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们讲的社会主义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有着泾渭分明、不容混淆的根本差异。划清两者之间的界限,才能保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
依宪治国是当务之急
如果不是消灭和改造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而是任由其发展壮大,并按照其自身的利益和意志,按照所谓的“宪政”理论去修改宪法,那么“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最终就会由“人民民主专政”变成“资产阶级专政”。
-
取消人民民主专政必然导致亡党亡国
要彻底反腐败,归根结底是落实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阶级性和人民性,让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真正成为统治阶级,让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反腐败的主体并监督各级官员。假如执政党丧失了阶级斗争的理论视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可能会误入歧途。
-
美国是“楔子战略”分化中国外交关系
中国应该重新认识国父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并继续从中汲取营养,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美国全球范围围堵中国的计划得逞,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
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为何无法成立?
“社会主义宪政”之所以带着“社会主义”的标签,主要是在奉行一种渐进演变的策略,他们想采用这种策略欺骗、蒙蔽党和人民最终接受“资本主义宪政”。
-
铭记甲午剜心之痛--中国从哪来要到哪去
中国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虽然中共人民军队的武器与日军的差距,远远大于之前满清和日本的差距,与国民党军队也有很大差距,但我们在日本占领大半个中国的情况下,依靠人民战争,依靠信仰和精神的力量,收复了绝大部分农村失地,并将大部分亲华日军拖死在敌后战场,使之灭亡中国、以战养战进而征服世界的战略基本破产。
-
中国从哪来要到哪去
中国的复兴,首先是文化的复兴。新中国用短短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两百年、日本一百多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壮丽的人间奇迹。回顾甲午,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新中国从哪里来,应到哪里去。
-
中国国企改革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迷途
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划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而这首先需要划清“资本主义市场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价值规律”的界限。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其性质取决于由哪个阶级所主导,服务于哪个阶级的利益。
-
“宪政”本质上是一种舆论战武器
在马克思生前,今日所流行的宪政概念和宪政实体就已经出现。而在当下中国社会盛行的“宪政”概念体系,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心理战武器,就像当年为瓦解苏联而力推“民主社会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