资本运作”、“连锁经商”、“明明商”、“中绿”、“亮碧思”等为幌子的聚集型传销依然严重。今年7月,公安机关分别在南宁、西安对 “5.16”特大传销案实施统一收网行动,一举摧毁一个涉案资金5亿元的特大传销团伙。

非法传销引起的荒唐事

从近年来捣毁的传销窝点来看,传销组织以各种形式开展活动,其本质就是诱骗群众参与“资本运作”“连锁经营”等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但仍有不少人盲目轻信他人描绘的所谓“发财梦”,掉入传销的陷阱,经人洗脑,丧失理智,做出荒唐之举。

 

 

女研究生搞传销 竟拉父亲入伙

老王25岁的女儿之前是高中的老师,刚刚考取研究生。前段时间,女儿回家说自己在南京找到了好工作,让他来考察一下。可是到了南京,他女儿开始每天让其到处“学习”,一个小时换一个地方,这样神秘的听课,老王一看和电视上经常播的传销一样,就劝她赶紧回家,女儿却怎么也不愿意回去。无奈之下,老王选择了报警。民警将女研究生带回派出所,两位民警开导了几个小时,最后女子终于流下了后悔的泪,民警用警车将他们父女二人送到了南京南站返回家乡。

 


  警方送父女二人回家

 

网恋遇传销女被骗6万多    要钱不成男子捅死“女友”

为与女网友长相厮守,2015年,44岁男子胡某不惜千里寻“女友”,从湖南一路追到南京。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所谓的“女友”是有丈夫的,而她的真实身份是传销组织的一名成员。之所以让他来南京,也只是为了骗他入局。发现自己被骗后,胡某因多次索要被骗钱财未果,最后持水果刀将“女友”捅死。胡某被浦口检方批捕。

 

 

少女被传销团伙洗脑     自导荒唐绑架骗局

2012年,家住广州沙井的李女士报案称,18岁的女儿小戴被人绑架,让李女士汇款6000元钱,绑匪才肯放过女儿。经过几天追踪,民警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出租屋内将15名传销团伙成员抓获。原来,这个传销团伙以传销为手段,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进行“洗脑”,唆使他们对家人进行诈骗。18岁的小戴为筹3800元的“入会费”,在“上级”吴某林的提议下,合伙编造“绑架”闹剧。小戴还用红墨水涂满脸部,化妆成被打伤的模样。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非法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