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和什叶派轴心国的前世今生

自从冷战爆发以来,美俄一直都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外部势力的介入者。其中尤以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则与什叶派国家或组织之间的暧昧关系。历史上,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怀疑。尽管期间偶尔有合作,但是两国关系总是在直接的对抗和隐藏的竞争间反反复复。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一些伊朗高官试图缓和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甚至飞往俄罗斯试图恢复邦交。

自从冷战爆发以来,美俄一直都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外部势力的介入者。其中尤以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则与什叶派国家或组织之间的暧昧关系。

 

关系缓和

 

历史上,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怀疑。尽管期间偶尔有合作,但是两国关系总是在直接的对抗和隐藏的竞争间反反复复。两国曾一度有过战争冲突:19世纪两国两次交战,俄罗斯从伊朗手中夺取现今的土库曼斯坦。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苏联资助伊朗国内的分裂活动,其中一处位于伊朗北部城市吉兰省。1946年,斯大林拒绝从伊朗撤兵,引发了「阿塞拜疆」」危机。

这一时期伊朗和美国的关系也持续恶化。伊斯兰革命中劫持美国驻德黑兰大使事件足以证明霍梅尼对美国的敌视,但是他对苏联也抱有相当的成见。「伊朗既不是东方国家,也不是西方国家,而是独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伊朗革命中的标语为国家的性质下了定义。

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一些伊朗高官试图缓和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甚至飞往俄罗斯试图恢复邦交。1990年末,俄罗斯成为伊朗最重要的传统武器供应商。2000年普京上台后,两国关系愈加和缓。军备贸易额继续扩大,俄罗斯外交官甚至口头表示伊朗研制核武器是出于和平目的,并且极力减少对伊朗的制裁。两国间高层会议形成常态:2015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访问伊朗,同年11月普京第一次出访伊朗。自此,普京和鲁哈尼多次会面,今年夏天,普京喊话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但需要我们注意警惕的是,俄罗斯之所以希望伊朗加入「上合」,意在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普京和什叶派轴心国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网

 

反西方联盟

 

两国关系的缓和不仅有经济原因,俄罗斯认为伊朗拥有广阔的市场。同时,双方还拥有很多共同的政治诉求。譬如,双方均担忧美国从阿富汗战场撤退后,塔利班「死灰复燃」;或担心逊尼派极端组织崛起,因为他们的活动区域与北高加索地区相连,该地区历史上曾长期动荡不安;而且双方积极探索在欧亚大陆的合作,例如,2013年。两国高官曾讨论过德黑兰加入莫斯科领导的《关税同盟》可能性,该同盟试图与欧盟形成对抗。

叙利亚危机使得两国合作达到新高度。被战争摧毁的叙利亚成为绝佳的试验场和「试金石」,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逐渐下降,俄伊双方不断扩大在区域的影响力。普京巧妙的运用「反恐旗帜」不断推进国家目标。

对于俄罗斯来说,支持巴沙尔无疑等同于维持国家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西方国家极力鼓吹东欧「颜色革命」和阿拉伯国家反政府活动,普京敏锐认识到,假如他不采取行动削弱西方影响力,后果就是在中东地区,俄罗斯的声音被西方「消灭」。普京声称他希望与每一个中东国家成为朋友,但实际上,他只是与什叶派结成同盟。他找到了一个忠诚的伙伴——伊朗。俄罗斯认为伊朗是潜在的「世俗」力量,可以凭借其对抗逊尼极端伊斯兰组织。莫斯科将穆兄会和伊斯兰国定义为极端组织——而排除了黎巴嫩真主党。

双方结成的短暂同盟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美国及其欧盟伙伴对俄罗斯的中东企图心以及显露的同盟态势不能小觑。

 

双方在其他地区的利益

 

在阿富汗地区,自1996年塔利班在喀布尔掌权后,俄伊两国结成同盟。2001年,两国与美国合作打击塔利班。美国深陷阿富汗战场,无形缓解了俄伊两国的安全威胁和地缘政治紧张态势。一方面,美军在兴都库什山地区沉重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极端组织,后者同样对俄伊产生威胁;另一方面,美军的活动也提高了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随着美军从阿富汗战场全面撤军,伊朗和俄罗斯则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

俄罗斯的另一个担忧则来自于从阿富汗流入的毒品走私。因为两国都是中转国且同样作为不断增长的市场。未来,假如前苏联国安全环境不断恶化,双方可能在中亚地区找到利益共同点。双方历史上在中亚地区有过合作基础。1997年,两国军队都曾参与土库曼斯坦内战。在南部高加索地区,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问题上发生过战争,伊朗、俄罗斯、欧盟安全和合作委员会(OSCE)、美国、法国曾作为协调国参与其中。

在其他方面,双方存在一定分歧。例如,俄罗斯对真主党的恐怖行动颇有微词;也门内战问题上,俄罗斯同样采取中立态度,而伊朗则支持胡塞。

 

俄罗斯更加灵活的中东政策

 

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关系颇为有趣。2015年11月,土耳其在俄叙边境击落俄罗斯的一架战机,这个时间将两国关系降至冰点,7个月之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道歉后才得以缓和。2016年8月,双方领导人在彼得堡会面。总体来说,俄罗斯在中东采取更为灵活的外交策略。对冲突国和联盟国都保留着斡旋的余地。

普京和什叶派轴心国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 fxunion.com

俄罗斯与伊朗的紧密关系同样也对俄以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和以色列关系的和睦更加印证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外交手腕的多样性和俄伊关系的局限性。普京是唯一一位与两位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和内塔尼亚胡会面的领导人,展示了普京实用性、灵活性和现实性政治。

普京和什叶派轴心国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源:fxunion.com

虽然俄罗斯选择了逊尼派同盟,但是仍竭力避免卷入逊尼派和什叶派冲突中,无论是在叙利亚还是波斯湾。对莫斯科而言,它依然是巴格达、大马士革和德黑兰的什叶派同盟盟友。

普京还积极同埃及总统塞西建立联系;与约旦哈桑王族成员也保持传统友谊。基于经济利益,莫斯科与GCC成员国(Gulf Cooperation Council)都保持良好关系。

对俄罗斯而言,它在中东采取如此灵活的外交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伊朗、以色列和沙特的关系。一方面,它与沙特友谊不断加强,但同时,谨慎的处理沙特、伊朗与以色列三者的关系。另一方面,对于伊朗而言,与俄罗斯并肩叙利亚战场也是与沙特对抗。它与伊拉克、黎巴嫩和也门站成一线。

伊朗坚信,如果阿萨德下台,那么,黎巴嫩真主党和什叶派控制的伊拉克政府也会遭到削弱。那到时,伊朗会丧失其在中东的影响力。美国支持的沙特则会重新成为地区霸主。因此,在财力、军力和国际声援中,伊朗对阿萨德付诸全力。至少数百名伊朗士兵丧生叙利亚战场。虽然在诸多方面俄罗斯支持伊朗在叙利亚的行动,但是,普京并不认同伊朗组织的「抵抗联盟」。即从伊朗到伊拉克、黎巴嫩和叙利亚什叶派联盟。因为这会和逊尼派疏远。并且,俄罗斯对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争斗也不感兴趣,譬如,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地面部队从不参与对抗以色列活动中。

然而当受到美国压制时,俄罗斯也会选择牺牲伊朗的利益。这使得普京在伊朗的名誉受损。例如,在P5+1对话中,俄罗斯选择与美国站成一队。但是,由于伊朗不确定下一届美国政府的态度,所以它将赌注押在与俄罗斯发展更为紧密的军事和安全合作关系。

所以,目前伊朗的外交态度更偏重与「东方」结盟。它可以在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与俄罗斯形成对抗美国的屏障。在奥巴马离开白宫之前,他需要在与伊朗的核武器条款和经济关系上打下基础。目前,伊朗已经分别和空客、波音签订350亿、45亿美元的购买协议。这是伊朗重回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举措。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