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赵宛颖:“千禧社会主义”缘起、主张与评析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新自由主义的信心日渐动摇,一股“千禧社会主义”之风正在当代西方社会兴起。“千禧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经济危机时代下社会矛盾无法消解、代际价值观转变、新自由主义的衰落,是“千禧社会主义”兴起的最主要原因。“千禧社会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和公平分配,要求更多的社会福利,倡导“绿色新政”。尽管“千禧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理解存在偏差,在实践中未必能成气候,但它是西方社会和政治生态变迁的客观反映,有助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未来走向,并时刻提醒我们对资本主义保持警惕和批判。
全球生产体系与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
20世纪70年代后期,全球生产体系开始出现,与之相伴的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的资源、财富等均被整合到西方资本的全球积累和扩张中。在全球生产体系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西方社会的阶级结构与阶级对立变得复杂化,资产阶级既有联合,也有分化,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则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从长期看,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阶级与阶级斗争终将消失。
何自力: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西方各国政府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推动脱实向虚倾向出现且愈演愈烈。同时,大企业将大量传统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加速国内产业空心化。且受新自由主义影响,西方国家放弃凯恩斯主义,对内削弱政府干预,对外实施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政策。
杨继国:浅论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系统性危机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其基本矛盾促使其对自身的生产关系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资本主义的不治“顽疾”——经济危机——却一直伴随。当代资本主义一个显着的变化是所谓经济金融全球化,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被卷入这场空前的全球化运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一个新阶段:虚拟经济危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以及如何科学应对当代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保持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