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吴恩远:再论十月革命开辟的人类历史新纪元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其无论成功或失败的范式都为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人类文明进程积累了一笔宝贵财富。
-
吴恩远:普京与十月革命100周年
在普京总统纪念俄国革命100 周年的命令中,以及同期他关于评价苏联历史的讲话里,常常体现出一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当然这是基于他自身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也隐含了他力图消弭俄罗斯社会曾经分裂的因素,实现社会和谐的良苦用心。
-
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缘何结果迥异
苏联解体的根本和关键原因在执政党的变质。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在于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这个党,执行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党的变质引起改革路线的变化——改革路线的变化引起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社会根本制度的变化和骚乱导致国家的衰亡,这就是苏联解体的逻辑顺序。
-
吴恩远: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解体20余年,关于苏联的评价却莫衷一是。由于观察问题的立场不同、角度不同都会影响到对事物的评价。但最基本的评价标准是社会实践。何谓实践?主要看以下两点:一是该体制是否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二是该体制能否解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实现工业化、反侵略战争等等。
-
俄罗斯如何反击历史虚无主义
苏联解体以来,在俄罗斯历史领域一直存在一股歪曲国家历史的现象。俄罗斯政府也一直采取一系列举措力图拨乱反正、增强国家共同价值观、确立“新的历史观念”,力图改变历史研究领域的这种乱象,积极评价前苏联历史。
-
吴恩远:普京谈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问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史学界充斥着全盘否定、甚至丑化俄罗斯历史的各类历史教科书。普京总统多次会见历史学家,提出修改历史教科书。2014年新年伊始,普京再次接见国家历史教科书修改工作委员会成员,论述了他对历史教科书修改的原则性意见,要求以客观、公正、尊重的态度对待俄罗斯历史,坚决反对以各种理由、甚至无中生有挑衅国家的历史。
-
“列宁的思想导致了苏联解体”?——评对普京讲话断章取义引发的争论
国内对普京讲话的报道或者断章取义,或者只选择自己需要的观点,不是完整阐述普京的思想,严重歪曲了事实真像。普京强调计划经济具有确定的优势,强调苏联工业化提高国防能力,表明自己仍然非常热爱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
-
俄罗斯历次阅兵 体现了怎样的战略考量?
俄罗斯有着悠久的阅兵传统。其中,1941年的阅兵极大增强了苏联军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2015年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也极大地增强了俄罗斯人的历史荣誉感。
-
吴恩远:俄罗斯官方为斯大林塑像
7月3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俄罗斯政府在俄罗斯特维尔州勒热夫区一个叫好村的地方为一个名为“1943年8月 加里宁战线”军事历史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在离博物馆不远的地方竖立了一尊斯大林胸像。胸像由雕塑家弗·沙诺夫创作,胸像上三段铭文分别写着:国防委员会主席,最高统帅,约·维·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