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怎么了?——以战略定力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上最重要而又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中美历史与现实都有极大差异,关系越密切则分歧矛盾越难免。只有增加了解才能增进互信,只有密切沟通才能减少误判,只有相向而行才能管控分歧。

中美关系怎么了?——以战略定力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

5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亲自介入华盛顿中美第二轮经贸磋商;19日,中美联合声明宣布共识不打贸易战。西方媒体热炒数月的特朗普对华“贸易战”忽然“休战”。此前,4月27日朝韩首脑历史性会晤,达成朝韩和解与半岛无核化问题突破性进展的《板门店宣言》,特朗普一再感谢中国的积极贡献。

5月24日,朝方兑现诺言拆除丰溪里核试验场。然而,爆破热浪刚退,特朗普就宣布取消6月12日与朝鲜金正恩委员长新加坡会晤,并归罪于朝方近日的“露骨敌意”。美方还散布中国“幕后作梗”的猜疑,中国“躺着中枪”。

特朗普对华政策怎么啦?中美关系怎么啦?人们需要从战略高度、战略全局去研判,看清、看准、看透。

一、 世界大变局中的变与不变

对比去年11月特朗普访华、中美领导人故宫长叙达共识的情景,这半年中美关系显然变了。然而回顾1971-72年中美关系破冰以来,双边关系发展从来并非坦途。接触加遏制或合作加遏制,美国对华政策始终有“两面性”。与其说是特朗普“翻脸”,不如说是“两面性”突出面的转换。中方历来清醒,处变不惊。

不过特朗普之变确大有不同。他不仅连打经贸牌、南海牌、台湾牌,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及《核态势评估报告》中,还明确美国面临的“威胁”已非恐怖主义而是“大国竞争”,而且将中国列为“竞争对手”(还有俄罗斯)。

1945年二战结束至今73年,世界风云变幻,但称得上“世界大变局”的,一是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美苏争霸变成美国一超独霸;二是当前中国和平崛起以及美国世界定位的微妙变化,即霸权开始相对衰落,但仍是世界老大的“两重性”。特朗普之变正是美国面对当前世界大变局中之变。

二、 从交易外交到霸道外交

中美关系怎么了?——以战略定力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

特朗普出身成功巨商,又毫无从政经验,加上张狂任性的做派,便形成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强势“交易外交”,甚至发展到不择手段、四面出击的“霸道外交”。在面临反制又力不从心时,则又反复无常、进退失据。从根本上说,这正是美国霸权主义在其“两重性”新的世界定位下的特殊表现。

美国某些智库人士刻意回避对美国新的世界定位的客观完整评估,抓住“衰落”二字做文章,“莫须有”地斥责所谓“中国民粹主义”狂妄无知,为其“中国威胁论”找逻辑依据。其实特朗普宣称让美国“再次伟大”本身,便默认美国霸权开始相对衰落,但又决心维护与重振绝对霸权。

特朗普实现美国“再次伟大”的根本途径是“美国优先”。实质是以美国仍是世界老大作“赌本”,咄咄逼人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千方百计损人利己。

于是,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及多边贸易机制的创导者美国,骤然变身反对派。世界头号经济大国与贸易大国美国,居然到处抱怨他国对其“极为不公”,“糟糕的协议”必须修改。以哀兵之名行霸道之实。对手(中俄)、盟友(日本、欧盟)、邻国(加拿大、墨西哥)及伙伴国(印度、东盟)等一概“通吃”!

在民族利己主义驱使下,素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居然置国际信誉与世界人民福祉于不顾,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退出联合国巴黎气候协议,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退出维护核不扩散的(6+1)伊朗全面核协议。

三、 霸道外交蜕变成“边沿政策”

特朗普的霸道外交,令美国国会内外、两党鹰派、军方强硬派以及智库、媒体的冷战思维派趋之若鹜、推波助澜。在此背景下,白宫及内阁执政班子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彻底大换班,特朗普的霸道外交进而蜕变为冒险的“边沿政策”(Brinksmanship)。

1、 冒险对华打三张牌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打响对日贸易战,“广场协议”导致日本“失去十年”。其策划者莱特希泽如今成为美国贸易代表。如法炮制的诱惑使特朗普打响了自己不公开承认的贸易战,重点是对华贸易战。贸易及外交谈判的确是“妥协的艺术”,是寻求双方利益交汇点与公约数。但今天的中国绝非当年的日本,中方只能同意互利共赢的正常妥协,绝不接受任何有损中方根本利益的“城下之盟”!

特朗普不仅将前总统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扩大为各怀心思的“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甚至派战机、战舰硬闯中国南海岛礁附近领域。5月23日,美国防部反借口中国将南海“军事化”而取消邀请中国参加今年“环太军演”。

更冒险的是,特朗普利用“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下的国会大打台湾牌。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要求加强台湾军力、允许美台军舰互访;通过《台湾交往法》(直译为“台湾旅行法”),为美台高官互访开绿灯;批准营销核准证,使台获取建造常规潜艇技术合法化。4月22日,美在台协会(AIT)前处长杨苏棣还扬言美将派海军陆战队驻守6月开馆的内湖新馆。所有这些,都严重违反中美建交前提条件(对台断交、废约、撤军),严重破坏中美建交政治基础。难道特朗普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搞历史大倒退?!

2、 冒美俄碰撞之险,恶化中东乱局

特朗普继承了美国长期的伊拉克战争、“阿拉伯之春”及介入叙利亚战争的烂摊子,不思改弦易辙,反而进一步搅局恶化中东乱局,以当地人民生命和苦难作代价获取美国军火“卖卖卖”的“政绩”。为给进一步制裁打击伊朗松绑,5月8日特朗普宣布退出(6+1)伊朗全面核协议,使中东再次面临大规模战争或核扩散的危险。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被巴勒斯坦也认作未来首都的耶路撒冷。特朗普这一决定沉重打击了联合国谋求巴以和平的“两国方案”。随后以色列军警镇压加沙巴人抗议示威,已造成11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尤其是美国进一步介入叙利亚内战,支持叙反政府势力,几乎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碰撞、对抗。

3、 冒战争风险逼朝鲜单方面弃核

朝鲜半岛无核化是朝韩双方、各邻国、大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和平稳定,谈判磋商和平解决的正确立场。特朗普却在联合国对朝制裁之外,不断升级“斩首”“消灭朝鲜”“等极端军事恫吓。朝美双方以超强硬对强硬,使关系恶化到战争边沿。在中国劝和促谈、不许生战生乱的努力下,终于迎来朝韩首脑会晤达成《板门店宣言》的历史性突破以及丰溪里核试验场的拆除。真正给新加坡“特金峰会”“作梗”的不是中国,而是得寸进尺的美国自身:不顾朝方安全关切,要朝鲜用“利比亚模式”弃核。

四、 美国战略误判是祸根

当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日裔美籍学者福山迫不及待发表《历史的终结》,声称美式民主体制从此一统天下。不料如今又出现影响更为深远的世界大变局,从而引起美国建制内外政治精英展开罕见的战略大反思。可惜这一空前大讨论却充满战略误判与误解。

1、 习惯“和平演变”美梦者,发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民生的巨变未能产生美式民主体制,而“中国模式”却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吸引力。失望之余不禁产生对华施压的冲动。其实当年邓小平同志早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讲得很清楚。

2、 习惯美国“独大者”,对中国崛起的高速度倍感震惊与焦虑。傲慢的“中国崩溃论”失灵,便加紧渲染“中国威胁论”。他们对中国经济总量可能2030年左右赶超美国极其不安,对中国军费增长更视为威胁。其实中国GDP虽达美国70%,人均GDP却仅为美国1/7,各种软硬实力仍有很大差距。中国军费增长很大程度上是补偿性的,目前仍不及美国1/3,按兵员人均或人口人均计则差距更大。再说中国强军是防卫性的,正是美机美舰直逼中国“家门口”才使中国产生强军迫切感。

3、 习惯“小人之心”者,则将造福中国及亚非拉欧的“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将“中国制造2025”等民族复兴奋斗目标视为洪水猛兽。其实,前国务卿蒂勒森今年3月被“电话解职”前的拉美、非洲之行,有关言论受到当地官民及媒体的冷遇,就说明了一切。

4、 习惯冷战思维者,甚至将1500年前斯巴达与雅典之战,生搬硬套炮制出“修昔底德陷阱”论,煽动“中美必战”。2016年美国大选落败的民主党竞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不久前还跑去澳大利亚煽动说:“扩张主义”的中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全球战争”。这真是贼喊捉贼。再说以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战的简单数字机率作依据,而不问历史差异与时代变迁,也纯属牵强附会、自欺欺人!

五、 盟国及伙伴国加大离心倾向

特朗普损人利己单边主义的霸道外交不仅有损美国国际形象与信誉,而且令盟国及伙伴国心寒,纷纷加大了离心倾向。

5月16日,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欧盟索非亚峰会期间,公开挖苦说:“有了这样的朋友,还要敌人干什么?”日本首相安倍审时度势加快改善对华关系。5月9日中日韩领导人东京会晤,决心推动三方自贸区进程。5月18日,日本众议院批准了美国退出后改称的CPTPP协议。5月24日-2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第11次访华,加强双方经贸、科技合作,并力挺多边主义。5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俄,改善法俄关系。安倍首相也同时访俄,探讨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争议解决之前,加强日俄经济合作。印度总理莫迪也于4月访华、5月访俄并与中俄元首做深入的战略沟通。连不断散发对华负面言论的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也发现自己打错算盘,派贸易部长乔博来华示好,并于5月18日表示本人也将年内访华。

特朗普终于发现自己一意孤行的一套实在得不偿失。正是在中俄、欧盟、日本、印度、东盟等一致强力反制下,加上受牵连的国内有关企业及广大消费者的强烈反对,特朗普终于被迫当起识时务的“俊杰”,决定不打贸易战了。当然,艰难的博弈仍将继续。

人们期望,特朗普会同样看清大势,珍惜当前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难得时机,排除某些“作梗”高官的干扰,与朝方相向而行实现美朝峰会,平等磋商双向解决有关分歧与关切。

六、 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发展大方向

中美关系怎么了?——以战略定力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大方向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上最重要而又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中美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与最发达国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已从25亿美元猛增到5800亿美元。互补性极强的中美经贸关系已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与稳定器。中美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关切、共同利益也不断扩大,并有共同的国际义务和担当。

中国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心所向、时代潮流。中国必然是和平崛起,对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是机遇而非挑战。中国崛起而不称霸,更不会与美国争霸。和则两利,斗则双输。

中美历史与现实都有极大差异,关系越密切则分歧矛盾越难免。只有增加了解才能增进互信,只有密切沟通才能减少误判,只有相向而行才能管控分歧。

面对特朗普施政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中国当然要对中美关系既谨慎乐观,又保持必要的警惕。以战略定力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发展大方向,以战略自信淡定应付可能的种种挑战。坚持合作共赢这个唯一正确的选择,又始终坚守根本原则与红线,为积极、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而努力。

叶志雄,新华社原高级记者、伦敦分社记者、联合国分社首任记者、非洲总分社首任社长、《经济参考报》副总编辑、(香港星岛报系)《深星时报》总编辑、厦门大学及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东西方中心访问学者。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