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焱:“问题疫苗”祸害,这个锅谁来背?
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引发众怒,这几天网上相关文章很多,看了一些之后,也想发表点感想。
首先,对这个问题最关切的,是那些打了“问题疫苗”的直接受害者。那些被打了“问题疫苗”的儿童家长们,他们究竟应该怎么做?需不需要补种?怎样补种?
是不是应该有卫生专家、疫苗专家来为他们解惑答疑?政府是不是应该组织专家小组,针对这批“问题疫苗”,拟定一个解决方案,尽量减少“问题疫苗”造成的健康伤害?
当然,出了危害或者潜在危害公众健康的事情,随之而来的反应就是,谁该对这件事负责,或者用流行的语言来说,这个锅该由谁来背?
一种舆论就是,这个锅应该由整个国产疫苗行业来背。
事件说明国产疫苗就是不过关,监管也不靠谱,所以还是应该打进口疫苗。
之前已有专家分析过,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性能上不存在明显差距,但国产疫苗比进口疫苗便宜很多。尽管,从逻辑上,从证据上,这一结论,不会因为长生生物生产了“问题疫苗”被推翻,但从感性上,很多人就是不再相信这一结论了。
只要中国产品出现问题,这种论调就会立刻发酵。这让我想到三鹿奶粉事件。一家奶粉公司作假,整个行业受到打击。这种现象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吗?
不妨设想一下疫苗行业完全被外国公司控制,会怎样。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年产能超过10亿剂次,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依靠自身能力解决全部计划免疫疫苗的国家之一,国产疫苗约占全国实际接种量的95%以上。
如果这么庞大的市场由外国疫苗公司接手,先不说疫苗质量问题,产量能不能跟得上,价格会不会飙高到普通老百姓打不起的地步?免费疫苗品种与数量会不会缩水?会不会有国家动辄以疫苗制裁为威胁,逼迫中国领导人出让其他国家利益?会不会中国的卫生免疫政策,也无法自主,将沦落到受控于外国政府、外国资本的地位?
显然疫苗完全进口化,肯定非老百姓之福。
【习近平强调,确保药品安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完善我国疫苗管理体制,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全力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
还有一种舆论就是,这个锅应该疫苗监管部门背,也就是政府来背。
尤其是长生生物公司去年10月就被揭有两批次疫苗效价测定不合格,但300多万元人民币的罚金被认为太轻。导致这间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在疫苗生产纪录上违规造假。
的确,疫苗管理体制、检测与相关惩处制度的不完善之处,的确是政府应该背的锅。
这次长生生物狂犬疫苗“造假”事件,由内部员工实名举报,加上药监部门“飞行检查”,才得以曝光。看来,对长生生物之类的疫苗公司,以及众多医药制药公司,无论有没有内部举报,都有必要进行不定期的“飞行检查”,作为例行检查,或者产品抽查之外的补充监管措施。
但监管机构与政府完全背了锅,就能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吗?也未必。一些网民推崇的美欧等西方国家严格的监管制度下,依然杜绝不了疫苗公司或医药公司违规生产问题。
这种现象引出另一种舆论:疫苗造假是私有化惹的祸。
长生生物25人销售费用高达5.83亿元人民币,高达六成营业成本的推广服务费用,是否正常,这种销售利益链条都产生了哪些腐败问题,还有待调查。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2017年,长生生物销售费用在营收中占比37.54%。同时,销售费用也成为其主要经营成本。2017年,长生生物营业总成本为9.67亿元,其中销售费用5.83亿元,销售费用在营业成本中的占比高达60.29%。值得注意的是,长生生物2017年年报披露销售人员仅25人,人均销售费用2331.85万元。】
此外,已经身处暴利行业的长生生物还参与资本对赌,怀疑为提高产量而在生产过程造假。
以上种种都是私有化之后发生的事情。
这种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竟然也在“市场化”大潮下,由私人资本把持了。
而私人资本种下种种恶果,最后的买单人却是政府与执政党,后者的声誉与形象一再受到打击,民众的信任与信心一降再降。
对于政府与执政党来说,这样不划算的买卖,在改革开放年代比比皆是。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是该到了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了。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