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镇干部的忧虑告白!
近日,地球村9 号收到了一个乡镇干部的来信。
这位乡镇干部在基层一线工作了近20年,对乡镇的情况非常熟悉。他觉得和他一样的乡镇干部们,很忙很累,却不太被人理解,有不少苦衷。
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基层仍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去解决。但是,他们却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应付检查中疲于奔命,还要在文山会海中浪费精力。
他说,基层干部最痛苦的是,明知道错了的事还必须去做,基层干部最无奈的是,明知道无效的劳动还要努力去完成!
如何破解新的形式主义?如何让基层干部把有限精力用在刀刃上,是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内容。
听听他的忧虑告白。
“背锅”是我们的家常便饭。
经常听到群众这么说,“中央政策是好的,到了基层执行时就变样了。”听到这样的议论,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央首长、上级领导都是好人,但基层干部坏人较多,素质较低。”
可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们做工作也一直是在认真按照上级政策来执行的,没有搞变通,没有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知道为什么,一些群众总认为基层干部搞政策变通、素质不高。
一些群众认为我们人浮于事。
比如,群众有时会问:“每年招那么多公务员,基层为什么还缺人?”又如,群众有时批评我们,“干部那么多?花了纳税人不少钱,没干多少正经事。”我们确实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我们真的很忙。
举个例子:一个小镇需要办理社保的有1万人,登记信息、审核材料、整理材料、上报材料,错了再修改信息,再加上好多农民连自己身份证号都不知道、名字也写不清楚,算算工作量是多少?一个乡镇专职负责办理低保的民政办就几个人,面对一个几万人的镇,要一个个走访、一个个深入核实信息,工作量又是多少。加上其它许多工作,能不忙吗?
应付检查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
检查当然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检查有没有必要?有多少检查组能真正了解情况、有多少检查组能真正到现场看看、有多少检查组能在没有基层领导陪同下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
扶贫攻坚要检查、大气污染防治要检查、文明城市创建要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要检查、基层党建工作要检查、维护社会信访稳定要检查、基层文化宣传要检查,经济指标和项目建设要检查、清洁卫生和各种教育培训也要检查。
就拿党建工作来说吧,党费收缴要检查、活动阵地要检查、发展党员要检查、党会记录要检查、开展活动要检查、电教工作要检查……大检查中有小检查,小检查中有各部门和各科室的检查。尽管有时候上级下来只是调研或慰问,我们也必须要当作检查搞汇报搞陪同,岂能不身心疲惫?
会议、材料太多耗时费力。
现在材料成了各项检查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最最重要”,所以每次检查基层时,都要准备很多材料。很多的档案盒、很多的小册子,有汇报、文件、有记录、有照片,而且还要做到整洁精美,否则就是没有落实,就是应付塞责,就是态度不端正。
既然上级不太相信基层,不愿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需要用材料来作证一切,否则就问责查办。于是,每次检查来临之前,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准备各种资料、填写各种表格、做好各项统计,然后图片打印、封面设计、装钉成册……
这些年,会议真的减少了么?文山会海大家都很反感。近年来随着反“四风”不断深入开展,“文山会海”现象看似得到了遏制,而实质上“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势头却并未缩减。尤其是开会,各部门各领导都是各自为政,大会小会都必须到场,否则就是不把他们分管的工作当回事,就是不对上级或组织负责。
于是,每一个政策出台、每一项工作安排、每一次活动开展,都是几次三番地开会,有动员会、有汇报会、有通报会、有推进会、还有总结会和反思整改会等。整天让我们像赶场一样地开会,有时忙到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宏伟蓝图描绘的再好,也需要基层去落实去推动。试想一下,设若凡事都是中央把任务下给省里、省里下给市里、市里下给县里,县里下给乡镇、乡镇下给村里。大家都只是在开会议、发文件、做检查、搞督促,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靠谁来实现?
所以,为基层“减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宏大课题,必须首先从形式主义减起,让基层干部真正从频繁的检查考核中解脱出来,从繁多的“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
其一,痕迹管理要“返朴归真”。要减少检查督查的次数、降低检查督查的频率,检查督查时要尊重实际、尊重科学,强调原始性、真实性、一致性、可考性。原则上,只需要重点检查基层干部记的工作记录本、学习笔记本即可。其它方面的检查督查,要注重向现场聚焦、注重向工作进度聚焦,无须汇报、无须陪同、无须文字图片类材料支撑。
其二,党委主体要下好“一盘棋”。要严格落实会议申报审批制度,对需要开展检查督查的工作进行汇总梳理,组建联合检查或督查组进行实施,以避免陷入“部门主义”和“本本主义”之中、避免部门工作各自为阵、肆意“扰民”,让基层干部疲于应对。
其三,考核项目要精简“瘦身”。相关部门在制定考核制度和考核目标时,要结合基层实际,着眼长远、有所侧重,确保既能做到节约时间精力,又能做到精准有效。必要时可以建立抽查机制,把抽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结果,经抽查的基层单位可以不再接受上级其它部门的检查。
其四,检查督查要严守“规矩”。要建立对检查督查人员的检查督查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坚决杜绝检查督查人员住宾馆、让陪同,动不动就听汇报、查资料。要让他们树立检查督查乃为本职的观念,自觉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作出评估,而不是让基层自说自话、自我评价,真正把有效的时间和精力还给基层干部。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地球村9号”(ID:dqcjh2017),经授权察网发布。】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