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轰轰烈烈“破四旧”
隔岸观火说美宪(十一)
一
美国又出乱子了,这次是在弗吉尼亚的夏洛茨维尔,那是弗吉尼亚大学所在地,托马斯 · 杰佛逊的故乡,也是我女儿出生的地方。
夏洛茨维尔位于蓝岭山脚下,有美丽的秋天,是个安静的小城,中国留学生们管这里叫做“夏村”、“夏里屯”。这里唯一的大型机构是弗吉尼亚大学,由托马斯 · 杰佛逊创办于1819年。城中心不大,几条小街而已。一个小公园,有个南军罗伯特 · 李将军的青铜像。女儿出生没多久的时候,公园里办了个母乳喂养的宣传活动,我们一家三口去看了看,拿了些宣传品和知识材料。
除了李将军的铜像,不远处还有一个“石墙”杰克逊将军像。记得校园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墓地,埋葬着一些死去的邦联伤兵。因为内战时候,夏村曾有南军医院。除了这三处地方,想不出本城还有什么和内战有关的东西了。
在我看来,这是美国少有的清静、可爱的地方,人口也不多,现代化和商业的喧嚣贪婪地要占领一切,却不知为什么手下留情,放过了夏村。我原以为它是美国最不可能出乱子的地方,却没想到,这几天那里突然就动乱了,还闹出了人命。
事情的起因,是市政府决定要拆掉李和杰克逊两位将军的铜像,还要把李公园更名为解放公园。消息传出,美国白人种族主义愤青不干了,大批聚集到夏村,搞了个“团结右翼”的集会,抗议这个决定。小城一下子变成了种族主义的表演场,白人至上主义者、三K党、新纳粹、民粹派活动家,全来了。8月11号晚上,种族主义分子们在弗吉尼亚大学校园里举行纳粹式的火炬游行。三K党前领导人,党内头衔是“帝国巫师”,兴致勃勃地对记者说,他们聚集在这里,就是要实践闯王的承诺,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美国。
反种族主义者也聚集到那里去,和他们对着干。火炬游行的时候,两派上演了全武行,战场就在校园里《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 · 杰佛逊铜像的脚下。周六的时候,一个二十岁的白人暴徒,驾驶汽车冲进了反种族主义抗议者的人群,造成一位妇女死亡,十九人受伤。弗吉尼亚州随即宣布了紧急状态,白人种族分子的集会属于非法,全副武装的国民警卫队进入市区清场,极右分子逃离。弗吉尼亚州议会两院、州长、夏村市政府和弗吉尼亚大学校方,都发表声明,严词谴责极右分子。闯王也谴责“双方”的暴力。自然,双方也都对他不满。左派的媒体质问他为什么对右派极端分子不温不火,极右派则让他回家照照镜子,看看到底是谁把他选上台的。
这两天传来的消息看,夏村小城已基本恢复了平静,不过昨天还传出了沃尔玛商场有炸弹的警讯。
二
这场拆铜像的风波其实在夏村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拆像的动议,据说最早是夏村一个黑人中学生提出的,理由是两位邦联将军的铜像都是“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不拆不行。而在市政府内,主要的推手是副市长威斯 · 贝拉米(Wes Bellamy),南方黑人,民主党员,一直致力于推动黑人和民主党的各项事业。
动议提出后,市政府进行了长时间的考虑和讨论,各界群众也表达了各种意见。市里专门成立了特别委员会研究这个事儿。特委会后来建议,最好不拆,稍微迁移铜像,或者在铜像旁边加上一些辅助说明,引导游客们“正确”理解铜像的意义。但市里是铁了心了。今年二月,市理事会以三票对两票通过决议:拆!然后把铜像卖掉。
决策一出,立刻就被人告到了法院,理由是违反了弗吉尼亚州不得拆毁战争纪念物的法律,并且违反了当初市政府接受铜像捐赠时候答应捐赠人的条款。五月份,法院下了临时禁令,六个月内禁止拆迁李将军的铜像,八月份将重新开庭审理此案。正因如此,大批的白人至上主义者才从全美各地赶来,打算这个月在夏村搞点儿大事情。
话说这位副市长在本地引起的风波,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近两年白人警察对黑人嫌疑人使用过度武力的新闻频频曝出,于是有了个“Black Life Matters”的运动,简称“BLM”。这个名称还真不好翻译。怎么译成中文,取决于你对这个运动的看法是褒还是贬。如果同情他们,那可以翻译为“黑人也是人”、“黑命也是命”。不太同情它的中国人,就叫它“黑命贵”。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个运动,因为其很多言行已经超出了为黑人争取平权的范围,走到了反向歧视、激化种族矛盾的地步。
暂且不去评论这个运动,单说这个运动怎么影响到了小小的夏村。去年,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教授发了推文,说这个“BLM”运动很“恶心”,是白人三K党以来他见过的最种族主义的社会运动。此言一出,风波大作。副市长是BLM的铁杆支持者。当然不能忍了,号召一群人去了那个教授开的餐馆抗议,搞得人家生意没法儿做。
这位副市长也不是没敌人,人家就在弗吉尼亚大学的《骑士日报》上面揭了他的老底。其实也不难,因为副市长在推特上、在公开场合的言论里,经常脏话连篇、也不掩饰爱好色情、蔑视同性恋、仇视白人的态度。对于白人妇女,他一方面仇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肉欲。被人揭了老底以后,副市长只能辞职。好玩儿的是,他辞去的不是政府职务,而是县中学的教职和教育理事会的职务。乌纱帽人家一顶都不放弃。
这次白人愤青们挑选夏村来进行他们的战斗,与这位自身有很多瑕疵的副市长也是分不开的。这场斗争从去年开始就已经不再是夏村当地的斗争了。全国知名的种族主义活跃分子都到夏村来,甚至在政府的听证会上大肆喧嚣,要求副市长辞职。
这次新闻里又看到了副市长。他对记者解释为何要推倒邦联将军的铜像。他说:象征主义也有害。在他看来,拆掉存在一百年的铜像,就是对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迎头痛击”。
三
像李将军铜像这样的内战邦联纪念碑,或者象李公园这样以邦联人物命名的公共设施,在美国一共有一千五百多座(所),分布在三十一个州,当然,主要都在当初“叛乱”的南方各州和边界州。
内战在北方已彻底是历史了,在西海岸各州,更跟不曾发生过一样。可是在南方,历史太重要了。南方白人是美国人中最不愿意忘记历史的一批人。在最好的情况下,历史是南方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历史是南方人精神世界的全部。这个历史,就是内战史,是充满双方血泪的南部重建史,和民权运动以来南方和联邦政府对抗的历史。
内战给南方带来的伤痛、造成的心理冤屈,远远大于北方。北方遭受战火的区域很小,除了安提坦战役和葛底斯堡战役前,南军曾两度短暂入侵北方之外,四年中,战争都是在南方土地上进行的。战争罪行双方都有,但北军在南方犯下的更多。尤其是后期谢尔曼在南方进军时候,推行焦土政策,造成极大破坏,至今仍有民愤。战火和解放黑奴彻底摧毁了南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是奴隶主,自耕农和工厂主也同样遭受严重的打击。南方战后成为美国最贫穷的地区,直到今天依然无法翻身,在美国贫困榜上稳居第一集团的位置。
如果是一贯贫穷和落后,还则罢了,可南方曾经多么显赫啊,不仅有财富,更有人才,在开国之初,还可以说是主导了美国。看看弗吉尼亚州吧。那个说出“不自由,毋宁死”和“难道和平那样甜美、生命那样可贵,竟值得用戴枷锁和当奴隶来换取吗”的人是谁?弗吉尼亚人帕特里克 · 亨利。领导大陆军的人是谁?弗吉尼亚人华盛顿。执笔《独立宣言》的人是谁?弗吉尼亚人杰弗逊。手造宪法的人是谁?弗吉尼亚人麦迪逊。确立了最高法院权威的人是谁?弗吉尼亚人约翰 · 马歇尔。探索了美国西部的人是谁?弗吉尼亚人刘易斯和克拉克。宣布美洲属于美国势力范围的人又是谁?弗吉尼亚人门罗。美国首都之所以最后选址在弗吉尼亚州旁边,也和当年该州与北方争夺对首都的控制是分不开的。
来自中国的我们,其实应该很能理解南方人对历史的感情。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除了历史就没什么引人注目的资本,那么当地人对历史的留恋和孤芳自赏的心态一定就会非常强烈。看不到未来的人,最珍视过去。现实的地位越低下,向历史中寻求心理尊严的需求就越大。尤其是悲情的历史,最能在偏狭的头脑中召唤起自恋的激情。而历史自恋症距离偏执而狂热的历史自大狂只有一步之遥。美国中国,概莫能外。
四
南方各州可是无可争辩的叛乱啊,而且还被镇压了。可叛乱的人物至今还被人纪念,叛军将领仍是一派英雄形象,叛乱的旗帜至今还可以到处飘扬。这个现象不是一句”言论自由“就能解释得了的,它有赖于美国的主流社会总体上的容忍、谅解甚至尊重。
内战结束后,共和党激进派主导之下,联邦政府曾对南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想清算邦联势力,推行种族平等,最后却归于失败。原因大体有二:其一,清算难度太大,除了大屠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手段能在短期内改变一个地方居民的思想和风俗。其二,北方人希望弥合国家的裂痕,他们其实也没有兴趣为了给黑人实现彻底的平等而和南方白人长期作对。奴隶制已经废除,而北方自己也是种族隔离的。林肯死得合适,如果战后他主导南方的重建,恐怕他的历史光环要小得多,因为他一贯是一手主张废除奴隶制,一手主张对南方和解,将南方白人重新纳入美国大家庭的。共和党激进派那种彻底清算南方的立场,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南方各州重返联邦,他们手里的选票越发重要。这最终导致了南北的妥协,北方的撤军和南方种族隔离制度的建立。黑人短期享有的政治权利再次被剥夺。
理解这一点,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认识内战的根源和美国的种族关系。奴隶制问题固然是内战的原因之一,但是内战的最深刻根源,还是南北两个白人地缘政治集团争夺国家的主导权。一旦主导权到手,北方人是愿意和南方和解的,让战争的伤痛尽快愈合,哪怕因此牺牲掉黑人的民权。
在弥合伤痛的和解气氛里,南方对于历史的公然怀念就不显得可恨了。尤其是,为了恢复白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北方人也必须承认南方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善良,甚至南方分裂事业部分的合理性。在政治和道义上与南方白人彻底对立,是无法实现和解的。这就逐渐建立了美国主流社会如今对于南北战争的历史叙述:一场兄弟阋于墙的悲剧,除了奴隶制问题之外,多谈双方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和藕断丝连的感情,少谈各自的恶行和荒谬,仿佛两个充满骑士精神的运动员,打了一场悲剧性的、史诗般的体育比赛。
一切浪漫而美好。
五
可是黑人和白人之间,却做不到这样的彼此宽容。南北冲突不再,黑白对立如故。白人之间可以用温情眼光一起来看内战,黑人却做不到温情脉脉地看待邦联。从未消亡的白人种族主义,在邦联的旗帜下聚集起来,以历史和传统为名,继续种族主义的事业。南方的历史,本来就与种族主义无法分开。如何能够一方面对南方历史持包容态度,一方面又摒弃其中的种族主义成分呢?或许个别知识分子能建立精妙的理论来达到这个复杂的效果,可是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和黑人群众却做不到这一点,也不愿意做到。白人种族主义者越是扞卫和利用邦联的视觉遗产,黑人就越是要否定它们。
夏村铜像骚乱,只是一场大戏的小片段。奥巴马的上台,原本给人以种族平等终于实现,或者在黑人总统努力下,有望最终实现的幻觉。可是在他治下,种族事件却层出不穷,种族对抗愈发激化,这真让人匪夷所思。白人至上主义再度活跃,闯王的上台与此不无关系。2015年六月,一个白人青年在南卡的一个教堂里枪杀了九个人,意图发动种族战争。白人警察多起过度暴力事件,造就了“黑人也是人”这样一个偏激的社会运动。
黑人和左派组织长期致力于消除邦联痕迹,在这个时代则主动将斗争升级。以往,他们只是反对南方各州政府带有邦联烙印的旗帜。如今,却扩大到反对一切有邦联痕迹的纪念碑和建筑物,一场轰轰烈烈的“破四旧”运动方兴未艾。南方和边界州各地,到处都有抗议活动,到处都有拆迁的动议。六月份,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的市长下令,搬迁几座邦联将军的铜像。就在八个小时前,在北卡的迪拉姆市,左派抗议者拉倒了一座邦联战士的铜像,又踢又踹,欢呼、吐口水、比划中指。让人仿佛置身在美军刚刚攻克的巴格达,或者又见到文化大革命中砸烂孔庙的红卫兵。
我不知道这场“破四旧”运动能够走多远。白人至上主义注定是没有出路的,反移民、反有色人种的倒行逆施也终究是没有出路的。但是,打砸历史纪念物并不能有效促进种族的和谐与平等,这种手段的社会收益,远远比不上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不论哪段历史,不论哪个国家,总不乏想通过消除历史遗迹来改变人心的人,事实最终都证明了,这样的做法蠢不可及。除了毁坏东西、激化矛盾、揭开好不容易封闭的伤口外,不能起到任何好作用。远的不说,近几年,塔利班炸掉巴米扬大佛、伊斯兰国毁坏巴比伦古迹、东欧国家拆毁苏军烈士纪念碑、台湾拆毁两蒋像,这些做法,没有一个让这些人的社会变得更加正义和美好、国家变得更加独立和具有尊严。
美国的党争、种族对立,也许还有阶级分歧,都在愈演愈烈。孟德斯鸠曾经告诫说:小共和国亡于外敌,大共和国亡于内争。美国和中国都是大共和国,都应以此为戒才好。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