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威胁美军:撤出叙利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叙利亚政府代表团重返日内瓦和谈。来源:Arab World News
本月10号,叙利亚政府代表团重新返回瑞士日内瓦,继续参加11月28日开启的第八轮叙利亚问题叙利亚政府代表团。就在前一天,伊朗革命卫队准将苏莱曼尼通过俄罗斯向驻叙利亚的美军司令发出了一封口头信函,建议他将所有美军撤出叙利亚,否则“地狱之门将会打开”,“离开叙利亚,否则叙利亚的哈塞克将成为1983年的贝鲁特(1983年,数百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和法国伞兵在贝鲁特被伊斯兰教徒自杀式袭击之后,因这次袭击被迫离开黎巴嫩)”。
叙政府代表团的回归是否意味着叙利亚和谈迎来转机?IS被基本消灭之后,美俄为何仍要在叙利亚驻军,双方在打什么算盘?
在叙驻军有何意图?
随着IS基本被消灭,叙利亚各派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化:叙政府军已经控制约70%的领土,而反对派的控制范围不到10%,库尔德武装占据叙利亚北部以拉卡为中心,甚至伊德利卜省也由“征服阵线”控制,所以反对派已经失去“讨价还价”的砝码。而据土耳其表示,美国在叙利亚有13个军事基地,俄罗斯有5个。
日内瓦和谈双方最大的分歧点仍然是巴沙尔的去留问题,此前叙利亚政府代表团正是因为反对派仍然触碰巴沙尔去留的底线而匆匆离场,此时返回谈判桌也是受到美俄双方的压力:叙政府代表受到来自俄罗斯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压力。美俄为何一定都要在叙利亚驻军,苏莱曼尼的警告又表明了伊朗什么样的立场?
叙利亚战争以“教派冲突、民族矛盾、恐怖主义扩散、大国博弈、代理人战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持续六年之久,直到2017年11月才达到大家公认的“IS终结日”,交战各派大体明确了自己的可控区域,寻求自身利益固化、扩大政治谈判也将成为“后伊斯兰国时代”各方逐鹿的主题。美俄在新环境下的“叙利亚竞技场”保留军事存在则各有企图:
对于美国而言,借反恐之名在叙北部建立桥头堡,就是为了通过常态化驻军来震慑巴沙尔政权,同时又可牵制俄罗斯、伊朗甚至是与自己“貌合神离”的土耳其。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曾表示,只要IS“还想打仗”,美军就会奉陪到底,美军的长期目标就是为了防止“伊斯兰国2.0版”的出现,其“弦外之音”当然是将矛头瞄准俄罗斯、伊朗和叙利亚政府。
叙利亚局势。来源:shoutwiki
而利用叙利亚库尔德武装这颗更小的旗子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美国的中东利益。2015年以来,美军已训练出数千名库尔德士兵,并计划在2018年继续斥资5亿美元训练库尔德武装,甚至“机降、伞降乃至空中补给”这种美军擅长的战术也在进攻拉卡的库尔德武装中显现。
二战后美国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不断增强的多极化趋势使得美国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实力逼近美国,尤其在经济上。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使其使出浑身解数来维护霸权地位:在欧洲,通过不断扩大北约成员国,维护对欧洲地区的霸权;在中东,战争与颜色革命两手抓,软硬兼施。
但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采取的多次行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寻找得力的代理人一直是美国的目标。面对一次次的不成功,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定会做更多努力来实现预期目的。这也意味着美国不会轻易从叙利亚撤军。
俄罗斯更是将驻军叙利亚视为与美国争雄的跳板,防止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下台、让莫斯科在叙利亚和谈中占主导地位,这都离不开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莫斯科甚至宣称俄军要在那里待上七十年甚至更久,在叙的军事设施也按照永久性设施的标准来打造。
另外,叙政府军素质相对低下、叙利亚空军缺乏弹药以及大马士革最高指挥部内部存在缺陷等原因都让俄罗斯表示担忧。据俄新社报道,普京11日宣布俄罗斯将从叙利亚撤军,笔者认为,此举一方面受到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以及在叙利亚驻军成本太高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给美国暗示“你也应该撤军了”,此举将极大影响美国在叙利亚驻军的合法性。很显然,俄罗斯在叙利亚已经占据主导。
“什叶派脊梁”——叙利亚
自2011年叙利亚内乱爆发,伊朗就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给予坚定支持:
第一,政治和外交支持。首先区别对待“阿拉伯之春”与叙利亚内战。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席卷阿拉伯地区,伊朗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神的愤怒的爆发”、“伊斯兰觉醒”,是伊朗伊斯兰革命经验所激发的。伊朗认为时局正好符合自己的意识形态,并预测穆斯林大众会推翻他们的统治者,以后的秩序将是修正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的,伊朗看好这次“阿拉伯之春”,并打算等待好结果。伊朗总统内贾德甚至谴责卡扎菲政府对示威民众使用武力。
而当叙利亚国内动荡发生后,伊朗则谴责叙利亚的反抗者,不遗余力地支持巴沙尔政权。伊朗宣称叙利亚冲突与“阿拉伯之春”完全不同,叙利亚冲突是更大范围地反对恐怖主义,是抵抗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兴起的“伊斯兰国”。
其次,反对外部武力干涉叙国内事务,积极寻求内部对话和解。此外,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支持,寻找解决叙危机渠道。并在外交上公开支持,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和武力威胁,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入叙作战。
“感谢俄罗斯”。来源:russia-insider
第二,军事支持。首先表现在对叙利亚政府提供武器弹药,提供技术支持打击和压制反对派,并派遣了军事指挥官,甚至招募其他国家武装人员帮助巴沙尔政权打击反对派,如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力量。
第三,经济支持。当危机爆发,美国、欧盟、阿盟和土耳其等国相继对叙利亚政府实施资产冻结、经济制裁、石油禁运等一系列惩罚性措施时,2011年8月,伊朗立即通过中央银行向巴沙尔政府援助超过10亿美元。
美国在默许以色列拥有核能力和公开支持印度发展核能的背景下,对伊朗重启核计划却成了“伊核问题”。伊朗国家安全的重心首先就是,破解美国对伊朗的威胁:一方面努力加强本国军事能力,同时通过与本地区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的联盟确保国家安全。巴沙尔政权一旦倒台,叙利亚极有可能出现与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友好的逊尼派政权,进而在美国的主导下实现叙利亚和平,伊叙联盟将彻底终结。
驻扎叙利亚的俄军。来源:express.co.uk
另一方面,在多方角逐中用伊斯兰的旗帜争取团结阿拉伯国家,通过叙利亚这一坚定阿拉伯盟友,向阿拉伯世界证明伊朗并未奉行波斯民族主义,避免重现历史上波斯人与阿拉伯人长期纷争的仇怨。同时将反美反以合二为一,支持当前的巴勒斯坦人反对特朗普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决议。而叙利亚在“什叶派新月”大环中又处于关键的“脊梁”作用。
伊朗的支持也增强了巴沙尔政权支撑战争的能力,并且避免巴沙尔政权被完全孤立,以致外部在采取军事干涉上有所顾及。伊叙联盟颇为特殊: 不仅两国战略地位特殊、政权性质特殊,而且面临的外部威胁也特殊,所以苏莱曼尼将军的警告正反映了叙利亚对于伊朗的重要性。
结语
冷战后,美国使出各种手段,构建其称霸中东的地区秩序与格局。
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想成为中东霸主,被美国“绞死”;
穆巴拉克领导下的埃及想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导性国家,美国看着其下台;
伊朗想在中东地区称雄,美国千方百计遏制;
土耳其想重塑奥斯曼帝国辉煌,被美国不断警告。
而就目前来看,“沙特-以色列-美国铁三角”与“叙利亚-伊朗-俄罗斯结盟”十分明显,日益呈现出两极对峙的大国博弈状态,双方力量也日益“选边站”,应对伊朗的威胁已成为敌对伊朗的阿拉伯国家的头等大事,这使得当前处于“耶路撒冷危机”中的巴以问题成为“假热点”。
叙利亚的孩子们。来源:caravan daily
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分裂让美国和以色列看到了阿拉伯世界的“不堪一击”,“丛林法则”的生存规律正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上演。以色列所担心的不是巴勒斯坦人的所谓的“愤怒三日”示威游行,而是其国内的政治分裂和腐败问题。而当前叙利亚政治进程仍将相当艰难,其成败关键在于俄、美以及地区大国能否在新形势下达成必要的妥协。
参考资料:
1. http://news.cctv.com/2017/12/10/ARTIgai8o5jRqmujxSk8Xcsg171210.shtml
2. http://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39500947
3.https://mobile.almasdarnews.com/article/syrian-armys-elite-tiger-forces-deployed-unexpected-front/
4.https://elijahjm.wordpress.com/2017/12/09/qassem-soleimanis-letter-to-the-us-leave-syria-or-else-could-al-hasaka-2018-become-beirut-1983/amp/?__twitter_impression=true
5. http://paper.people.com.cn/hqrw/html/2014-12/26/content_1526818.htm
6. http://www.charhar.org.cn/newsinfo.aspx?newsid=12411
7.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7-12/02/c_136794262.htm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