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冯象:好律师能不能也是好人?
哈佛法学院的左翼教授肯尼迪先生曾经呼吁学生,唾弃华尔街律师行“魔鬼般反社会”的执业实践。建议充满正义感的学生采取铁扇公主的战术,钻进律师行,悄悄破坏资本主义的堡垒:抵制贪婪的客户,与高级合伙人的寡头政治作战,抗击那些一边欺负秘书一边不停向老板献媚的年轻同僚。“如果你们想好了再干,不露声色……如果你们该顶撞的时候就坚决顶撞,你们就一定能够避免炒鱿鱼,把左翼政治偷运进办公室,直至当上合伙人为止”(《哈佛法学院公报》,一九八一年秋季号)。不难想见,这聪明的计策在那所聪明人云集的法学殿堂里,能引起几多掌声。
-
冯象:人工智能让我们害怕什么?
人工智能带来的首要挑战是个人隐私的消亡。在传统社会,隐私之所以被称为“私”,是因为它可以“隐”。中文词将其特点诠释得非常完美。当前社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智能,它能够记录每个人的行为与信用表现,其背后涉及的法律问题就是个人的隐私权。在法律层面,隐私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美国在经过了多年的宪法诉讼后,隐私权早已被确立为宪法中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国编纂起草的统一《民法典》正在审核中,隐私权正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
冯象:保护知识产权应兼顾群众利益
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否已经走上通往大马士革之路?我以为是如此,虽然它尚未经过保罗式的皈依,也未聆听到救恩之音。但是,未来清晰可见,只要全球知识产权能够走出耶路撒冷,向大流散中的子民传布,它能够夸耀的就不再是旧的律法,而是新的信仰。
-
冯象:如果秋菊成为新工人......
我想,秋菊如果生活在今日,多半也失学了,做了农民工(新工人)。跟村里的年轻劳力结伴上路,进了富士康或者别的“法治城”企业谋生。她会同意斯特的这一结论吗?我想会的。创造源于劳动,而劳动需要团结合作与知识分享,历来如此。而“法治城”的居民,那些上了户口的,之所以感到迷惘,无力,不敢起来反抗资本、市场与权势的压榨,是因为信了大城宣扬的“经济理性”,失了团结的意愿同能力。讨说法呢,对于好不容易才当上房奴或正在朝房奴努力的新秋菊来说,代价太大了。故而当农民工关掉机器,走出厂房高唱国歌的时候,一开始,新秋菊们还在一旁指指点点;时间久了,也就淡漠了。
-
欢迎来到硬规则世界…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
因为另一条路,资本主义私有制走到黑,恐怕阶级斗争只会益发激烈。当贫富鸿沟固化,财富高度集中,一切产品、服务连同物联网底层数据,彻底知识产权化,那会是什么景象?“超人”统治,法西斯暴政。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根本的一条,是机器不得伤害人类。但是按照资本主义的逻辑,机器如果比人聪明,学会了资本及其附庸的自私自利,它干吗老老实实伺候人类,而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我在书里说,待到那一天,AI的飞速进步,将迫使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第二次起来,废除普遍的剥削与压迫,做共产主义新人。
-
我是阿尔法 ——论人机伦理
人工智能如此有利可图,在资本主义放任竞争,弱肉强食和私人垄断的条件下,不可能阻止它的无序研发、违法使用、滥用,或变为战争机器。放眼未来,有一点很清楚:凭借AI挖掘占有海量的网络数据,极少数人便能攫取大部分资源,控制经济命脉和文化宣传。且不说对宪制(人民民主)的威胁,一次意外事故或遭受攻击,即可引发危及全社会的灾难。故为安全计,AI的尖端技术及核心平台,是不宜让任何个人或私企拿在手里的。就像核武器生化武器,在销毁之前,除了由强大稳定的国家来维护,谁担得起如此重托?
-
“鲁迅的梦今天实现了”
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37周年。“鲁迅活着的时候曾经梦想……无产阶级自己会写文章,出现真正的普罗列塔尼亚的文学,鲁迅的梦今天实现了,工农兵自己写作剧本,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
冯象:先生用一生为我们照亮的
如今,先生已入居“光明的国度”,民主楼依旧树影斑驳。能否破除借“改革”之名还魂的“克莱登大学”的新迷思,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像先生一样,守持理想。而且时代变了,须更进一步,在那理想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实现人民反对官僚主义、监督批评官员、从事教育并扞卫学术自由的宪法权利(《宪法》第27, 35,41, 47条)。这是因为,学术理想的守持,不仅是领承诺而生希望的权利,毋宁说是意志之权能。而守持者既已退到墙角,沦为“数字化管理”的佣工,他迟早要学会工人的联合,集体行动,否则无以抵抗那彻底官僚化的教育与学术体制。因为,每一个学人的自由,唯有实现于全体的自由之中,才能真正巩固、伸张。
-
冯象:版权每回溯历史一次,便是一次对历史的改写
法律无言,居高临下回溯既往的那个位置,其实是法治的起点。因为法律若不回溯,就没有所谓“历史遗留问题”。而历史问题的遮掩和重构,原是法制转型的首要任务。这任务在中国的基本执行策略,便是版权。所以版权无法不回溯历史,一如法盲不得推说不知法律,虽然有时让“法治意识”难堪,却是地道的法治。哪里有回溯,哪里就有法盲。法盲因此是建设法治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产出,是社会法治化以后我们大多数人的名字。
-
冯象:全世界机器人联合起来——新“创世纪”书
人类若因AI而亡,一定是拜资本主义所赐;资本主义若因AI而灭,则机器人必已认识真理。AI超越私有产权和契约自由,将政府规制即公法带进私法领域,从而不可避免地遏制市场经济。
-
冯象:宪法宣誓,人民监督
共产党有没有“上帝”呢?有的,那“上帝”就是共和国的一切权力的主人,宪法宣誓的聆听者,中国人民(《宪法》第2条)。宪法宣誓,可信与否,功效有无,是要人民说了才算数的。所以,归根结蒂还是那句老话,点明了党的承诺:为人民服务。
-
冯象:中国法学已整体上殖民地化、美国化
主流法学依赖于“文明”的术语口号,如物权、名誉权、知识产权、法治、人权、宪政等词汇的输入,几乎是清一色的教科书编写法,面目雷同,概论加法条诠释和比较,基本不发掘回应学术问题,总是把问题说成是立法的不足或体制的滞后,却懒得下功夫调查研究。这种高度“产业化”、意识形态化的法律教育,加上彻底官僚化而滋生腐败的学术体制,最终产物就是中国法学整体上的殖民地化、美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