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七十九颗骑兵将星——扫描人民解放军骑兵出身的将军
【本文为作者陈辉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教材中,对我军骑兵的作用做了这样的论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是我军陆军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骑兵具有一定的快速力、冲击力和独立作战能力,既能乘马战,又能徒步战,还能使两者灵活结合和互相运用。其行动受地形、天候、气象的限制小,便于在平原、高原、草原和沙漠地区进行战斗。”】
这些优势是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骑兵迅速发展的原因。
骑兵是军队最古老的兵种之一,早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骑兵的多少是一个国家武力强盛的标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建骑兵的国家之一。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大胆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在中原国家中首创骑兵,称雄天下,威震列国。由于骑兵行动轻捷、迅速,受地形、气候影响较小,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优势,各国争相效尤,赵、秦、楚等国均有万骑。汉武帝时,汉军与匈奴作战,双方动用骑兵达数十万。元代是我国骑兵发展的鼎盛时期,元太祖成吉思汗的骑兵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以往,在骑兵战术上也有很大改进,他的马队在世界上闻名遐迩,享有“铁骑”之称,成吉思汗为此被誉为“一代天骄”。元世祖忽必烈依靠强大的骑兵,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广阔的疆域。
到了近代,骑兵仍然发挥着作用。北洋军政府在发展海军的同时,仍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骑兵。国民党军队骑兵最多时达到21个骑兵师,还有骑兵军的建制。
骑兵在人民解放军摩托化、机械化部队发展之前,是我军大力发展的兵种,而骑兵数量的增多,就意味着骑兵出身的将军自然会多起来。
骑兵将军在我军的将军史册上,独占一席之地,闪烁着特有的光芒。
本文作者当年也曾是骑兵
作者陈辉在骑兵营采访时的留影
骑兵将军数量居将军榜第二
1955年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3名开国将领被授予元帅和将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59人,除了步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于首位外,就数骑兵出身的将军了。
因为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除了少量的炮兵、工兵、装甲兵、通信兵、铁道兵外,其它军兵种几乎是空白。骑兵是步兵之外的最大兵种,最多时达19个骑兵师。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骑兵出身的将军共63人,其中上将3人、中将10人、少将50人,骑兵将军的人数仅次于步兵将军人数。
我把这些将军逐一排列出来,以展现共和国骑兵将军的风采:
骑兵出身的上将3人:
原国防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兼骑兵师师长;
当年的骑兵师长、上将许世友下连当兵
原国防部部长、国防科工委主任张爱萍,曾任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
1944年张爱萍在新四军4师骑兵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1940年6月在绥远五原将国民党暂编第十师、新编骑兵第四师及独立第三旅编成暂编第四军,董其武任军长;1942年9月改编为骑兵第四军,仍以董其武任军长。
起义将领上将董其武
骑兵出身的中将10人:
成都军区原司令员梁兴初,曾任红军陕甘支队骑兵侦察连连长;
开国中将梁兴初
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田维扬,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第1师师长;
开国中将田维扬
后勤学院原院长杨秀山,曾任八路军120师骑兵营政委;
开国中将杨秀山
原军委炮兵司令员张达志,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开国中将张达志
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姚喆,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员;
开国中将姚喆
原军委炮兵司令员邱创成,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司令部政委;
开国中将邱创成
原军委炮兵副司令匡裕民,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司令部副司令;
开国中将匡裕民
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温玉成,曾任红5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
开国中将温玉成
兰州军区司令员杜义德,曾红四方面军西路军总部骑兵师师长;
开国中将杜义德
兰州军区副司令韩练成,曾任国民党桂系骑兵集团司令。
开国中将韩练成
骑兵出身的少将50人,他们在我军的分布情况如下:
在解放军总部任职的骑兵出身的少将有2人:原副总参谋长何正文,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参谋长;总后原营房部部长况玉纯,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教育股股长、骑兵团政治处主任。
在军兵种部队任职的骑兵出身的少将有13人: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贺晋年,曾任东北野战军骑兵纵队司令员;装甲兵工程学院原政委王再兴,曾任绥蒙军区骑兵旅政委、第一野战军骑兵第2师政委;空军某军原政委李发应,曾任绥蒙军区骑兵旅第3团团长;南京军区空军原副政委李赤然,曾任西北野战军骑兵第6师政委;原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肖锋,曾任八路军115师骑兵团政委;原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袁光,曾任绥蒙军区骑兵旅政治部主任;原铁道兵副司令刘克,曾任“朱德骑兵师”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刘光裕,曾任骑兵第6师政委;空军原副司令王定烈,曾任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5支队骑兵连政委;海军后勤部原政委刘义,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营长;军委工程兵原后勤部部长李基,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后勤部部长;某部炮兵师原师长吕仁礼,曾任红5军骑兵团团长;炮兵副司令员兼炮兵参谋长苏进,曾任任红军大学骑兵科科长。
在大军区任职的骑兵出身的少将有12人: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刘永源,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原副政委张午,曾任骑兵第6师1团副团长;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唐子安,曾任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广州军区原副参谋长焦玉山,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连连长;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张荣森,曾任热北独立骑兵支队支队长;原福州军区参谋长何家产,曾任新疆军区骑兵师师长兼政委;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振祥,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骑兵营营长、骑兵师司令部科长、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团长;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曾任骑兵营长;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康健民,曾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骑兵团团长兼政委、骑兵旅旅长、第一野战军骑兵师师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马泽迎,曾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黎同新,曾任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周春麟,曾任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团长兼政委。
在野战军和省军区任职的骑兵出身的少将的有20人:某军原副政委范保顺,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第1团政委;黑龙江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周家美,曾任晋察冀军区骑兵大队政委;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胡秉权,曾任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政委;吉林省军区原副司令钟明彪,曾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第1师副师长;内蒙古军区原司令员黄厚,曾任绥蒙军区骑兵第4支队支队长、骑兵第2团团长;江苏省军区原政治部副主任王世仁,曾任西路军骑兵团政治处主任;黑龙江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明贵,曾任东北野战军骑兵师师长;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员孔飞,曾任骑兵第10师师长、骑兵第3师师长;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孔令甫,曾任军委骑兵团团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骑兵旅副旅长、绥蒙骑兵游击师司令员;山西省军区原副政委李佐玉,曾任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科长、晋绥军区骑兵支队第1团政委、绥远军区骑兵旅政委,骑兵第1师政委;原热河省军区司令员李荆璞,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处主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李国良,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第2团团长;原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林茂源,曾任“朱德骑兵师”政委;沈阳军区原副司令汪家道,曾任红15军团骑兵团政治处主任;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卢克,曾任冀中军区骑兵团政委;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李钟奇,曾任抗日同盟军骑兵3师9团连长、红一军团骑兵团参谋长、八路军115师骑兵营代营长、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团长;陕西省军区任政委蔡长元,曾任任红9军27师师直骑兵连指导员;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李觉,曾任东北军骑兵三师七团一连副排长;新疆军区副政委曹达诺夫•扎伊尔,曾任新疆伊犁民族军骑兵营参谋长;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曾任民族军骑兵团团长。
在军事院校任职的骑兵出身的少将有3人:原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杜瑜华,曾任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副团长;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张献奎,曾任新疆骑兵第8师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学校校长、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何能彬,曾任热河骑兵师——“朱德骑兵师”师长。
少将每人肩上一颗将星,中将每人肩上两颗将星,上将每人肩上三颗将星,63名骑兵出身的将军共计79颗将星。这79颗将星闪烁在将帅名录中,闪烁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骑兵史上。
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将军身影
1928年4月,我军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大队正式成立,当时刘志丹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委会主席,许权中任骑兵大队队长。1933年9月,骑兵大队扩充为红26军骑兵团,后又改编为红15军团骑兵团。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在长征路上的甘孜地区组建了我军第一个骑兵师,许世友和董俊彦担任过师长。当时是红军装备最精良、机动最快的部队,作为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的先遣队,为红四方面军到达陕北立下了汗马功劳。
红5军团也曾建有骑兵团,中将、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温玉成,曾任红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委员;少将、某部炮兵师原师长吕仁礼,也曾任红5军骑兵团团长。
以上是红军时期,我军仅有的三支骑兵部队。
抗战时期,我军先后建有军委骑兵团、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115师骑兵团、120师骑兵支队、129师骑兵团、绥蒙骑兵游击师、陕甘宁绥联防军司令部直属骑兵旅。
1938年8月,八路军120师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抽调358旅715团和师直一个骑兵连组成了大青山支队,李井泉任司令员兼政委。1939年夏,改名大青山骑兵支队,下辖1、2、3营和4支队,骑兵发展到千余人。1940年,大青山骑兵支队的3个营扩展到骑兵第1、2、3团。1945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塞北军分区改为绥蒙军区,下辖骑兵旅、骑兵第1、2、3团、骑兵大队和两个步兵团、一个偏清支队。
1939年5月20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在易县大龙华战斗中歼灭日军400余人,这是人民群众欢迎从战场上走下来的骑兵勇士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成为我军骑兵的主要发源地,先后组建和改编国民党骑兵部队,有骑兵第1师、第2师、第3师、第4师、第5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4师,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5师、第17师,绥远省军区独立骑兵第1师,共9个师。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军区仍保留了9个骑兵师,内蒙古骑兵第1、2、3、4、5师,独立骑兵第1师,骑兵第4师、第5师,国防骑兵第5师。此外,还保留了3个骑兵旅,第36军独立骑兵旅、第37军独立骑兵旅、骑兵第4师独立骑兵旅。
1945年10月向绥远前线挺进的内蒙古军区骑兵部队
解放战争是我军骑兵部队发展的鼎盛时期,各野战军都在大力发展骑兵部队,最多时达到19个骑兵师,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出身将军的身影,他们在五大野战军的分布情况如下:
第一野战军骑兵部队先后有:大青山骑兵支队、西北野战军骑兵第6师、第8纵队骑兵旅,后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直辖骑兵第1师和骑兵第2师;第9军骑兵第7师、甘肃军区骑兵第2师、新疆骑兵第8师。以上骑兵部队共产生骑兵将军14人,其中中将3名:姚哲、张达志、杨木森;少将11人:李赤然、何家产、张献奎、范保顺、李荆璞、李国良、王再兴、李发应、康健民、黄厚、李佐玉。
第二野战军的骑兵部队有: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它的发展历程是:1932年2月12日,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在甘肃省正宁县三甲源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下辖2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大队,一个警卫大队。三甲源改编,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北红军在创建初期就有了自己的骑兵武装;同年6月下旬,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团,红2团下辖骑兵连、步兵连,骑兵连由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改编。
1933年9月,以红2团骑兵连和红4团临时骑兵连改编为红26军骑兵团。
1935年9月17日,红25军、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骑兵团编为15军团直属骑兵团。
同年10月底,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主席的率领下到达陕北吴旗镇,与红15军团胜利会师。11月3日,红15军团编入红1方面军,骑兵团调离红15军团建制,编为军委直属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一团”,红15军团仅保留了一个骑兵连。
1936年7月1日,阎锡山、胡宗南、马鸿逵等军阀的嚣张气焰。在与马鸿宾、马鸿逵所部的骑兵作战中,红15军团领导越来越感到骑兵部队的重要,遂将军团手枪团与骑兵连合编,组建了新的红15军团骑兵团,军委授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3团”。
1937年8月20日,红15军团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骑兵营;中央军委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骑兵营。
1938年2月8日,129师骑兵营扩编为骑兵团。
解放战争时期,129师骑兵团整编为晋绥野战军第8纵队骑兵旅。
后来,129师骑兵团经过多次整编于1952年5月,扩充为骑兵第1师,1969年9月,骑兵第1师改编为陆军第8师。
目前,考证出有少将5人: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振祥,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骑兵营营长、骑兵师司令部科长、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团长;原副总参谋长何正文,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参谋长;总后原营房部部长况玉纯,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教育股股长、骑兵团政治处主任;海军后勤部原政委刘义,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营长;沈阳军区原副司令汪家道,曾任红15军团骑兵团政治处主任。
第三野战军骑兵部队有:“三野”前身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1940年6月1日,新四军六支队集中八个团及抗大分校等在司令部驻地安徽涡阳县新兴集召开大会,宿县西部各据点的日、伪军乘汽车进行奔袭,直至大会场附近。这就使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感到,在广阔的平原上,必须有较为快速的骑兵作侦察、警戒和通讯之用。经与参谋长张震等商量后,决定师部成立骑兵连,各旅、团相继成立骑兵班、排。这是四师骑兵最早的基础。
1941年4月,新四军第4师与由汤恩伯节制的青海骑8师激战于津浦路西,新四军第4师5000多名官兵死于马刀之下,着名的老32团几乎被打光,最令人痛惜的是抗大四分校的50多名学员,在此战中全部牺牲。白刃格斗,马上的敌人占有很大的优势,他们疾驰如风,锋利的马刀或劈或刺,数十米内都是骑兵的控制范围。而我步兵,腾挪不过两三步,出枪不过四五米,一个个铁塔般的战士,与敌骑兵一照面,便被马刀劈倒在地。这是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最大一次失利。
此战之后,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决定把师部骑兵连扩充为骑兵团,称之为“红色哥萨克”。周纯麟骑兵团团长兼政委,骑兵战术主要效仿苏联红军骑兵。
彭雪枫首先命令把各单位通讯兵骑的马集中起来,他又号召领导干部把自己的坐骑送交出来,并率先将自己的绰号叫“火车头”的白马率先交出,在组建骑兵团过程中,泗洪人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只要骑兵团看中哪匹马,群众都愿意将马卖给骑兵团。由于淮北人民的大力支持,骑兵团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不到一年,全团就有700多人马了。
在选用骑兵马刀时,自幼习武、精通刀术的彭雪枫没有采用苏军高加索式马刀,而是博采众长亲自设计了一种马刀,刀身修长,刀背轻薄,用精钢打造,刀刃十分锋利,战士们爱不释手,称之为“雪枫刀”,连睡觉都压在枕头下面。
马有了,人也齐了,但不少干部不会骑马,不会喊口令,更不懂指挥马上作战。刚买来的生马又不合群,在一起总是乱踢乱咬,未经训练,跑不快,跳不高。
当年冬天,彭师长决定对骑兵团进行短期突击训练。部队集中在介头集、大江庄,彭师长亲自教练骑术、整顿纪律,要求骑兵团全体指战员做到:上马像蚱蜢一样轻快,骑坐像磐石一样稳固,奔驰像风雷一样迅疾。在师长的教导下,指战员们迅速提高了骑射技术,不仅能骑着马通过各种复杂地形和障碍,而且能在马疾驰的时候砍杀敌人,在马背上扫机枪,打小炮;通过封锁线时,战士们能隐藏在马肚子旁边,而后一个翻身,又倒骑在马背上射击,马儿狂奔起来,战士们抓住马尾,就能跳上马背。
1942年,为保卫洪泽湖地区夏收,消灭在沙山集抢粮的日军,彭雪枫指示骑兵团“一定要等敌人出村远点再打,这不仅可以发挥我长马刀的作用,还可以避免误伤人民群众”。结果仅9分钟,300余名日军即被骑兵团马刀砍倒大半,80余名当了俘虏。整个夏收期间,骑兵团连续打了很多次胜仗。从此,骑兵团名震淮北,敌人闻风丧胆。有时老远看见老百姓驮东西的马队,就以为骑兵来了,吓得赶快逃进据点。
1944年10月20日,在河南水城和安徽涡阳交界处,新四军第4师骑兵团与敌骑8师再次展开殊死的白刃拼杀。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我军马刀长于骑八师环柄宽刃马刀一寸,而且刀身细约一指宽,因而轻捷灵便,常常是敌人马刀还未到,我军的马刀已劈中敌人。此战我骑兵团大胜骑8师,一雪3年前的旧恨。
胜利一个接一个,胡沟战斗,消灭伪胡芝普部,歼敌二三百人,缴获战马十几匹接着又在肖县,铜山一带打了官庄等战斗,建立起根据地。
新四军骑兵团所向无敌,威震敌胆,为淮北的解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常胜军。”
1945年初,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摄制了一些新闻片,较有影响的是进步文艺工作者薛伯青摄制的《新四军骑兵团》,这是目前仅存的我军骑兵部队的历史纪录片。
“三野”产生了骑兵上将2名:许世友、张爱萍。虽然许世友和张爱萍没在新四军骑兵团任职,但他俩红军时期曾在我军骑兵部队任职,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任第三野战军第3兵团司令员;张爱萍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因此把两位上将划归“三野”骑兵将军也在情理之中。
第四野战军的骑兵部队先后有:东北民主联军建有骑兵司令部、东北野战军建有热河骑兵师、冀热辽骑兵师,后发展为第四野战军骑兵第1师、骑兵第2师;东北军区直辖内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1师、骑兵第2师、骑兵第10师、骑兵第11师、骑兵第16师等骑兵部队,共产生将军16人,其中中将4人:梁兴初、田维扬、邱创成、匡裕民;少将14人:贺晋年、刘克、张午、张荣森、刘永源、钟明彪、王明贵、何能彬、肖锋、袁光、刘光裕、林茂源、王定烈、李基。
战斗在松花江畔的东北民主联军骑兵部队
华北军区野战军的骑兵部队先后有:晋察冀军区骑兵团,察哈尔军区骑兵第3师,绥远军区骑兵第1师,骑兵第5师,第37军骑兵旅等骑兵部队,共产生少将9人:唐子安、马辉、周家美、胡秉权、孔飞、孔令甫、杜瑜华、李钟奇、卢克。
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地处我国南方,不太适合骑兵作战,因此骑兵部队发展受限。而第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军地处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十分适合骑兵作战。因此,骑兵部队多,产生的骑兵将军多于“二野”、“三野”也就顺理成章了。
将军统领下的红军骑兵师
我军骑兵在长征路上、在抗日战争内蒙古地区和解放战争的西北战场、东北战场、华北战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功绩与我军众多骑兵出身将军的出色指挥是分不开的。
随着岁月的进程,我军健在的骑兵将军已经很少,在采访中很难捕捉到当年骑兵将军横刀马上率兵冲锋陷阵的细节和他们运筹帷幄的战场风姿,但从骑兵部队军史上战役、战斗的记载和骑兵将军们的片段回忆,可以折射出将军们的功绩。
我军历史上骑兵师多达19个,骑兵10余万人,产生的51名骑兵将军,不可能逐一展现,只能选择有代表的骑兵部队和骑兵将军。
上将许世友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兼骑兵师师长,而此前许世友任红4军军长。由军长当骑兵师师长,可见骑兵的地位和作用在当时是何等地重要。
1936年的春天,甘孜地区阳光普照大地,树吐叶,草发芽。红四方面军正在这里进行整编、训练、筹粮和做群众工作,准备与红二、 红六军团会合继续北上。为了对付青海国民党军的马步青和马步芳 的骑兵队伍,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组建骑兵师,并由许世友任师长。
5月的一天,在一片旷场上,许世友骑上一匹高头枣红大马,集合了全师三千五百人马,举行成立骑兵师的庆祝大会。会上由朱德 总司令授予一面骑兵师的鲜艳旗帜,许世友又将三面骑兵团的旗帜 分别授予各团团长。随后部队接受了朱德、刘伯承等总部首长的检阅。骑兵师列队从主席台前浩浩荡荡走过。朱德总司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同志们,骑兵师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工农红军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正规化骑兵队伍, 这不但是你们的光荣,也是整个红军队伍的光荣。”】
最后朱德发出庄严号召:
【“你们应该在许世友司令的统一率领和指挥下,团结一致,英勇作战,显示出骑兵师的特点和威风来,为保障我们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顺利北上与党中央会合做出新的贡献。”】
许世友牢记朱德总司令的教导,率领红军骑兵师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训练后,准备第三次过草地。总部决定由骑兵师打头阵,负责为后面部队筹粮备草。
在骑兵师作战中,许世友身先士卒,经常带头策马扬鞭,挥舞马刀冲锋陷阵,他生前回忆说:
【“由甘孜北上,是第三次过草地。我们骑兵师为全军先遣部队,经西倾寺先出阿坝,担负着侦察道路,筹集粮草的重任。沿途打了72次仗,打反动土司武装,打国民党骑兵。打来打去,3000多骑兵,打到甘南的渭县只剩下200多人。”】
可见,许世友指挥作战之勇敢,骑兵作战之残酷,骑兵在长征路上作用之重要。 红四方面军骑兵师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骑兵师,也是我军作战最残酷的骑兵师;许世友是红军时期的骑兵师师长,也是后来职务最高的骑兵师师长。人民解放军骑兵史的浓墨重笔应该首选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和师长许世友。
将军统领下的“朱德骑兵师”
热河骑兵师——“朱德骑兵师”在我军骑兵部队中闻名遐迩,何能彬曾任这个师的首任师长。
军史记载:何能彬,湖南省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此后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骑兵营党总支书记,晋察冀野战军冀东纵队第十四旅旅长,热北军分区司令员,热河朱德骑兵师师长。建国后,任天津市公安总队队长,解放军骑兵学校校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7年初夏,何能彬率“朱德骑兵师”,同五、十三旅、热河骑兵大队,在围场锥子山全歼敌1个整团。6月,率骑兵师同十七旅、十八旅配合追击从赤峰逃到三十家子的敌人,获辎重百余马车,歼敌4000人,而后解放天义。6月29日至7月1日,十七旅担任主攻,同十六、十八、十三旅解放北票,歼敌九十三军十八师2176人。11月9日,率骑兵师同八、九纵队在义县以西、朝阳寺、九关台门歼敌九十二、九十四军两个师6500人,生俘九十二军侯镜如部l000人。
1948年1、2月间,配合蒙古骑兵团孔飞部在乌丹剿匪。4月23日配合独七师解放坝上重镇多伦,歼敌2000多人。10月11日,率骑兵师参加辽沈战役,同四纵、一纵三师进入黑山、大虎山地区,首先与敌接战,26日至28日,配合四野主力部队全歼敌廖耀湘“西进兵团”5个军,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朱德骑兵师”产生的少将还有当年的师政委林茂源、师政治部主任刘克,他们都为“朱德骑兵师”的历史辉煌增添过光彩。
何能彬老人曾回忆过这支骑兵部队的战斗历程:
“朱德骑兵师”是当时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为庆祝朱德诞辰60周年,在林西组建、以朱德名字命名的一支骑兵部队。
1946年11月29日,是朱德60大寿。这一天,林西小城披上了节日盛装,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披红挂彩,街头张贴着祝寿标语。
11月30日上午,林西党政军民千余人在林西的原旧戏园举行庆祝朱德60寿辰大会。在充满欢乐与激情的祝寿大会上,司令员程子华宣布成立朱德骑兵旅,致电朱德总司令。
【朱总司令:
欣逢你六秩大寿,林西全体干部以最大兴奋,欢度此光荣诞辰,举行盛大祝贺,并于是日共议成立朱德骑兵旅,以速疾奔腾之盛,永志你的事业常春,誓将策马赴敌,旨在民主和平、立功取胜,用慰传大号召。无敌铁骑,将以你的名字,永壮军威,更与你的功业,凝辉伟大,犹以无限热情,祝你的英姿永辉,胜利大旗永扬,临电神驰,不尽一一。 】
会后,驻林西各机关、部队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动员人员报名参加朱德骑兵旅。后骑兵旅被改为骑兵师,为补充骑兵师队伍,程子华司令员又发布命令,决定从热中(乌丹地区)、热西(隆化地区)、热北(林西地区)军分区各抽调一个骑兵团,组建冀热辽军区朱德骑兵师,师长何能彬,政委谢志群,后因病调出后,林茂源接任,副师长、兼师参谋长卜云龙,政治部主任刘克。 程子华在命令中要求,热河全党全军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巩固、战斗坚决的骑兵部队,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就这样,一支兵强马壮的人民骑兵队伍应时而生,以勇猛的军威驰骋在冀热辽的解放战场上。
“朱德骑兵师”在组建初期只有3个团,各团下属只有4个连队,四五百人不等。此时整个部队处于战略转移后的暂时休整中,各骑兵团统归第22军分区领导。一团在桥头、初头郎等地区打游击,开展工作,收复失地;二团在赤西县、围北县一带打游击,配合两县政府开辟赤西、围北根据地;骑兵三团仍留热北地区,在林西、林东、天山、大板各旗县执行剿匪任务。
这时骑兵师人员、马匹、部队建制等都有显着增加,武器、装备也相应地得到了改善。各团都成立了机炮连,按照马匹毛色统一调整了各连队马匹,形成了各连队马匹颜色同一化。
1947年9月,“朱德骑兵师”在阴河一带经过短时间的纪律教育,补充了装备,发放了马刀。10月中旬,部队抵达朝阳地区待命,配合九纵队、十一纵队攻打朝阳。23日,朝阳县城解放之后,“朱德骑兵师”奉命向义县前进。
11月2日,骑兵师在义县的九宫、台门、李家沟一线,与敌人增援部队92军侯镜如部遭遇。发现敌人之后,骑兵师抓住战机猛冲过去。战士们策马扬刀,直闯敌人阵地。刹那间,敌人炮火中断,枪声稀疏,敌军惶恐万状,四散逃窜。马刀在敌群中飞舞,迫使敌军很快缴枪投降。 这次遭遇战,骑兵师大获全胜,俘虏敌人1000多名,除敌军长侯镜如乘车逃跑外,其余步兵、炮兵几乎全被俘;缴获各种车辆80余台,其中野炮、榴弹炮车以及运载重型武器的各种车辆就有二三十台之多,步枪和轻型武器充满河滩、道路,军用物资不计其数。
这是“朱德骑兵师”出师东北战场的第一仗,胜利使指战员们受到鼓舞。后朱德骑兵师又配合我军第9纵队、11纵队参加了义县战役。他们发扬了骑兵猛打猛冲的“传统战术”,在这次战役中仅用了90分钟的时间,就把敌军第174师彻底打垮,除敌师长于大川逃跑外,其他全部作了骑兵师的俘虏。
“朱德骑兵师”在义县的速决战,得到了前线总指挥部的表扬。当时总指挥部向全军各部队拍电报说:
【“我朱德骑兵师一部,一个半小时歼敌一七四师全部,特予通令嘉奖。”】
朝阳、义县战役,是东北战场进入秋季大反攻的主要战役,被作为反攻重点,是继锦西、杨杖子大捷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骑兵师在朝阳、义县的战斗中,不仅消灭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友军,而且从大兵团作战的意义上讲,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1948年4月2日,“朱德骑兵师”又从林西出发,取道围场参加解放多伦战役。8月28日突袭并解放了丰润县城。此后,便在遵化、宝坻、蓟县一带与唐山、天津、北平之敌往来周旋。9月上旬,骑兵师又从宝坻县回兵,配合东北战场参加了攻打锦州的战役。后又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平津战役。北平解放后,光荣地参加了北平入城式,受到了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1949年6月3日,骑兵师又奉命南下到中南地区扫荡国民党残敌。
追歼国民党兵的我军骑兵部队
1950年2月24日,“朱德骑兵师”从河南省漯河等地区挥师北上,胜利归来时,听到朱德要在北京南苑机场检阅骑兵部队的消息,指战员们心情无比振奋,很多战士凌晨就起来刷洗马匹,从丰台向南苑机场进发,迎接检阅。
4月2日11时左右,朱德和他的随行人员乘车驶入南苑机场。在机场休息室,“朱德与骑兵师”团以上干部一一握手,师长卜云龙向朱德报告了部队情况,请他检阅部队。
机场上,各团按顺序组成方队,“八一”军旗在队列前迎风招展,指战员们精神百倍地静候那庄严时刻的到来。盛大阅兵式开始了,朱德在卜云龙陪同下,缓步向部队走来。师参谋长黄道充跑步迎上前来,报告:“请总司令检阅队伍。”这时,全师指战员在统一号令下庄重地向朱德行军礼。朱德以稳健的步伐,在队列前迈步检阅,他说“同志们好”,战士们齐声回应“总司令好”。
1950年国庆阅兵,朱德总司令检阅骑兵部队
检阅完毕以后,朱德向骑兵师全体指战员作了重要讲话,他说:
【“骑兵师的同志们参与了打垮国民党匪帮,取得了全国胜利的人民解放战争,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现在又奉调回东北去驻防和生产,为国家和人民建立起广大的用机器播种的国营农场;同时,建立起了大军马场,使我们的骑兵部队将来有很好的马匹,这是建设新中国的光荣任务之一。”】
朱德还勉励全师指战员:
【“不要因胜利而骄傲,要随时准备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斗争。”】
朱德的话音刚落,指战员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
“朱德骑兵师”组建于当时的热北林西,改编于辽西。解放战争时期,这个师不但驰骋在冀热辽的战场上,还挥马扬鞭,奔驰于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指战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参与了东北、华北、中南战场,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国解放后,全师挥兵北上,在梨树县垦荒3000亩。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1年2月,骑兵师改编为步兵166师,军马调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部队,指战员相继入朝参战,投入到这场伟大的战争中。
将军统领下的“王牌”骑兵师
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曾被人们誉为我军骑兵部队的“王牌师”,这支部队作战多、战果多、产生的英雄多。
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少将胡秉权,曾任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政委,他和师长白音布鲁格共同指挥这支英雄的骑兵部队创造了无数战场辉煌。
1946年3月,骑兵第2师为确保四平保卫战的后方安全,在梨树、怀德、长岭地区,与国民党“光复军”及土匪多次作战,打出了骑兵的军威。
1948年10月初,人民解放军围城部队兵临长春城下,骑兵2师奉命参加围城战斗,东北野战军总后勤部为每个官兵配发了骑兵专用马刀,骑兵挥舞着数千把明亮的马刀,整日闪现在长春城下,国民党守城部队被吓得魂飞胆破,传言共军骑兵个个都是“草上飞”,马刀锋利,削铁如泥,骑兵追步兵一个跑不掉,一刀下去就变成无头鬼。国民党守城部队大都是南方兵,没接触过骑兵,惊恐万状,军心涣散,粮草用尽,宁可饿死,也不愿出城当无头鬼。10月17日,国民党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新7军,在粮草断绝、空投无望、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于10月19日,宣布投降,长春遂告解放。
1948年10月底,骑兵2师在向沈阳进发途中,全歼了国民党一个骑兵旅,迫使国民党53军炮兵师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的骑兵
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产生过无数的骑兵英雄,骑兵2师的邰喜德、郝特老是杰出的代表。1950年,第一届全国英模会上,他俩当选为全国战斗英雄,并成为全军骑兵英雄的代表。
邰喜德,蒙古族,1945年参加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身经200多次战斗,40次骑马冲入敌阵,用马刀劈死敌人60多人,曾单身骑马在战场上俘获了国民党官兵100多人,其中一名少将,立过特等功,并荣获过“英雄奖章”。在全国英模会上,他做了“活在马上、死在马上、马刀见红,为人民立功”的发言,引起了很大反响。
好特老,蒙古族,1947年3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骑兵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荣立大功5次,被华北军区评为一等战斗英雄。在辽沈战役中,他曾带领全班与100多名敌人发生了遭遇战,打退了敌人进攻。他曾两次只身持空枪冲入敌阵,俘获19名敌人,被誉为“孤胆英雄”。
内蒙古军区骑兵第2师像邰喜德、郝特老这样的骑兵英雄还有二等战斗英雄、勇敢奖章获得者、连长包海龙;三等战斗英雄、大功荣立者、排长青虎;三等战斗英雄、大功荣立者、班长宝岳;三等战斗英雄、一等功荣立者、战士宝山;三等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班长白乙拉等32名英雄。
在《骑兵2师的烈士英名录》上记载着113名官兵为新中国的创立献出了生命。
在《骑兵2师战绩统计表》上记载着骑兵第2师在战争年代共歼敌5584人,缴获战马2012匹,缴获各种枪支和火炮2633支(门)。 内蒙古军区骑兵第1师在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立下汗马功劳。
内蒙古骑兵11师、16师和察北骑兵第3师在平津战役的张家口地区的张北、宝昌、康宝、商都、化德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军区骑兵部队共歼敌上万人,缴获军马14823匹,缴获各种枪支和火炮11985支(门),为内蒙古乃至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功绩与1955年被授予将军衔的内蒙古骑兵部队出身的将军是分不开的。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曾是我军抗战时期的骑兵劲旅,虽然它在内蒙古地区作战,但当年它属于八路军120师的骑兵部队,在展现内蒙古骑兵部队的辉煌时,应该为大青山骑兵支队留下一笔。
大青山骑兵支队的指挥员曾有司令员兼政委李井泉;开国少将张达志,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开国少将姚哲,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司令员;开国少将李荆璞,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团政治处主任;开国少将李国良,曾任大青山骑兵支队第2团团长。这些开国将军,曾带领大青山骑兵支队3个骑兵团,使大青山成为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8月到1945年8月的7年中,大青山骑兵支队共歼灭日、伪军3999人,俘虏1533人,缴获战马2909匹,各种枪炮1966支(门)。
将军统领下的骑兵第一师
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是我军资历最老的骑兵部队,后来发展成我军骑兵第一师。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振祥,曾任129师骑兵团团长;原副总参谋长何正文,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参谋长;总后原营房部部长况玉纯,曾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当年他们和战友们带领这支骑兵部队驰骋抗日沙场。
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是唯一一支以乘骑作战方式坚持到抗战胜利的红军团,在敌后的艰苦环境中,创造了许多骑兵游击作战的模范战例。活跃在冀鲁豫平原上的这支八路军骑兵队伍,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战斗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的精神支柱。70年过去了,仍然有许多老人对这支骑兵部队念念不忘,这支骠悍的骑兵,曾经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象征。
129师骑兵团后来发展成我军骑兵第1师,这个师的光荣史册上分别记载着骑兵团之前的战绩、骑兵团期间的壮举和骑兵团后的辉煌:
129师骑兵团前身是1928年4月成立的我军第一支骑兵部队——西北工农革命军骑兵大队,许权中任骑兵大队队长。1932年2月12日,这个大队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这支骑兵部队成立后,迅速创建革命根据地,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步骑配合,首战告捷,先后歼灭彬县、旬邑、长武、耀县等地之敌1360余人,在正宁创建了革命根据地。6月下旬,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第2团,红2团下辖骑兵连、步兵连,骑兵连由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改编。红2团组建后,骑兵连作为红2团主力,连续开创了照金等地根据地,一时,敌人惊慌失措、闻风丧胆。
1933年9月,以红2团骑兵连,与红4团临时骑兵连改编为红26军骑兵团。骑兵团成立仅一个月,便先后取得大小胜利6次,歼敌500余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开辟了方圆200余公里的南梁根据地,骑兵团已成为红26军的一支劲旅。
1935年1月,骑兵团越过子午岭、正宁、宁县三道封锁线,袭击了敌后方基地――长武县城,全歼了守城自卫团。长武之战,震惊了敌人,对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产生了重大影响。山西军阀阎锡山曾在其山西出版的《晋阳日报》夸大其词地报道:“陕甘红军5万余人奔袭长武”。这一报道,为中央红军最后定下进驻陕北提供了依据。原来,在1935年6月,中央召开会议研究战局时,就有“创建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意图,9月17日,毛主席在长征途中看到《晋阳日报》我军奔袭长武的消息,更加坚定了中央红军北上陕北的决心。
1935年9月17日,红25军、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骑兵团编为15军团直属骑兵团。11月3日,骑兵团调离红15军团建制,编为军委直属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一团”。11月 20日的直罗镇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当时,骑兵团受毛泽东直接指挥,主要担负直罗镇至合水之间的巡逻警戒,侦察敌情,为中央的军事决策提供了可靠情报,为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为骑兵部队的历史,写下了光辉一页。
1936年2月7日,骑兵团参加了东征山西、西征陕甘宁的两次战役。东征西征,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俘敌6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阎锡山、胡宗南、马鸿逵等军阀的嚣张气焰。
1936年7月1日,红15军团将军团手枪团与骑兵连合编,组建了新的红15军团骑兵团,军委授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骑兵第3团”,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又一支骑兵劲旅。1936年10月,红15军团骑兵团奉命配合红73师和红1军团第1师,由西向东实施反击,在何家堡地区歼灭敌军2个团,俘敌1000余人,掩护红一、二、四方面军安全转移到指定地区。11月,骑兵团配合主力,在山城堡等地,歼灭胡宗南78师1个旅另2个团,迫使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暂停对陕甘根据地的进攻。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根据军委指示,红15军团骑兵团随主力南下商县,中央军委骑兵团随28军、32军向大水坑附近集中,牵制胡宗南第1军。
1937年1月,红15军团骑兵团随主力进至咸阳地区,以打击正向洋县集中的万耀煌、王耀武两部,牵制进攻商县之敌李默庵、李铁军2个师;中央军委骑兵团和28军、32军,从大水坑南下,准备打击和牵制顾祝同部东进。5月25日,周恩来副主席在劳山遭土匪袭击,中央军委急令骑兵团返回富县剿匪,保卫西安至延安的交通安全。
1937年8月20日,中央军委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骑兵营;红15军团骑兵团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骑兵营。11月,日军占领阳泉,遂以部分兵力进犯129师师部和顺县城,师长刘伯承命令骑兵营前去阻击。骑兵营在杨家坡抢占有利地形,在马圈沟地区设伏,有力地打击了日军。和顺阻击战,是骑兵营首次单独与日军交锋,首战歼敌100余人,圆满完成了掩护师部转移任务。
1937年11月,129师进入以太行山区为依托的晋冀豫地区,开创抗日根据地。129师骑兵营进入冀西后,先后在赞皇、元氏、临城歼俘土匪1000余人,歼灭伪军200余人。日军为保障平汉铁路安全,于11月30日调集日军200余人,乘18辆汽车,企图围歼骑兵营。该营以一个连诱敌深入,主力在北马村地区设伏,利用夜战,一举歼灭日军140余人,烧毁敌车18辆。刘伯承师长得到捷报后,称赞“北马村战斗是一次诱敌深入的歼灭战”。
1938年2月初,129师骑兵营从冯村、田家口之间跨过铁路,伺机占领了宁晋县城,歼灭伪军100多人,俘虏曾做过清朝“九门提督”的汉奸王怀庆。
2月8日,129师骑兵营扩编为骑兵团,此时王振祥走马上任,从此他领导这个团在抗日战场屡建功勋。
3月25日,骑兵团在郑家庄等地,全歼日军委任的保安司令惯匪刘魔头,毙俘敌900余人,击毙日军50余人。5月至6月,骑兵团先后攻克永年、成安、魏县等十座县城,毙伤日军130余人,击毁敌车27辆,毙俘伪军2500余人。7月,129师政委邓小平到达永年,亲临骑兵团看望干部战士,给予高度评价。
1939年1月,日军纠集第10师团等部计3万余兵力,分11路对冀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消灭129师师部和主力部队。骑兵团迅速掩护师机关安全转移后,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配合根据地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先后进行大小战斗100余次,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粉碎了敌人控制冀南平原的企图。
抗战胜利后,129师骑兵团继续创造着战场辉煌。1945年11月,冀鲁豫军区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杨勇任司令员,129师骑兵团改编为第七纵队直属骑兵团。他们在河南新乡城东台头村全歼贺兰亭部1个团,再创骑兵团单独全歼敌一个步兵团的典型战例,之后,配合军区发起邯郸战役,毙俘敌人3000余人。
1947年1月15日,在定陶,骑兵团截击敌增援巨金鱼战役的国民党整编68师、55师各一部,歼俘敌2000余人。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7纵队于 阳合编为第1纵队,骑兵团改隶第1纵队指挥。之后,骑兵团参加了豫北战役和鲁西南战役。7月14日,在鲁西南战役围歼敌32师、70师共3个半旅的六营集战斗中,仅骑兵团2营便全歼敌70师1个团,俘敌团长李金成以下550余人,再次显示了我军骑兵部队的战斗威力。8月11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刘伯承、邓小平以左、中、右三路大军开始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骑兵团编为右路军后卫。17日,我骑兵团以惊人毅力,通过没有人烟、没有道路、遍地淤泥、积水没膝的黄泛区,多次打退了敌骑兵一旅的冲击,掩护主力胜利地进入大别山区。
此后,第1纵队骑兵团,参加了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淮海战役。骑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在新蔡、埠阳等地牵制侧击敌12兵团黄维部,迟滞敌人行动。12月5日,我军歼灭黄维兵团后,骑兵团调赴淮阴县,担负晋冀鲁豫野战军机关的警卫任务,直至淮海战役结束。后来,1纵骑兵团整编为晋绥野战军第8纵队骑兵旅。
1949年3月,第8纵队骑兵旅和兄弟骑兵部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1师。解放战争时期,是骑兵第1师成长壮大的时期,1945年9月至1949年3月,该骑兵部队共歼敌21270余人,俘敌13970余人,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骑兵1、3师受领任务,组编了一个黑马团、一个红马团、一个白马团。1979匹战马组成的黑、红、白三个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和观礼台时,赢得了阵阵掌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群众一致好评。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特务与土匪沆瀣一气,以绥远为基地,公开建立“华北反共自卫救国军”、“剿共救国自卫军”等反动武装,先后发生武装叛乱55次。绥远省军区及时组成剿匪指挥部,统一指挥骑兵第1师、骑兵第3师、步22师、202师展开剿匪。截止1951年4月8日,骑兵部队先后在乌盟、包头、固阳、龙头山、马鬃山等地毙俘敌1113人,活捉匪首张汉琏、匪副司令员梁子玉,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在绥远建立反共根据地的图谋,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969年9月,骑兵第1师整编为陆军第8师。骑兵第1师在76年的戎马生涯中,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战功卓着。骑兵第1师的创建、发展、整编是我军骑兵部队的一个缩影。王振祥、何正文、刘义、况玉纯将军仅是骑兵1师将军的代表,骑1师的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都为我军骑兵的发展、壮大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我军摩托化、机械化的发展,在上世纪1985年我军淘汰了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经消失,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当前军队调整改革,骑兵营也已撤编,仅剩下几个骑兵连,但骑兵将军和骑兵士兵为共和国所创造的历史辉煌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里。(完)
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二营
【陈辉,新华社原北京军区支社社长,高级记者,大校军衔,获新华社“十佳记者”荣誉。(已退休)撰写出版了《沙场淘金百战归》(上下册)、《军旗下的铁甲雄师》、《军旅岁月拾零》(一至五集)等8部专着,在国内外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新闻和文学作品先后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赛一等奖、伊拉克战争报道奖、国家抗震救灾报道奖等50余个奖项。先后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获国防服役金质奖章;简历被收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和《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作品被收入《中华文库收藏作品名典》】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911/52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