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什么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主席为什么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要弄懂毛主席为什么“决不当李自成”,首先要了解李自成,研究李自成。
功败垂成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成功和失败都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明朝政权已经腐朽不堪,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推翻了旧的腐朽的政权,建立的还是腐朽没落的政权。
李自成的起义,一开始以个人报仇雪恨和为生存为目的的,盲目性很大。从1633年加入高迎祥的义军队伍算起,到推翻大明政权(1644年)历时12年,前面7年流动作战,漫无目的 。直到(1640年)进军河南,得到李岩(信)的指点,才有了历史性的转折。
李岩对李自成建议:“欲图大事者,必先尊贤礼士,除暴恤民。今虽朝廷失政,然先世恩泽在民已久,近缘岁饥赋重,官贪吏猾,是以百姓如陷汤火,所在思乱。我等欲收民心,须托仁义。扬言大兵到处,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在任好官,仍前任事。若酷虐人民者,即行斩首。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李自成也欣然采纳,并因此节节胜利。
从李自成进城后的表现来看,李自成采纳李岩的建议,只是为了收买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把得民心作为手段,而不是把为人民、解放人民作为目的。当他夺取政权之后,就一脚把人民踢开了。他目的是取代那个享受荣华富贵的皇权。李自成的农民起义 ,是以推翻官僚地主阶级的的腐朽政权为目的的,而且成功了,进了北京城,建立了“大顺” 政权”,李自成当上了皇帝。李自成推翻了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政权,建立了一个新的官僚地主阶级政权,而其刚建立的政权,比旧政权腐朽有过之而无不及。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这样记述的:
“自成以下如牛金星 、刘宗敏之流 ,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 。进了北京以后 ,自成便进了皇宫 。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筹备登极大典,招揽门生,开科选举。将军刘宗敏所忙的是拶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象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连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积在京城里面享乐。尽管平时的军令是怎样严,在大家都陶醉了的时候,竟弄得刘将军“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甲申传信录 》)了 。而且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绑了来,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圆圆 ,“不得,拷掠酷甚”(《明季北略》卷二十《吴三桂请兵始末》);虽然得到了陈圆圆,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的,却也就是这位刘将军。这关系实在是并非浅鲜。”
因此,“大顺”王朝昙花一现了40余天。因为李自成没有为人民、解放人民的初心,即使没有汉奸吴三桂,没有清兵入关,“大顺”王朝的垮台也是迟早的事。
李自成是英雄。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敢于向腐朽的官僚地主资产阶级宣战。李自成又是悲剧英雄。他的悲剧是没有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认识去要求前人),又没坚持初心。他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他的失败,直接改写了历史,更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
知道了李自成,我们就知道了毛主席为什么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因为共产党的初心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是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共产党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推翻三座大山再重建三座大山,共产党人革命不是为了做官当老爷。这是共产党人同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和革命的根本区别。如果共产党人做了李自成,那就意味着几百万先烈的血白流。
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京赶考”,向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进城后的共产党所处的环境并不比李自成的好,经济上一贫如洗,外有强敌封锁,内有土匪肆虐,而且有比“鞑子”强大千倍的美帝国主义打到了鸭绿江边。共产党人硬是把“洋鞑子”赶回了三八线。
共产党没当李自成。
当有个功臣利用手中权力在香山给自己盖了一栋别墅时,毛主席说要枪毙他,从此在那一代共产党人中没有出现“刘宗敏”式的人物。共产党果断判处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的极刑,从而挽救了十万、百万的官员,挽救了千千万万的家庭。
共产党进城后,不仅没有出现“陈圆圆”事件,还在一夜之间荡涤了 “黄赌毒”和黑社会 。取缔妓院,使妇女得到彻底解放,也就没有了官员富豪的三妻四妾,也没有官员嫖娼狎妓,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现在卖淫死灰复燃了,倒下的贪官在生活作风上基本都不干净。可见“黄”是腐败的根源之一)。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搞出了“两弹一星”,确保了国家的安全,并为今天的航天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靠集体力量,建立的大量的水利设施,发动人民,组织人民,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建起了大油田,建起了大型化肥厂,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并普及推广,一举解决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没解决的温饱问题。尽管三年自然灾害的灾情远甚于崇祯年间的自然灾害,共产党没做崇祯,也没做李自成。
共产党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根除了血吸虫、祸乱、天花、疟疾,使“东亚病夫”的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由35岁上升到65岁(改开前的数据)。
共产党普及文化教育,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因为文化的普及,才有了适应于工业高速发展的劳动力。
毛主席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始终坚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恪守自己订下的规矩:“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毛主席更是身体力行的打破了自古以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的官场规矩,为选贤任能铺平了道路。从毛岸英给表舅的家信中,我们就能看到毛主席是怎样在“赶考”的试卷上填写答案的。
(限于篇幅,仅选一张图。读者可在百度搜索)
共产党人进京考试结束了吗?没有。只要历史还在继续,考试就不会结束。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到今天又过了七十四年。今天我们重读《甲申三百年祭》,重温毛主席“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教导,再瞻仰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能得到什么启示?
【杨昭友,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战士杨昭友”】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802/4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