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大棒当前,金融界人士当如何自处?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金融界人士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能不烦吗?
实体经济不景气,经济增幅下滑,连带着金融业利润下降,过去躺着挣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仅是如此也就算了,也不单单是金融日子不好过,各行各业现在都很难受,金融人士怎么说也是高收入阶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他行业更难受。
但更让金融人士心惊肉跳的是,2017年年初,金融街33号的大佬放出话来,“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到掀开银行业盖子,山上所有的动物,但凡有作妖的可能,一个也跑不掉。“
有位老人家曾经说过:“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这位大佬的意思跟这个差不多。
这是什么意思,要在金融界上演一场金猴降妖吗?
33号大佬可不是说说而已,肯定也不是无的放矢,就是不知道谁会成为他口中所说的“妖”。
比起33号的大佬放话,甲15号大佬出手更加雷霆万钧。
前几天爆出新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幸成为落网之“妖”。
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领了张4.62亿的天价罚单,原浦发成都分行行长王兵被“双开”,包括王兵在内的五名银行高管被处以罚款、取消任职资格、并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对195名中层以下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全行启动大轮岗,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牵连。
这一处罚不可谓不严厉,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到底捅了什么篓子呢?原来,该分行为掩盖不良贷款,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换取相关企业出资承担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不良贷款。
通过上述一番腾挪,原本要逾期的贷款就又变成了正常贷款,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出现了长期“零不良”的繁荣假象。于是,王兵等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人人达标,可以领取丰厚的奖金。
这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这可不是普通的妖,简直快成祸乱天下的九尾狐妖了!
如果中国的银行都这么搞,金融监管就成了一场空谈,这些银行高管们拿奖金拿到手软,埋下了多少雷就只有天知道!如果再爆发金融危机,把这些暗雷都引爆,那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
于是浦发银行被毫无悬念地吊打了。
浦发银行的案件并非个例。甲15号的2017年忙碌而充实:3452张罚单,1877家机构、1547名责任人员被罚,罚没金额近30亿元!在银行业监管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银行机构在一年内吃了这么多罚单。与2016年相比,处罚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罚没金额超过10倍!
现在这么多金融违规案件集中曝光,为什么?
本公众号最近连载的《金融看世界》,虽然主要写金融史,但是对当今世界仍然不无教育意义。世间风云变幻,朝代更替,但是金融这一古老的行当,其实基本内涵一直没变,人性也一直还是老样子。
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历史。
罗马帝国因金融而兴起,也因金融而衰。
国家因为金融过度自由化走上脱实向虚之路后,再辉煌的光荣与梦想也会成为过眼云烟。“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从意气风发到房倒屋塌,历史一再重复,教训却从来不吸取。
这是因为,西方文明的话语权,始终被金融资本所掌握,话当然要挑对自己有利的说了!
不承认错误,就会不断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话所针对的对象可不只是日本。罗马帝国烟消云散了之后,这一故事后来不断被重复,从威尼斯到阿姆斯特丹,从伦敦到纽约。
如今美国的脱实向虚,只不过历史错误再一次重演罢了!
这个故事在中国则是另一个版本。
自从上古时代,帝喾的两个儿子——周朝始祖后稷和商朝始祖契,分别走上实业优先和金融优先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之后,这两条路线之争在中国就缠斗数千年。历朝历代无不是因发展实体经济而兴旺,因金融自由化导致(土地)资本过度集中而重新洗牌。
帝喾“和谐”的一家子,他左手边是后稷,右手边是契
尽管斗争始终没有停歇,但总体而言,华夏文明始终将实体经济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就是农耕时代以实体经济为本的政治宣言。以实体经济立国,也是华夏文明历史上长期经济领先的基础。
如果看历史只看到机谋权术乃至宫闱秘事,那都是流于肤浅、落入下乘、堕入糟粕。
实际上,跟当今世界一样,历代政治斗争的主线,无不是金融与实业的地位之争,无不是围绕对金融资本的监管与反监管、限制与反限制而展开。
金融不能没有,但是绳索一旦放松,它得到机会就会作妖(乱)。
中国近代的超级乱世,金融一度成为祸乱华夏的妖兽:外有金融资本插管吸血,内有金融买办卖国求荣,中央滥用金融特权进行重重盘剥,地方军阀上利用金融工具割据一方。有人利用国难发财身家亿万,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可怜的泱泱华夏,从两千年来的头号经济大国,沦落为人均GDP不如撒哈拉国家的超级穷国。
中共政权以实体经济为支点,以金融为辅助,重整社稷,收拾破碎山河。国民党政府的海归博士,金融精英们炒外汇、炒黄金,依靠金融套利,而土八路们以金融工具建立经济循环,以货币和财政政策促进工农业发展,依靠小米、棉花、食用油、火炮这些实体经济成果,击败了看似强大实际虚弱的国军。
国民党败退台湾,只是又一次雄辩地证明了: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空转,就是个敛财工具,就是祸国殃民之源。
建国后,由于对当年的各种金融乱象深恶痛绝,中国政府一度关闭证券市场,停办商业保险,废除商业银行,希望通过实体经济建设,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幸福生活。
但是实践证明,金融虽然时常闯祸,而且有时祸害还不小,但对于经济发展仍然不可或缺。少了金融的资源调配作用,经济活力难以调动,效率难以提高,根本无法在强手林立的国际竞争中立足,更别说胜出了。
痛定思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下定决心,尽管可能造成麻烦,还是得把金融这条腿接回来。
改革开放的中国,长期陷入资本饥渴,因此虽然也有金融造成的动荡,但是总体而言,金融带来的效果是正面的。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建成通车,背后都是金融的力量助推。
然而,2008年以来,中国也进入了资本过剩的阶段。做了许久乖孩子的金融资本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再加上救市放水和各种因素导致的“金融自由化”,金融业狂飙突进,莺歌燕舞,仿佛要复制上个世纪美国的“咆哮的二十年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电影
一时间,全国各地不知冒出多少“金融中心”,连个县级市都要规划“金融商务区”,好像没有就显得不够档次,这些迎风闪耀的玻璃幕墙背后,是数以亿计的贷款授信。
莫名其妙、脱实向虚的金融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膨胀惊人,看看那些城商行,资产规模都几千亿乃至上万亿了,表外就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以往我国金融从业者还羡慕美帝金融之发达,这才没几年,我国的金融化程度已经将美帝甩在了身后,能ABS(资产证券化)的东西都想ABS,甚至在美国闯了大祸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也要尝尝鲜。
还有保险公司,不搞个万亿规模,都不意思跟人打招呼,各种大佬要是不搞张银行、保险牌照都不好意思在饭局吹牛逼。一整个金融链条串联起来,资产-信用-杠杆自我循环。
真是好一场金融盛宴,觥筹交错,皆大欢喜。
不知道这样下去会出事情的吗?不知道“咆哮的二十年代”的尽头是金融悬崖吗?不知道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金融空转,就是祸国殃民的祸害吗?
有人可能是真不知道,但是大部分业内人士是装作不知道。
只要我赚够了,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这恐怕是隐藏在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这点小九九,还以为真得能瞒过上面的那位吗?那位就算看得不清楚,还有金融大街15号、甲15号、33号的大佬们呢?他们心里可是门清啊!
欺上瞒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从保监会的波哥进去之后,谁还敢这么干?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之本,也是华夏文明兴旺发达两千年的根源,前些年忘乎所以有点迷失了方向,如今强调“不忘初心”,方向又找回来了。
看着这帮“熊孩子们”起劲的表演,叹息过后,是深深的失望。
过去几年,金融监管的调门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厉。
“国难财”
“金融大鳄”
“内外勾结”
“但凡有作妖的可能,一个也跑不掉。”
事情很明显,板子已经高高举起,不存在轻轻落下的可能。胆大包天、故意犯错的“熊孩子”必须被教训,而且必须被打痛才能留下教训。
“出清”,“出清”,没有几家主观上敢于严重违规金融机构的崩盘,就不叫“出清”。
各位金融人士一定要看清形势,切勿心存侥幸,拿事业前途乃至身家性命开玩笑。
讲到这里,前面提的问题“现在这么多金融违规案件集中曝光,为什么?”,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下个世纪的历史书上也许会记载,2020前后的五年,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上的关键五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意图对中国动手,就像百年之前英国联合法俄等多个国家围困德国一样。与那次世界大战不同的是,这次巅峰对决将主要以金融战的形式展开。目前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造舆论,从正在召开的达沃斯会议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要避免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让美国获得可趁之机,就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必须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发展中国经济,加厚中国净资产而减低债务率;第二,让金融市场产品更加长期化,有利于资本市场扩张,而不是一味地鼓励短期的货币投机。这两点都是根本问题,不容得丝毫怠慢。
在命运大决战之前,排除自身金融隐患,以更为理想的状态迎接21世纪乃至历史上最为严峻的挑战,就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
送给金融机构两句话:
一,始终牢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宗旨;
二,不准用看不见的手段加杠杆,蒙骗监管者。
监管者已露出虎牙,老虎被骗是如何的愤怒,胆大的尽管试试。
如果涉及大额洗钱、扰乱国家外汇金融秩序,吃里扒外、甚至做金融带路党,那就不是吊打的问题,而是有钱挣没命花的问题。
在这个关口,判断清楚天下大势,顺势而为很重要。搞不清楚状况,一不留神被拉去祭旗,岂不是很悲剧?
难道说,搞金融的从此成为后娘养的,没人疼没人爱?
也不尽然。
中南海的那位心里想的还是四个字:实业兴国。
实业是什么?就是大飞机、高铁、集成电路;就是人工智能、基因技术、海水稻;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吃得更好一点,生活更舒适,就是让中国重回世界巅峰的那些“硬实力”。
别再想着买楼买球队,也别惦记着套现跑路了,看看立足实业的紫光系拿到多少支持,看看多年耕耘航天航空事业的少帅们多少被委以重任,再看看国家对“一带一路”相关行业多大的支持力度。国家不是不需要金融,而是非常需要,关键是怎么发力。
金融人士都是人中龙凤,都是人精,机会不是没有,而是大把。
选择就在自己手中了。
希望各位金融人士将来退休之后,跟儿孙们讲起当年的故事,也可以说:想当年我也是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出了一份力的。
这样的结局不值得去追求吗?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