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孙经先:“饿死三千万”不是事实
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一些地区确实出现了“营养性死亡”现象,并且在以河南省信阳专区为代表的极少数地区,这种问题还非常严重。我们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营养性死亡”人数进行了估算,估计出这一时期的“营养性死亡”人数在250万以下。但国内外一些人把这一减少解释为是由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造成的,是完全错误的。
-
“中国饿死三千万”的谣言是怎样形成的?
《墓碑》一书提出并使用了一个荒谬的计算饿死人口的数学公式,“知道了每年的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就可以推算出每年出生多少人口、死亡多少人口。知道了三年大饥荒期间死亡人口总数,扣除正常死亡人数,就是饿死的人数”。按照这个逻辑,“非正常死亡”就是“饿死”,“饿死人数”=“总死亡人数”—“正常死亡人数”。经过我们反复查证,《墓碑》利用这一荒谬公式所计算的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饿死人数”,全都是错误的。
-
孙经先:对“信阳事件”的若干重要问题的认识
“信阳事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件,人们对它必须全面地加以研究。一方面我们必须要看到“信阳事件”中某些干部严重违法乱纪、一些地区因此出现了严重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许多干部对信阳地委所犯错误的抵制,必须看到这些干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居民以各种方式为解决缺粮问题并度过灾荒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还必须看到信阳地委虽然犯了严重错误,但也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亡羊补牢”的紧急措施为百姓解决缺粮问题,同时还必须看到“信阳事件”中非正常死亡现象的不平衡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信阳事件”的真实情况作出较为准确全面的判断。
-
揭露杨继绳制造的"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谣言
杨继绳凭空捏造了三年困难时期我国进行了一次饿死人数的全国性调查,经汇总后“全国饿死人几千万”的重大谣言,并把“销毁‘饿死几千万’罪证”的重大罪名强加到我国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总理身上,又把制造这一谣言的责任强加到周伯萍先生身上。真可谓“一箭三雕”。
-
杨继绳获奖--“饿死三千万”谣言破灭之后的闹剧
最近杨继绳获得瑞典“史迪格—拉森奖”,并发表获奖答谢词,继续鼓吹“饿死3600万”。但是他没有勇气面对一个关键的基本事实,这就是《墓碑》中的一系列严重歪曲历史真相的重大错误已经被揭露,并且他还没有对这些错误作出认真负责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