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文学札记之十一:《半岛烽烟》

小说对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描写中还包括孤胆英雄的情节。为完成“牵敌”任务,石江勇与朝鲜游击队员一起化装成南朝鲜伪军,勇闯欧姆师司令部所在的郡川城,生擒敌卫戍司令官潘尼,救出被关押的游击队长朴春正,又在公路上截击俘获由六辆装甲车护送的敌作战部主任劳伦斯及其携带的军事情报。为摸清欧姆师在亡鹰峰关键部位的部署,石江勇和朴春正伪装成南朝鲜特务进入敌军阵地,沉着机智地应对敌人考验,并在敌人用直升飞机将他们送过三八线准备“空投到那边去”的时候,英勇地制服了机上的敌人,缴获了直升飞机,俘虏了欧姆师情报官鲍斯上尉。五连班长王山虎在侦察时受伤被俘,他伺机跳崖脱身,返回部队途中独自消灭了敌人一个弹药库的十几个守军,并将弹药库炸毁。这些扣人心弦的惊险情节生动地表现了我军战士的大智大勇和独立战斗意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具体体现。

【本文为作者桃花舍主人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抗美援朝文学札记之十一:《半岛烽烟》

抗美援朝文学札记之十一:《半岛烽烟》

长篇小说《半岛烽烟》,张希征着,春风文艺出版社西元1979年3月出版。

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西元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末期的西线,师长黄坚、师政委任剑锋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师在朝鲜人民军郑煜师团长所部的协同配合下,将掩护南逃侵略军的一个美军陆战团包围在溪水城内。美军派刚从日本运到朝鲜的由欧姆少将任师长的机械化“王牌师”前来解围,敌人倚仗武器优势,气势汹汹。黄坚师长调二团抢占溪水城南的虎威岭,连续击退欧姆师的疯狂进攻,粉碎了敌人的“坦克攻势”,战斗中,连长石江勇指挥的五连英勇炸坦克,气壮山河。与此同时,黄坚师的主力和兄弟部队,以及人民军郑煜师团,迅速向欧姆师的两翼实行穿插合围。欧姆少将察觉我军意图,急忙将部队缩回地势较平坦的郡川一线建立阵地,企图在我军进攻时发挥火力优势消耗我军。我军对溪水城之敌围而不歼以作诱饵,并派石江勇带领小分队深入敌人腹地把欧姆师“牵回来”。石江勇小分队与朝鲜游击队共同行动,除朝奸,解救群众和被俘游击队长,截击俘获欧姆师作战部主任和侵朝美军总部下达的作战计划。欧姆恼羞成怒,以加倍的疯狂反扑过来。我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坚决将敌人阻止在虎威岭前。正在我军调兵遣将准备两侧包抄时,狡猾的欧姆抢先率部逃过临津江,利用南岸陡峭险峻的亡鹰峰负隅顽抗。我军加紧战前准备,黄坚师长派石江勇和朝鲜同志朴春正化装成被我军抓获的南朝鲜特务进入敌营,摸清了敌人阵地部署情况。我军决定西历12月31日夜发起全线总攻击。黄坚师长指挥部队提前一天埋伏在临津江边,并派石江勇和朝鲜人民军朴春正率中朝联合小部队预先潜伏到欧姆师的指挥部前。中朝小部队以坚强的革命意志挺过严寒,当总攻开始时发起突袭,摧毁了敌人指挥部,并将企图乘直升飞机逃跑的欧姆击毙。中朝大军突破临津江,歼灭欧姆师,取得第三次战役初战的胜利。

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复杂,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具有浓郁的战斗生活气息。小说文笔朴实流畅,洋溢着集体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神韵。

小说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充分展现了我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崇高的献身精神:面对敌人凶猛的“坦克攻势”,连长石江勇指挥若定,五连指战员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用炸药包和反坦克手雷予以迎头痛击,在二十分钟内使“欧姆的三个坦克连,一共二十一辆重型坦克,炸毁的炸毁,相撞的相撞,堵塞了公路,最后只逃回去七辆,其它全部报销”;总攻前,中朝联合小分队潜伏在亡鹰峰上,“寒风发着尖啸,……岩石、树木,一切都像冻实了心。隐蔽在山崖下面的中朝战士们背靠着背,身贴着身,挤坐在一起,脸上、衣帽、枪支都凝结着白霜。尽管他们不时地活动着腿脚,但整个身体像要冻成了冰块,只有那一双双燃炽着战斗热情的眼睛炯炯发光。”……指战员们的英勇顽强是我军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的结果,而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是许多基层指战员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经历,比如:连长石江勇才九岁时父亲被逼债的地主杜阎王打死,母亲被杜阎王放出的恶狗活活咬死;一排长熊大山的父亲“被地主逼得投了井,哥哥活活死在日本鬼子的劳工营里”;朱小雷的“大哥朱大雷和二哥、三哥都被日本鬼子抓到本溪湖当了劳工。有一次,他大哥看见一个鬼子工头用镐把活活打死一个患病的劳工,急了眼,一怒之下打死了那个鬼子,连夜就逃跑了。日本鬼子没有抓住他的大哥,就把他的二哥、三哥抓起来,扒光了衣裳绑在电线杆子上,活活地喂了狼狗”。……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具有强烈阶级意识的指战员,构成了人民军队“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精神气概。

小说在对黄坚师与欧姆师斗智斗勇的具体生动描写中反映我军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灵活机敏的战略战术。面对欧姆师前来解溪水城之围的敌情变化,师长黄坚敏锐地决定“改变我师的战略重点”,“叫城里的敌人多活上几天”,“用它钓欧姆上钩”,对欧姆师“来增援咱就打援,在打援中把它一口一口吃掉”。当欧姆师的进攻遭到我军沉重打击后,其惧于与我军短兵相接,“利用飞机大炮这个优势跟我们打远程仗,打消耗仗”,我军就及时改变战术,“发扬我军善于近战夜战的传统,主动出击”,“派出若干小股部队,对欧姆的各个炮兵阵地和坦克集结地来一次偷袭”,石江勇率领一个排夜入敌重炮营阵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人最新式的一五五型大口径榴弹炮全部摧毁。在对盘据亡鹰峰的欧姆师发起总攻前,我军制定“战略上打敌要害,战术上智取”的计划,将主力部队埋伏在接近敌人的江岸,“拿出一个连穿插到亡鹰峰南麓,炸毁那座公路大桥,堵住它的退路”,同时“组织大约两个加强排的兵力,……从亡鹰峰西南侧闯出一条道路,登上峰顶,事先埋伏在欧姆的鼻子下面”,待总攻开始后突袭并捣毁敌人指挥中枢——这样周密的部署,在我军指战员严格机动的执行下大获全胜。高超的战略战术与高昂的战斗意志相结合,保证了我军战胜弹药倾泄加人海战术的美国侵略军。

小说还穿插描写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作战的兄弟情谊,以及朝鲜老百姓对志愿军的支援。朝鲜游击队配合石江勇带领的小分队完成了“牵敌”任务。人民军派部队协同石江勇的连队坚守阵地。朴正岳老爹和柳耋耋老汉用自家的棉被包裹饭罐,组织村民为志愿军送饭,他们冒着严寒和炮火渡江,柳耋耋老汉不幸牺牲。书中讲述了中朝两国人民兄弟情谊的历史渊源:朴正岳老爹在日本殖民时期逃到中国东北,与石江勇家邻居,两家互相关照,他的大儿子朴春正与石江勇在解放战争中是东北野战军里的战友。石江勇家的另一个近邻李老铁大叔刀劈地主杜阎王给被逼死的大女儿报仇,带着小女儿山红逃到朝鲜,后来因带头抗租而被官警折磨死,好心肠的柳耋耋老汉收养了无依无靠的小山红,把她抚养长大。抗美援朝是中朝革命人民团结互助历史的延续和发展。而小说中我军的主要敌人欧姆师的师长欧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和谈期间曾是四平军事调处三人小组的美方代表,“妄图用实力逼着我方把南北满都乖乖让给蒋介石”,并暗地里帮着“蒋介石军队占领了四平街”。这个情节,也反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小说对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描写中还包括孤胆英雄的情节。为完成“牵敌”任务,石江勇与朝鲜游击队员一起化装成南朝鲜伪军,勇闯欧姆师司令部所在的郡川城,生擒敌卫戍司令官潘尼,救出被关押的游击队长朴春正,又在公路上截击俘获由六辆装甲车护送的敌作战部主任劳伦斯及其携带的军事情报。为摸清欧姆师在亡鹰峰关键部位的部署,石江勇和朴春正伪装成南朝鲜特务进入敌军阵地,沉着机智地应对敌人考验,并在敌人用直升飞机将他们送过三八线准备“空投到那边去”的时候,英勇地制服了机上的敌人,缴获了直升飞机,俘虏了欧姆师情报官鲍斯上尉。五连班长王山虎在侦察时受伤被俘,他伺机跳崖脱身,返回部队途中独自消灭了敌人一个弹药库的十几个守军,并将弹药库炸毁。这些扣人心弦的惊险情节生动地表现了我军战士的大智大勇和独立战斗意志,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具体体现。

小说作者张希征是西元1935年生人,西元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文工团团员,跟随所在部队经历辽沈、平津、华中南、海南岛战役,西元1950年10月入朝作战,西元1952年10月负伤,翌年转业到地方工作。显然,这位十三岁就参军的战士是标准的“红小鬼”。当年的人民军队中有许多这样的“红小鬼”,他们一般出身贫寒,甚至是孤儿,在部队里受到抚养、教育和磨炼,逐步成长起来。从“红小鬼”到志愿军战士、作家,张希征的人生经历很好地诠释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含义。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半岛烽烟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910/5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