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专栏
-
吴易风 | 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在1960年初读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写出一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现在说来,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英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典型,马克思才能写出《资本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至今还不过四十多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不成熟,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很远。现在就要写出一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从毛泽东发表这一谈话到现在,又是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有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更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而应当比前人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研究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认识。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积累在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上获得的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不断推进,不断深化,才可能越来越接近于科学真理。
-
吴易风:西方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力图通过多种途径用他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主张来影响中国改革。同时,我国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试图从西方新自由主义中寻找经济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措施。这样,西方新自由主义便逐渐在我国产生影响。国内一些有关论着不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学派以及“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和“华盛顿共识”政策体系进行全面评析,而是不加分析地向国内读者积极推荐,全盘肯定。这对许多人尤其是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有害的影响,使他们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没有识别和批判分析能力。
-
吴易风: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述评
从2007年开始的危机不只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也不只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财政悬崖”,而是21世纪第一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性危机。这场危机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意识形态危机以及已经持续多年的生态和环境危机。正是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西方许多界别人士“重新发现”马克思,并且在各个领域程度不同地有所表现;同时,危机的爆发和持续使得西方学者在检视他们自己的相关理论,不少人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他们“重新发现”马克思的许多重要理论对于他们认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分析资本主义的现状和前途、认清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路径,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都有重要启示。
-
西方学者“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哪些理论?
西方左翼学者有人明确提出要“夺取政权”,“用社会主义来推翻资本主义”,“要重新提倡共产主义”。例如,美国学者大卫·科兹明确表示:我希望下一次的抗议活动要用社会主义来推翻资本主义。法国学者阿兰·巴迪乌明确主张“重新提倡共产主义”。他说:“现在,‘共产主义’一词的消失只是便宜了既有秩序的支持者,也就是当前危机大片中的演员们。我们要重新提倡共产主义,并使它更为明晰。这种明晰也是它一直以来的特征,就好像马克思在创立共产主义理论时说过的,共产主义用最激进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
“张五常热”解析——吴易风教授访谈
我国出现的“张五常热”,实际上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热”,“新自由主义热”。张五常反复宣传的科斯定理、产杈清晰、交易成本、产权私有、制度变迁等等,都不是张五常的创造,而是来源于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如果说张五常的说法有新意的话,那就在于他把美国新制度经济学通俗化、本土化了。而在一些自称“积极参与改革的经济学家”的大力推动下,逐渐形成并掀起了“张五常热”。再经过一些人的反复推动,“张五常热”便不断升温。
-
吴易风:毛泽东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要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见解。毛泽东这一时期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集中体现在他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批注》、1958年《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谈话》和1959—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之中。这些批注和谈话,为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思想财富和理论遗产。
-
吴易风访谈录: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以及要不要研究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
我国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
作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和高等学校的一门独立课程,“西方经济学”这一名称在我国出现较晚。现在,“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名称,并且成为教育部和国家学位委员会规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正式名称。
-
吴易风:驳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奇谈怪论
历史和现实一再宣告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批判的破产。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经得住实践的检验的,是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的,因而是否定不了的。
-
吴易风:必须注意到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
西方经济学有两重性:一是阶级性,二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某种实用性。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经济秩序和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西方经济学在特定条件下的某种实用性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病症进行病理分析,做出诊断,并开出处方。
-
吴易风:合理扬弃现代西方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些学派对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有重大影响,反映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前沿。在澄清其理论谬误的基础上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变迁,科学制定我们自己的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