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逄先知: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习近平同志说:“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是习近平同志整篇讲话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届中央领导核心所强调、所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这两条基本原则,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这两个基本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含糊。应当通过学习和思考,从理论和逻辑上,从历史和现实上,从今天到明天的发展大趋势上,把这两个基本问题真正想清楚弄明白。想清楚弄明白了,信心就坚定了,就有了维护两条基本原则的斗争意志、斗争精神。
-
逄先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怎样诞生的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出席会议代表1197人,投票1197张,同意票1197张,全票通过。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人民的宪法诞生了。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艰难斗争,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己利益、体现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
-
逄先知:没有核心,共产党就不能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选择习近平做总书记、做全党的核心,是正确的选择,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所以我赞成他能多干一些时间。领导人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没有什么好处。要知道,产生一个合格的领袖人物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国内外斗争形势下,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拥护和爱护。
-
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院长借阅过《二十四史》吗?
我为毛泽东管理图书近16年,亲闻亲历,非常清楚。毛泽东凡是借阅公家的图书、手迹等,都十分爱护,如期如数归还。不仅如此,还把别人送给他的名贵文物交给公家。例如,着名收藏家张伯驹曾送给毛泽东一件极为珍贵的李白《上阳台帖》。毛泽东看过后,送给故宫博物院。
-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一些看法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既密切联系政治问题,又密切联系经济基础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往往发展成为政治斗争,最后会导致政权的争夺。
-
逄先知:巩固和拓展红色地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红色文化。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理论领域有三个地带。“第一个是红色地带,主要是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这是主阵地,一定要守住,不能丢了。第二个是黑色地带,主要是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构成的,包括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这不是主流,但影响不可低估。第三个是灰色地带,处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对红色地带要巩固和拓展。”习近平同志参观了许多革命圣地,每到一处,都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大家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继承革命先辈事业,缅怀革命烈士。
-
逄先知:完全拥护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大地推向前进,党和国家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全面的总结。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就是在这个历史时刻提出来的。
-
建国以来毛泽东的思想轨迹
毛泽东寻找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没有经验而又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情况下,边干边学的。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在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反面经验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目的是要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的结合。
-
意识形态的斗争,最后会导致政权的争夺
当前有一些混乱的观念,应当予以澄清。比如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同“阶级斗争为纲”混淆起来。但有一些人他天天在那里搞阶级斗争,却不许别人讲阶级斗争;再如把人民民主专政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等。这要求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要主动出击,例如应当如实地、系统地宣传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建设方面的成就,以此回应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专门抹黑前30年的历史。
-
逄先知: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把中华民族凝成一体
只有中国共产党有威望、有力量、有办法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采取统筹兼顾的方针和民主协商的方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把整个中华民族凝成一体。
-
逄先知:毛泽东是如何决策出兵朝鲜的?
抗美援朝的胜利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它保卫和巩固了中国的东北边防,我们可以安心地恢复和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它保卫了远东和平,使帝国主义者不敢轻易地在这里挑起战争;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
-
观风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