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李慎明: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始终高擎的伟大旗帜是管总的,它规定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根本性质和方向。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深厚基础,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李慎明:毛泽东是应对西方“软实力”的大战略家
毛泽东敏锐地抓住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战略策略改变这一信号,旗帜鲜明地提出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方针,并最终形成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但十分可惜的是,在国内外纷纭复杂的形势下,这一战略方针在国内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左”的偏差,给我们党和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本文认为毛泽东把防止党和政权变质与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并逐步形成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
-
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尽绵薄之力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愿拙作《李慎明论金融危机》的出版,能为我们构建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尽绵薄之力。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它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所包含的关于世界治理命题的中国方案合时而生,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与传播增添了强大生命力,必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
李慎明:从毛泽东晚年几次痛哭说起
为什么晚年毛泽东的眼睛里常常涌流泪水?因为他对我们这个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爱得无比浓烈和深沉,他把对党和国家根本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千千万万基层百姓的根本利益及眼前安危冷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成了萦绕在毛泽东特别是其晚年心头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情结。
-
李慎明:十月革命愈远愈使人们认识其道路的正确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纪念文章中还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让我们沿着十月革命所开辟的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李慎明丨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
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理念”的根本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思想”的根本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战略”的根本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广义上的全部内涵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而“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构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狭义上的全部内涵。
-
李慎明: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主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旨,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与灵魂,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新认识和新发展。
-
居安思危: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金融帝国主义时代
金融帝国主义时代还可能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我们决不能把这一时段看轻了,看短了。认为当今时代已是和平与发展时代,就是把金融帝国主义这一时代看轻了、看短了。当然,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一时代的长短,取决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代表其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人对这一时代的认识和与金融帝国主义合作、竞争、博弈本质上是较量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互联网+”极可能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危机
“互联网+”这一生产工具的大发展必然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的基本矛盾必然会更加尖锐,并与现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必然发生大冲突,从而引发生产关系的一定变革甚至大变革。
-
国际金融危机孕育着世界左翼和社会主义的复兴
世界左翼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复兴植根于全世界内财富占有与收入分配急遽两极分化的丰厚的经济沃土。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带来的,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在全球重新得到青睐;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普遍不满,罢工运动频起;三是各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和应对。大的复兴,当然尚需时日,但是,辉煌与苦难相伴。当今仍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是深化,人们便愈是觉醒,社会主义便愈是复兴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后社会主义时代最终也必然接踵而至。
-
李慎明:走出防止党和政权变质的新路
本文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关论述为主线,探讨理想信念及价值观与制度及体制机制的重要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人所拥有的既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会决定选择、建立、巩固和发展与之相应的制度及体制机制。制度及体制机制与人相比,关键在人;人与制度相比,关键在人;人最终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制度及体制机制。所以,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下,坚持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以高度的警觉性、深刻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坚韧力励精图治,踏上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的新征程,我们的前途将无比光明。
-
资本主义冬季之后是社会主义的春天
新一轮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维护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建立真正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斗争必然蓬勃兴起。21世纪中叶前后,极可能是全球范围内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又一次复兴。新的社会主义思潮乃至运动如顶着尚留余威的凛冽寒风,在冰封的大地上拱出了新的嫩芽。虽然极可能还有几次“倒春寒”,但社会主义的春天却必将、必然到来。
-
警惕美国离间中俄,先围剿中国后挥师北上肢解俄罗斯
未来二三十年,世界各大国、各战略集团相互合作、竞争、博弈、较量的结果还很难说,但目前有一点可以完全肯定: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前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这是世界各种各类重大矛盾长期累积冲突的必然结果。因此,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