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对手的声音:美国特使谢伊高度赞扬中国国企

据报道,近日美国WTO特使谢伊严厉批判中国的国有经济体制及政策。但是在何新看来,这些批判实际上是作为竞争对手对于中国经济体为何能够取得国际竞争非凡成功的一种高度赞扬。美国人目光敏锐,极其深刻地观察并且概括了中国经济体制对于美国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诸种优越性之所在——而这也恰恰正是中国经济在近30年来高速发展以及对西方经济体实现了快速赶超的原因之所在!

听对手的声音:美国特使谢伊高度赞扬中国国企

仔细听一听对手的声音

冷看国人关于贸易战的滔滔屁论千言万语,不如读此一千字。国人真不够聪明!

【谢伊言论要点摘录】美国为什么与中国开打贸易战?

“2018年7月26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在日内瓦举行年内第三次会议。美国常驻世贸组织大使谢伊根据美方会前提交的文件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指责,要点如下:
尽管中国一再将自己描述为自由贸易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坚定扞卫者,但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有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经济体。与成员的期待相反,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并没有朝向全面执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和做法。
事实恰恰相反,国家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如果中国经济规模较小,中国国家主导的重商主义贸易和投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就不会对中国的贸易伙伴和世贸组织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但中国的经济规模并不小。
在过去17年里,中国经济和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作用快速上升。中国目前已是世贸组织最大的贸易方之一。中国的经济规模放大了由国家主导的重商主义贸易和投资方式所造成的损害,这种损害每天都在增加,已不能再被容忍。
主席先生,在我们向本次会议提交的文件中,我们关注中国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已被证明特别具有贸易破坏性。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反复强调其正推进经济改革。
不幸的是,中国所用的“改革”一词与奉行市场导向原则国家所推行的改革不同。对中国来说,经济改革意味着完善政府和共产党的经济管理,加强国有部门特别是国有企业。只要中国继续走这条路,其对世贸组织的影响一定是负面的。”

【何新老家伙评论】

美国人的确非常深刻,这些话道出了美国对华战略改变的根本原因;针对的不是几个金钱而是摧毁或者解体中国现存经济体,改变中国现行的全部经济政策。

也就是说必须让中国现行经济体走向崩溃。美国对华不再搞和平演变而是寻求赤裸裸的暴凌下改变。

但是,谢伊这些话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以及政策成功性的高度赞扬。中国依靠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战略成功实现了对西方经济体的快速赶超。

谢伊对中国国企及政策予以高度赞扬

听对手的声音:美国特使谢伊高度赞扬中国国企

【何新评论】

据报道,近日美国WTO特使谢伊严厉批判中国的国有经济体制及政策(内容如后)。

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批判实际上是作为竞争对手对于中国经济体为何能够取得国际竞争非凡成功的一种高度赞扬。

美国人目光敏锐,极其深刻地观察并且概括了中国经济体制对于美国经济体制所具有的诸种优越性之所在——而这也恰恰正是中国经济在近30年来高速发展以及对西方经济体实现了快速赶超的原因之所在!

谢伊说:

中国宪法授权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授权也在中国更广泛的法律框架中得以体现。
为此,政府和共产党通过政府所有制、控制关键经济实体以及政府指令等方式,继续对资源分配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控制。
结果,生产资料并未根据市场原则进行有效分配或定价。相反,政府和共产党继续控制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关键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土地、劳动力、能源和资本。
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一样,国有企业继续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此外,政府和共产党几十年来通过任命核心管理人员和优先提供土地、能源和资本以及其他重要投入品等手段来控制这些企业。
近来,中国共产党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组织在中国所有商业组织中的存在和力量。此类措施十分普遍,德国工商大会在2017年11月发布一份公开声明,抵制中国共产党‘加强其对中国境内德国全资公司的影响力’。
中国的体制还把法律作为国家工具,用以促进政府实现产业政策目标,并确保取得突出的经济成果。此外,法院等关键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也是为了响应党的指导而设计的。这种体制使得企业很难全面、持续地独立于产业政策行事。
中国的主要企业也证实了当前中国经济从根本上具有非市场属性。例如,科技公司阿里巴巴曾表示,“中国大部分生产性资产仍属政府所有”,“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产业政策继续在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政府还通过分配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实施明显控制”。
中国正在实施“十三五”规划,这一规划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标志。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五年规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不是相反。众多机构参与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规划,包括具有立法和监管权力的中央政府机构、数以千计的地方政府机关、共产党的各类机构和中国企业等。
中国产业政策的一个重点是技术开发,中国认为这是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中国正在寻求在各类先进技术领域获取国内市场主导权乃至全球领导地位。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中国发布了大量产业政策,包括“中国制造2025”产业规划。中国的产业政策设置了大量扭曲市场的补贴,并对有关国内产业提供其他形式的财政支持。这常会导致出现严重和持续的产能过剩。
正如我们在钢铁、铝和太阳能领域看到的那样,过剩产能不仅通过中国的直接出口损害了全球经济,而且还由于全球价格下降和供应过剩,使得最具竞争力的国际生产商也难以保持活力。
当然,补贴绝不是中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的唯一工具。例如,正如大家所知,美国在今年3月发布了一份详细的事实报告,说明中国如何采取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做法,损害美国的知识产权、创新和技术开发。此类政策和做法不仅使美国受损,也损害了其他世贸成员的利益。
同时,中国继续从其世贸组织成员身份中获得巨大收益。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最大的肉类消费国,中国有6个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中国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超级计算机。
尽管在一些经济领域,中国毫无疑问仍在与和贫困有关的挑战作斗争,但以此为理由将自己视为与许多其他国家相同的发展中国家、进而免于为推动全球贸易规则自由化做贡献是站不住脚的,也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的统计指标相矛盾。

(2018-07-30)

【何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