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

滴滴顺风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提到“垄断”则必然是国企的问题,《反垄断法》几乎成了只是为国企量身定制的法律,私企则是竞争高效的代名词,但纵观一段时间以来引爆舆论的热点问题,从疫苗的造假再到现在房租的暴涨,如今到滴滴的命案,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从谋财到害命,肆无忌惮。

专题文章

  • 滴滴等事件告诉我们,公共服务领域国企应积极补位

    滴滴等事件告诉我们,公共服务领域国企应积极补位

    私营企业担当不了民族复兴的重任,干社会主义,为人民谋幸福,不能找错主角。一些私营企业的坏名声,已经从理论层面走进现实层面,如果“滴滴”带血、“长生”夺命、“租房中介”抬高房价的大量事实,还不能警醒某些人,那就只能认定某些人已经蜕变成新时代的挡路石了。

  • 没关进“笼子”的“资本”同样猛于虎

    没关进“笼子”的“资本”同样猛于虎

    由于这些年来没有被关进“笼子”里的“资本”的为所欲为以及凶猛如虎的残酷现实教育了国人,把“资本”也关进“笼子”里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并且强力敦促政府和执法部门行使权力,把“资本”也关进“笼子”里。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滴滴这个老虎不但不愿意老老实实地进入“笼子”,反而对那些表示不满的民众反咬一口,并且绑架民生和乘客的出行方便作为人质来要挟政府,把“资本”的猛于虎的本质暴露无遗。面对这种状况,政府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坚决把“资本”也关进“笼子”里面吗?人们拭目以待。

  • 滴滴小聪明太多 央视揭露“深夜停运”中的古怪

    滴滴小聪明太多 央视揭露“深夜停运”中的古怪

    央视的调查不仅发现滴滴选择“深夜停运”中的“古怪”,还发现在白天正常运营的时段,滴滴公司也并没有真正落实其整改措施。滴滴的客服人员更向“以车主身份咨询”的央视记者表示:即便没有“人证”和“车证”的司机,也仍然可以注册开快车……因此,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表示,滴滴这种“停深夜车”却在白天继续“给没有资质的一些司机来派单”的做法,是“不同寻常”的。程主任就表示:“我觉得这是一家独大带来的问题,一家独大对市场来讲不仅仅影响着其他市场主体,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影响着我们市政府监管,因为对我们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没有替代的平台,所以说我们需要未来的话更多考虑独家垄断的市场状况如何监管,如何防止利用这种垄断市场地位做出一些垄断市场行为,以及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和雄厚资本实力打压或者抑制其他市场主体的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 滴滴事件背后的平台资本主义与治理方向

    滴滴事件背后的平台资本主义与治理方向

    现有的政府条块分割的机构难以适应跨区域、跨领域、跨国界的运作。互联网平台的治理需要考虑如何在互联网上建立政权机构的问题,这些机构治理的不是“地域”,而是“网域”。除了现在的网络警察,还需要设立互联网法院,建立平台化网络行政服务中心,以及网络监察机构、网络纠纷仲裁机构等。

  •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想它?黑车横行岂是替网约车叫屈的理由!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想它?黑车横行岂是替网约车叫屈的理由!

    紧张局势之下,有人追问,“滴滴没了,我们就安全了吗?”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的目的当然不是要消灭滴滴,而是要解决“滴滴们”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打车难”“黑车横行”绝不是网约车叫屈的底气。在接连发生的惨剧面前,“人人都是乘客”,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用户当然有便利出行的需求,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 挟民生以令天下,危机公关后,滴滴的整改真是作!

    挟民生以令天下,危机公关后,滴滴的整改真是作!

    就在国家要求滴滴进行安全整顿的时期,滴滴宣布暂停深夜服务,引起人们出行混乱,黑车回潮。这就是滴滴的整顿吗?国家要求滴滴进行整治,滴滴就宣布暂停夜间服务。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市场,资本的力量确实是可怕的。潜藏在其后的意思就是,死了我张屠夫,你就得吃带毛猪。可是我真想说,有本事,你别只停一个星期的夜间服务啊,永久停了嘛。不然确实容易让人怀疑你滴滴是挟民生以令天下,这是叫板啊。

  • 滴滴、长生、租房蛋壳们,怎么净想着裸奔?

    滴滴、长生、租房蛋壳们,怎么净想着裸奔?

    资本家的能量如此大,那么,他们豢养的斯文败类趸出来的“理论”当然也就能影响政府公权部门的施政了,也就能以老师的口气教训政府该怎么做了。他们说: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守夜人”,所以,政府公权部门的只能就应该无限缩减。那么政府对违法违规甚至于是犯罪行为的所谓“市场行为”就绝对不能干预!干预了那就是行政“不正义”!你这个政府部门是坏蛋!而资本家们念兹在兹的政府应该扮演的“守夜人”角色,可不是对任何人都要这样,是有区别的!

  • 滴滴拒绝履行处罚?是什么让其如此肆无忌惮?

    滴滴拒绝履行处罚?是什么让其如此肆无忌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提到“垄断”则必然是国企的问题,《反垄断法》几乎成了只是为国企量身定制的法律,私企则是竞争高效的代名词,但纵观一段时间以来引爆舆论的热点问题,从疫苗的造假再到现在房租的暴涨,如今到滴滴的命案,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从谋财到害命,肆无忌惮。

  • 对“滴滴公司”强制性改革的五条意见

    对“滴滴公司”强制性改革的五条意见

    任何一个社会人,在看到一个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的超大公司出现时,恐惧是自然性的。今天,我很想从强制性改革角度对网约车的运营提五点看法:1.必须将信息科技与安全监管统一起来。2.网约车行业必须构建职业性的从业队伍。3.拆分滴滴公司势在必行。4.中国的网约车入职必须设适当的门槛。5.对构建在网络平台的网约车营运公司融资要进行严格控制。

  • “湖畔大学同学”的“回应”令人愤怒!

    “湖畔大学同学”的“回应”令人愤怒!

    有钱买不到生命,仅靠资本不能绝对引领中国的未来,特别是当资本占着鲜血,透着冷酷,发着臭味时,必将给社会带来灾难。同样,当价值观倒错时,即使身披“精英”的外衣,也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这几个湖畔大学的学员试图给滴滴献点殷勤,喷点香水,可大众感受到的全是满口喷粪,是令人作呕的恶臭!这就是普通民众的感受,也算是对湖畔大学学员的回应!

  • 《电子商务法》对消费者的保护将大打折扣

    《电子商务法》对消费者的保护将大打折扣

    据“财新网”报道,8月27日四审稿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管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提出,上述将“补充责任”改为“连带责任”,减弱了对消费者的保护。8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时建中教授对上述修改公开表示担忧,同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上述修改有“严重隐患”,认为上述修改,“将很大程度上减轻电商平台的责任”。

  • 吕景胜:类似龙哥案七年前就有,主角且是一少女

    吕景胜:类似龙哥案七年前就有,主角且是一少女

    七年前一少女失手杀掉一色狼大叔,法院一防卫过当判女孩四年有期徒刑,今天我们想一想滴滴打车两位少女被强奸且杀害,该女孩在狭小空间是否存在被强奸且杀人灭口,或强奸不成被杀人灭口的可能?如何解读龙哥案中的正当防卫避免误判错判法官的社会经验十分重要。

  • “柳青加油”——一句话暴露所有

    “柳青加油”——一句话暴露所有

    柳青和她的同学们,坚守的是什么底线呢?一张截屏暴露所有。新一代企业家在崛起路径上逐步摆脱了官商之路,却掉头拜在资本裙下,而在战术上,站队、拉组,同学会、老乡团仍旧是开展业务最熟络的方式,市值、估值、规模、利润,这些kpi的考核让一切数字化,甚至生命,敬畏之心真是奢谈。

  • 细思极恐 | 隐藏在滴滴杀人事件背后的三个魔鬼细节!

    细思极恐 | 隐藏在滴滴杀人事件背后的三个魔鬼细节!

    分析滴滴杀人事件的三个线索,从女子无辜被害到司机被网贷高利贷逼迫,再到雇佣水军公关引导,为什么追查下午我们总能找到犹太资本呢?为何这些企业的经营手法和犹太资本集团赚钱套路一模一样的?为何他们最终都是将利益向华尔街境外输送呢?多个杀人现场总是出现同一人,且证据确凿,手法相同,这是巧合吗?鬼才信!大家可以顺着血饮的思路自己往下想,细思极恐。滴滴不是第一个,也将不会是最后一个,未来必定还有杀人事件,背后一定是这些吃人资本,请大家系好安全带,随时带好心灵急救的速效救心丸。

  • 我在滴滴做客服

    我在滴滴做客服

    你说,如果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的心也是肉长的,怎么可能不急啊,但急归急,我们也没办法啊,这个滴滴投诉的内网软件也没有一个报警通道什么的,能直接把紧急的事情赶紧传达给最上层,而且我们培训的时候,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我们和投诉对象的通话都是被全程录音的,我们必须按照培训手册上面的话说,不能说多余的话,如果说了我们就要被罚钱。所以,一旦遇到警方打电话来,通常的处理方法都是,提交上去之后,早点搪塞过去。然后如果对方再打电话过来,那就是其他客服接电话了,就不关我的事了。可以说,我们一个办公室里50多个接电话的,每个人都是抱着这种态度来做事的,这要是平常小事没问题,一遇到真正需要迅速解决的大事情,那就肯定不行。

  • 交通部怒怼人民网,违法网约车要如何包容?

    交通部怒怼人民网,违法网约车要如何包容?

    交通部却着实硬气了一回,怒怼人民网:“包容”等于“纵容违法”?“包容”等于“降低标准”?“包容”等于“创新能力”?让人不由得有些意外。要知道,知名媒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占据着道义上的高点。向来多是知名媒体指指点点,政府部门唯唯诺诺。遇害空姐血未冷,作孽者就迫不及待发声要求“包容创新”,敢情人血馒头吃起来真有这么香么?

  • 你在“滴滴命案”之后看到了什么?

    你在“滴滴命案”之后看到了什么?

    构成社会最核心的基础建筑出了问题,一切案件都是基础碎裂后喷射出来的利器。一个社会的犯罪率首先反映的是这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首先彰显的是这个社会规范秩序者的价值取向。疏通了这样一个路线关系,然后我们才能找到解决悲剧发生的根本之道。

  • 资本的利、社会的义、柳青的低头与湖畔大学的标准

    资本的利、社会的义、柳青的低头与湖畔大学的标准

    当某人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自己侵害他人的利益,是为他人好的时候,有可能真的是为他人好,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为了某人自己好!你眼下都在忽视、侵犯我的利益,从长远看,还会照顾我的利益?!滴滴的行为毫无疑问触犯了公众的行为标准,在公众的舆论压力下,滴滴柳青道歉——为了资本增殖不仅要无下限,关键时刻能屈能伸也是资本要求的行为标准之一。声援柳青的资本代理人,并不认为柳青做错了什么。希望大家记住这些人,他们都是资本的代理人,他们的利益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是一回事。他们的行为标准,与多数人不一样。他们逐利,我们逐义。他们的利,不是我们的利,更不是社会的大义。

  • “滴滴”的无良和五岳散人等网络“大V”的无耻

    “滴滴”的无良和五岳散人等网络“大V”的无耻

    资本的代言人一小撮公知常常奢谈什么人性,而在假疫苗事件和顺风车血案中,资本的人性已经泯灭。当然,顺风车血案与假疫苗事件有程度上的差别,但是在人的生命与资本的利益之间的权衡上,资本在逐利性驱使下的无良是一致的。本来这件事几乎与警察关系很小,却由于公知大V的搅混水,硬生生把两件事扯一块。我相信,一小撮公知包括张洲和五岳散人之流未必与警察群体和具体的警察个人有什么恩怨,但是警察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石是一小撮人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仇恨警察和煽动仇恨警察情绪是他们的一种本能,只要社会上发生涉及警察甚至是与警察关系不大的事件,他们往往总是利用来往煽动仇恨警察情绪那方面引导舆论。

  • 是时候加重互联网平台的法律责任了

    是时候加重互联网平台的法律责任了

    今天的主要问题,并非平台对经济资源的集中,这是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满足的必然结果。今天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往工业时代、BBS时代的立法思维,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新的平台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一次又一次受到资本和市场侵害的人们,将不得不呼唤社会保护性立法的重新介入。

  • 滴滴还是敌敌: 警惕新技术巨头的政治社会风险

    滴滴还是敌敌: 警惕新技术巨头的政治社会风险

    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技术的发展,正在重新定义商业、社会和国家。新技术在某些领域的使用,已经让政府的所有公共行为和企业运营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了;新技术的使用和当下政治运行规则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所有重大技术的出现都会导致某种放大性选择,其影响深度和广度超越统治结构的自身吸纳能力。新技术的拓展同时让社会和国家的权力运行步入一个全新的领地。例如,现有政治体制和官僚行政体制以何种方式应对新问题——特别是新技术公司的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政治学问题。

  • 滴滴原罪:浴血上市强推社交 客服外包安全勾销

    滴滴原罪:浴血上市强推社交 客服外包安全勾销

    除了赔偿家属之外,滴滴必须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如果滴滴认为顺风车出事三倍赔偿相比放松监管的收益更小,那惩罚的力度必须让滴滴感觉到痛苦才行。滴滴想冲击上市,对资本讲一个好故事没问题;但是为了降低成本,为了扩大订单规模,放任不合规司机上路经营,强行给运输服务打上社交属性,给顺风车贴上相亲的标签,最后酿成惨案,讲一个带血的故事,对上市有帮助么?滴滴已经变相垄断了,已经大到不能倒了,挣钱挣得慢一点,细水长流不行么?滴滴,上市的时候请慢点开,请系好安全带,注意乘客安全。

  • 滴滴事件与资本的“精致官僚主义”

    滴滴事件与资本的“精致官僚主义”

    资本必须要节制,必须要监管。如果资本的肆意扩张不受约束,如果垄断资本之恶不受制衡,必然是势单力薄而又的确需要那些被垄断起来的生活资料的一般民众被层层剥夺,而且要时时面临任性的、冷血的资本所留下的各种安全漏洞,冒着种种不可把控的风险。那时我们又将找谁去讨说法呢?

  • 顺风车、大数据、滴滴的利润与你的自由

    顺风车、大数据、滴滴的利润与你的自由

    只要不改变滴滴对顺风车主疏于监管,拒绝向公安机关(政府)无偿提供数据,乘客对车主几乎一无所知的现状,类似的事情,还会出现。不过,只要赔偿金小于数据的潜在价值,对滴滴来说,就是合算的。反过来,对消费降级的人群来说,只要概率比较小,她们很多时候,还是会选择这种含有风险的服务的。绝大多情况下,贫穷限制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权。你是自由的,不过是在金钱允许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