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阅兵式的一个亮点,就是歼-20首次以战斗姿态参加阅兵,标志着空军正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加速推进。对于战略转型的中国空军,进行实战化训练是作战训练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把不同代的装备通过体系作战整合成一个作战整体,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装备最大效能。

前不久,央视网发布消息:歼-20作为空军战斗序列中的新成员,性能强大。今年以来,歼-20多次和歼-16、歼-10C混合编队,“同框”演练,研究创新实战战法。

这三款战机是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中的“明星战机”,被军事爱好者称为国产战机“三剑客”。因而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中外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歼-20多次和歼-16、歼-10C混合编队“同框”演练

为什么中国空军的跨代“混合编队”会引起中外广泛关注?

关键是这种“混合编队”与以往不同,重点是强化了实战意义。

其实,战机“混合编队”并不是今天才有,但以往大多出现在阅兵、航展、飞行表演、或者特殊纪念活动上。无论是不同机型“混合编队”,或者是多种战机跨代“混合编队”大都是为了展示实力,并不具有实战意义。

如历次国庆阅兵,空中分列式大都是由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预警机、运输机等多机种、多机型组成的空中编队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既是一种空中力量展示,又是一种战略威慑,更是国家独立、自信、自强的一种表达……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抗战胜利70周年空中阅兵梯队,预警机与歼-10混合编队

但也有一些特殊意义的“混合编队”。

在跨入21世纪之初,美国别有创意,让半个世纪前的空中冤家对手——F-86和米格-15再度相会,破天荒地也来了一个“混合编队”。是追忆昔日的空中厮杀对决?还是对那场已经远去的朝鲜战争进行反思?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半个世纪前朝鲜上空的冤家对手——F-86和米格-15,在停战后50年破天荒地也来了一个“混合编队”

本世纪初的2001年6月29日,在隆重纪念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建厂50周年时,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表演。由国产歼-11、歼-8、歼-7、歼-6等不同时代飞机组成的特殊编队,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飞机装备的成果,并见证了中国空军装备和中国航空工业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由国产歼-11、歼-8、歼-7、歼-6等不同时代飞机组成的具有历史意义特殊编队

2017年7月18日,在莫斯科国际航展(MAKS-2017)上,俄罗斯最新的主流装备T-50、苏-34、苏-35组成“混合编队”,向世界展示当今俄罗斯最先进的空中装备。之前的“勇士”和“雨燕”的混合编队让世界震撼!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俄罗斯T-50、苏-34与苏-35战机组成联合编队通场飞行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俄罗斯“勇士”与“雨燕”表演队组成联合编队飞行

但这类编队飞行主要还是装备发展历程、新装备实力展示,以及特殊纪念活动的飞行表演。具有威慑性、观赏性、象征性意义。

而另一类飞行编队,如密集编队、混合编队、战斗编队、特种编队等则主要根据训练任务和战斗任务来确定,具有明确目的和实战意义。

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这是军委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亲临沙场检阅部队,是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的专项阅兵,也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阅兵式的一个亮点,就是歼-20首次以战斗姿态参加阅兵,标志着空军正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加速推进。

空军发布报道:今年6月,空军首支歼-20部队就开展了多型新机编队协同战术训练。歼-20利用自身态势感知和隐身优势,夺取局部制空权。随后歼-16和歼-10C对地面目标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

这类不同机种、不同机型、跨代混合编队,既是一种训练创新,也是一种战法创新,更是一种实战演练。

跨代“混合编队”新变化:中国空军强化实战意义

震撼!国产战机“三剑客”多次混编试锋芒!

为什么要进行跨代“混合编队”训练?

由于受装备结构限制,现有装备往往是几代装备混合编成。然而,未来战争是体系作战,如何在体系作战中充分发挥各类装备的效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三代战机和四代战机有明显代差,其性能和作战模式也不同,这就需要通过训练来加以整合,并把不同代的装备整合到系统作战体系。

对于战略转型的中国空军,进行实战化训练是作战训练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把不同代的装备通过体系作战整合成一个作战整体,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装备最大效能。

以歼-20、歼-16、歼-10C为代表的“三剑客”“同框”演练,无疑是强化实战训练的一种突破和创新。被誉为“三剑客”的新型装备已成为中国空军的拳头力量,但对于转型的战略空军来说,再有力的拳头也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要整合各类装备并构成系统、完整、有效的作战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新装备的作战效能,并形成强势力的空中力量。这些新战机新装备以及由此构成的新的作战体系,为中国空军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为加速推进建设一流空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华语智库”】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