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美国缘何爱扮“受害者”?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话说,奥巴马政府决定就此前所谓美国政府计算机网络遭攻击一事对中国采取报复手段,但目前具体措施尚不明确。
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网络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网络超级大国”。但是,身为互联网“霸主”的美国,近年来总是一直不遗余力地以“受害者”身份,炒作中国“网络威胁”。美国如此“示弱”,究竟图个啥?
====== 美卷土重来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 ======
自6月初美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局宣布遭受黑客入侵事件以来,美国媒体和政府就掀起一场炒作“中国网络威胁”的歇斯底里式喧嚣。
美方称,黑客在这次攻击中窃取了2150万名现任和前任美国联邦雇员及亲属的人事资料,对美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正如以往多次披露类似黑客事件时的做法一样,美国再次把脏水泼向中国,毫无根据地认定中国实施了这次“美国历史上遭受的最大规模网络攻击”。
一些美国政府、国会和情报界人士想当然地推断:“中国可能利用这些敏感信息识别美情报人员而导致他们身份暴露”,“中国也可能讹诈和胁迫美政府雇员及亲属为其提供机密情报”,“中国还可能寻找那可以轻易腐蚀拉拢的联邦雇员,将其发展为间谍”……想象力之丰富令人大开眼界。 >>>点击详细
延伸阅读
美国反复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
2015年3月,美国前国家情报总监、国家安全局局长迈克·麦康奈尔在密苏里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宣称,美国每一家大公司都被中国黑客入侵了,中国政府雇用了10万黑客专门入侵计算机。
2015年3月,美媒报道称,中国被指责正在针对美国展开大规模网络间谍活动。网络安全专家们说,这是和平时期中国针对美国的网络战略,当两国冲突一触即发时,中国会先发制人,对美国军事和其他战略资源发动网络攻击。
2014年9月,有美国报道称,美国参议院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和中国军方有关联的网络黑客在2012和2013年间,至少20次试图进入多家美国企业的信息系统,这些企业承担运输美军士兵和军事装备的任务,涉及到运输司令部的79家分包商。
2014年5月1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针对“已知国家行为者通过网络手段渗透美国商业目标”行为进行起诉。这一起诉可以说是无中生有、贼喊捉贼、别有用心。
====== “棱镜门”退潮后重夺“道德制高点” ======
“棱镜门”令美国信誉和形象遭重创
美国对于中国黑客攻击的无理指责由来已久,在“斯诺登事件”发生前,美国舆论对“中国网络威胁论”的炒作一度甚嚣尘上。随着斯诺登在2013年将美国政府在全国及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窃听和盗取行径披露后,美国苦心打造的网络“警察”形象被彻底摧毁,国家信誉和形象遭重创,国内针对政府行为的抗议也相当普遍。在舆论的压力下,道德制高点失守的美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淡化了对中国网络攻击的炒作。然而,尽管如今间或会有新的爆料抖出来,但此前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的“斯诺登事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再加上美国面临2016年大选,新一波“中国网络威胁论”来袭并不出乎意料。
随着“棱镜门”事件发酵,美国的信誉和形象在全球范围内遭到质疑,美国国内也普遍抗议政府的监控行为。正是在这一舆论压力下,失守道德制高点的美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淡化了对中国“网络攻击”的炒作。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炒作所谓美国网络遭大规模外来攻击的事件,可能意在营造舆论氛围,以免可能出现的国内抗议阻碍美国政府“网络安全”新行动的展开。
通过炒作“中国黑客”事件 谋求夺回“道德高地”
有分析认为,“斯诺登事件”揭露了美国利用高科技肆无忌惮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情报侦听和间谍活动,使美国标榜自由正义扞卫者的虚伪性昭然天下,颜面尽失。通过频频炒作“中国黑客”事件,美国无非是想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谋求夺回“道德高地”,为自己继续利用高技术窃密和侵害他国利益寻找正当的借口。
====== 借“假想敌”练好网络战“内功” ======
美军在网络技术方面的能力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领先,但这并不阻碍美国军方惯有的“假想敌”思维方式。中国国力的大幅提高,让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享有全球霸权的美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因此,中国顺理成章地被美国视为了最大的“假想敌”。事实上,在指责别国的同时,美国自己长久以来却一直在大力发展“网络战”能力。此前就有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军方正在建设未来的网络司令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而该司令部的预算已从2010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5亿多美元。
此外,网络技术最强的美国经常指责别国对其展开网络攻击,源自美国对于可能发生的“网络战”的巨大恐惧。美国司法部前官员马克·拉希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严重依赖互联网,互联网技术是美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美国十分重视可能的网络攻击对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
======= 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网络“霸权”!=======
美国为维持自己网络霸权不遗余力
寻找“假想敌”、制造“危机感”……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网络霸权不遗余力。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已成立5年的美国网络司令部正在迅速扩张。报道称,今年早些时候,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宣布了一项新的网络战略,用最为强硬的措词承认五角大楼可能会发动攻击性的网络战争。
正因为互联网是美国的“命根子”之一,它高度依赖网络,所以对黑客事件极度敏感。更重要的是,美国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强化危机意识。专家指出,为了维护其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美国不断寻找“假想敌”,甚至炮制出“中国网络威胁论”。正如法国《回声报》曾指出的,“美国正在将互联网变成霸权工具”。
美扬言对中国网络报复再现其霸权心态
网络空间是匿名的,跨国网络攻击情况非常复杂。中美在加强网络安全方面拥有共同利益,两国携手合作比分庭抗礼更能取得成效。如果美国以主观推定作为实施报复的依据,那将树立一个危险先例,是一种网络霸权的体现。网络空间需要的不是战争和霸权,而是规则和合作。因此,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奉劝美国摒弃动辄诉诸报复或制裁等霸权行径,否则它逃脱不了破坏国际网络和平与公正秩序的责任,必然招致全世界谴责。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合作比分庭抗礼更有效!======
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不能采取“麦克风外交”和双重标准
跨国网络黑客攻击情况非常复杂,而且很难追根溯源。因此,打击此类活动需要国际社会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并制定相关国际规则和准则,以规范网络空间的行为。中美双方在这一领域拥有共同利益。两国携手合作比分庭抗礼更能取得成效。在网络安全问题上,进行无端指责或诉诸“麦克风外交”只会适得其反,更不能采取双重标准。
开创危险先例 美国对中国网络报复须三思
如果美国以主观推定作为实施报复的依据,那将树立一个危险先例,是一种网络霸权的体现。去年美国就以网络攻击为借口,作出了公开起诉5名中国军官的错误决定,破坏了中美刚刚开启的网络对话与合作进程,给中美关系增添了新的障碍。
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在扞卫网络安全方面拥有与扞卫领土一样的强大责任和决心,因此奉劝美方在试图对中国进行网络报复的问题上要三思而行,切不可一错再错,否则逃脱不了破坏国际网络和平与公正秩序的责任,必然招致全世界的谴责。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