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红阳 | 傅斯年:爱国无心,倾轧有道

得罪了美国人的孔祥熙,在傅斯年大师看,实在该杀了!不必美国人做什么明显的大动作,傅斯年也准备了格外粗的棍子!如果傅斯年真的抡起棍子,仰仗美国援助的蒋介石也就再也罩不住他连襟了,蒋氏指示走卒陈布雷先一步向傅群主要去了黑材料,并向傅群主、傅斯年做了委员长一定会“秉公处理”的保证走了。“皇恩浩荡”,蒋氏后来对孔氏的处理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孔氏被掳夺了所有官衔安慰了美国人,也安稳了傅群主,而孔氏的罪恶也没有被公开,倾吞的国财也没有吐出来。这其实也是个信号:既往不咎,傅大师休要再纠缠往事!这样的前后事件串起来,像不像《大宋提刑官》里吴淼水黑材料敲诈朝廷高官案?皇上一把火把吴淼水手里的高官黑材料烧光了……像不像?只是,傅斯年绝不是宋慈!

【本文为作者长河红阳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长河红阳 | 傅斯年:爱国无心,倾轧有道

傅斯年,是最近二十余年来,果粉与公知们合力哄炒出的“民国大师”之一;在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里,更被抬举成了“民国大师”群的“群主”。这位“大师群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相信果粉公知们的说辞,更不相信《南渡北归》,不妨就从《南渡北归》里的傅群主的伟岸形象入手,把民国大师假招牌上的金字给拆了。

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傅斯年抨击孔祥熙的前前后后》,文章发在《湖北档案》2015年第6期,内容是为傅群主吹喇叭的,文章作者署名阿伟。后来又找到《杨天石:傅斯年攻倒孔祥熙》一文,该文发表在《百年潮》1997年第4期。两篇文章一模一样,这个是怎么回事?可能的情况无非是两种,一是“阿伟”抄了杨天石老先生的文章,二是“阿伟”本来就是杨天石老先生的一个笔名!但是如此直接地将20年前的文章复制粘贴改了标题作者发表,若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有点说不过去!姑且、暂且当作只看到“阿伟”的文章,没看到杨天石老先生的文章吧。

尽管“阿伟”的文章是给傅群主吹喇叭的,可是,字缝里还能看出这位傅群主、傅斯年,不像是个大写的人!谁都知道,孔祥熙是民国年间的特号大贪官,还伙同蒋介石对日乞降。那么,傅群主“恶斗”孔祥熙,要么是反对投降,再么是打击腐败。可是,在这篇喇叭文章里,我们是不好找这些堂皇内容的!如不信,看看“阿伟”这篇文章怎么说。这文章一开头就这么说:

【孔祥熙是民国政坛上的着名不倒翁。他于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长。1933年任行政院副院兼财政部长。1938年,升任行政院长。一直官运亨通,步步青云。但是,以1939年11月改任行政院副院长为转机,开始走下坡路。至1945年,竟轰然倒下。孔祥熙的倒台,当然是他自己及其家族多行不义以及失宠于美国人的结果,但是,也和傅斯年等人的一再抨击、反对有关。】

“阿伟”说,孔祥熙倒台的原因里:孔氏一门多行不义是个要紧罪名;得罪了洋人(美国人)也很要紧。而与这两个原因不同的是:傅斯年等人的抨击、反对也很重要。在“阿伟”的语气中,傅斯年的攻击与其它这两样事情,一码是一码不可混淆。那么,傅群主反对、抨击孔祥熙的内容是什么?“阿伟”写到:

【南京沦陷之后,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办公,抗战形势愈加严峻。1938年元旦,国民党改组中央行政机构,以孔祥熙为行政院长。但是,这一任命迅速受到了着名学者、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傅斯年的强烈反对。同年2月末或3月初,傅斯年致函蒋介石,猛烈抨击孔祥熙的为人与为政。……傅斯年此函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陈述孔祥熙1937年出使英国,祝贺英皇加冕时的情况,历举英国外相艾登、财政专家李滋罗斯等人对孔祥熙的批评,以及孔本人“举止傲慢,言语无礼”的事例,说明孔祥熙担任行政院长,不利于争取英美的财政援助。次述孔祥熙听任儿子指挥财政部大员,未成年的小女儿管理机要电报,以致物议蜂起的情况,说明“似此公私不分,未有近代国家可以如此立国者”。】

这段话根本没有写傅群主打击贪腐,也没写傅斯年抨击孔祥熙卖国媚日,只写了他对孔祥熙两样奇葩的抨击理由,排位居前的是,他得罪了一个西洋人——英国人,而得罪了英国人,休想指望英国人援助。这,实际上和得罪美国人(另外一个西洋人)是一个类型的原因,倒不知“阿伟”怎么就会认为傅斯年的“抨击孔祥熙”和得罪美国能够并列成为两个“孔祥熙倒台”的原因?撑死也就算“孔祥熙倒台”是在得罪了美国人的同时又得罪了英国人而已,实在是看不出与傅斯年有何关系?难道傅斯年不致函蒋介石,就会没人知道孔祥熙得罪了英国人?如果是这样,傅斯年顶多算是告密而不是抨击啊!为了膜拜傅斯年,“阿伟”的弯子绕的也忒大了。。。

jrs低调看直播直播谁都知道孔祥熙是绝对的汉奸,而当时的英美洋人更非善类:七七事变之后,民国政府向国联提出惩治日本的申诉,英国操弄的“国联”严辞拒绝民国所有正当要求。因此,在英国人没有卷入二战之前,指望英国人援助中国抗日是不太可能的!而七七事变之后,对中国购买武器装备的要求,美国政府以“现购自运”搪塞民国政府,它不是不知道中国的海军弱小得连领海都出不去,不可能为“自运”美制武器的船队护航!这是变相地支持日本侵华,所以也指望不上它援助中国?事实上英美对中国的援助远远迟慢于苏联!英美是否对华援助,关键在于它们要不要改变绥靖日本的政策!区区一个孔祥熙惹得英国人不高兴,是英国不援助民国政府的原因吗?日本全面侵华,冲击英美在华的利益,英美都在咬着牙不喊疼,对区区一个孔祥熙的不满,居然就能影响“英美的财政援助”,这个理由可真是够牵强的!英国人对孔祥熙的不满,无非外国蚊子叮咬中国臭虫,对中国既无好处,也谈不上坏处,打着“不利于争取英美的援助”这个旗号本身就有转移不抵抗责任的嫌疑。。。上面引文还提到孔祥熙“听任儿子指挥财政部大员,未成年的小女儿管理机要电报”,这只能看出孔祥熙身为民国政府要员放纵儿女耍弄衙内,持家的作风不严,这个固然有害于中央机关的行政运作,也当狠批,然而与孔本人的侵吞巨量国家财富相比,这只才能算是不痛不痒的小事,傅大师的这份抨击也打不中要害,这样的抨击真的是为国之利益打击孔祥熙这个贪官吗?对于孔祥熙所干的背离民族大义、媚日卖国的勾当只字不提!如果真的想抨击一个人,傅斯年干的这算怎么一回事?

傅斯年这一次打击孔祥熙,其实是借着洋人好恶这面大旗做官场倾轧的文章,不可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以上是傅斯年第一次抨击孔祥熙。对于第二次抨击孔祥熙的内容,“阿伟”这样写到:

【第一次上书无效,傅斯年不肯罢休,酝酿再次上书。不过,这一次不是个人行动,而是与人联署了。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大会在武汉召开,傅斯年被聘为参政员。会前,傅斯年即积极活动,制造倒孔舆论。孔祥熙听到风声,在参政会报告时特别卖力,企图讨好参政员。但是,傅斯年等仍于7月12日致函蒋介石,从才能、信望、用人、友邦观感等方面,条分缕析地论证,孔祥熙不足以担任行政院长一职。函称:
第一,就中国官场应付技巧言,孔祥熙可称超群的上等人才,然而,对建设近代国家、主持大政的良规大义,却毫无所知。
第二,孔祥熙纵容夫人、儿子聚敛金钱,奢侈、豪华,“实为国人所痛恶”。
第三,孔祥熙用人唯亲,凡山西同乡及旧时同僚,都优为安插。
第四,孔祥熙国际舆论不佳,难以得到援助。
第五,孔祥熙以孔子后裔自负,而“持身治家”,每多“失检”。】

这一次对孔氏的抨击,有了后援团:“与人联署(联合多人签名抨击文稿)”,原因也“多姿多彩”了,而且也的确在打孔祥熙要害:贪腐、任人唯亲;当然,“持身治家”“(每多)失检”,也必然会助长孔氏一门滋生贪腐蠹国的气焰,这一次的打击还是挺像回事的。然而,莫名其妙,对孔氏的抨击里,还是少不了他得罪洋人“难以得到援助”这个罪名。可是如上分析,洋人是否援助,全在于洋人对日本态度,对中国态度,区区一个孔祥熙就能让洋人避瘟神一样不支援中国?这是在强词夺理么!最要紧的,孔祥熙媚日投降还是不见提起,为什么?!

然而,不管怎样,傅大师傅斯年,应该对上次“打孔”无果还是做了教训总结,把抨击罪名多多的加入了贪腐等令人切齿的因素了。不过,“倒孔”事业还是“中道崩殂”没结果。执着的傅大师不屈不挠,对孔祥熙的抨击还有第三次,这第三次的抨击内容,“阿伟”这样写到: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28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会前4天,在国民参政会谈话会上,傅斯年等发表激烈的抨击孔祥熙的谈话,得到多人同情,于是,决定再次联名上书蒋介石,继续讨孔。会议推7人起草。同月27日定稿。
函件要求严格考核国家要员的功过与声名,分别晋升或罢退。函件特别严厉地批评了抗战以来的外交和财政,认为所有"迟缓、疏忽、懈怠,以及人事纠纷"等等问题及其损失,都在于有关官员的不称职。函件最后将责任归结到孔祥熙身上:
即如行政院长之大任,在平时已略如外国之首相,在此时尤关于战事之前途。若其人一切措施不副内外之望,则国家之力量,因以减少者多矣!

在这一次的抨击行动中,外交上的“迟缓、疏忽、懈怠,以及人事纠纷(都能导致得罪洋人,争取不到外援、)”,还是孔氏罪状;可是,真正对中国抗战有大影响的财政问题却被排在后。更要紧的是,闭口不谈孔氏贪腐!更不要说孔祥熙媚日!难道孔祥熙不贪腐了?难道孔祥熙一改媚日嘴脸,主张坚决抗日了?抨击孔祥熙不从这两样要害处打击,这算怎么一回事?!任谁都看得出来,傅群主打击孔祥熙不过是在搞官场倾轧!

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当时英美不予援助,实际上还是它们对日绥靖的立场不改变!解决当时外援不济的最急迫、最根本做法是拉紧苏联,争取更多的苏联援助!作为“大师群主”的傅斯年、傅大师,应该在这个方面多做工作,顺带以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良心的身份发表文章猛烈抨击:从鸦片战争之后,英美从中国贪得无厌索取多少?掠夺多少?为什么中国有难,日寇也冲击你们利益,你们却作壁上观?!此类“友邦”绝对是损友啊!中国,绝不可以“将心照沟渠”,等待、哀求英美的援助!

不过这位傅大师,就是不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一门心思在孔祥熙得罪洋人的事上“练内功”,试问,当时就是把孔祥熙摁在锅里烹煮(孔祥熙配得上这样的待遇!),英美的外援就会来么?这位傅大师,作为“民国大师群”的“群主”,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糊涂?大师级的“傅群主”,在如上三次对孔祥熙的抨击里,一以贯之的罪名是孔祥熙得罪了洋人,“不利于争取英美的财政援助”、“难以得到(洋人)援助”,这真是傅斯年打击孔祥熙的一根大棒,而这样荒谬绝伦的大棒,也仅仅在蒋记民国政府那个畸变政权里才能成为大棒。因为,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蒋介石都把洋人援助视为生存之命脉,蒋介石在意友邦惊诧,傅大师就把这个一直揪住不放,至于对孔氏一门的贪腐抨击,也是时有时无,这个傅大师,是在为国家利益呼号奔走吗?!

然而,终于,经过了三次不屈不挠的“倒孔”上书,孔祥熙终于栽了跟头,行政院长被拿了,在行政院副院长上蹲着。

孔祥熙该打,也该杀,有人抡棒子“打孔”,应当叫好肯定,只是英美支不支援蒋记民国,真不是一个孔祥熙能左右了的,那么傅群主为何还要一直拿这个做大棍呢?

孔祥熙被拿掉了行政院院长的差事,还剩下财政部长兼央行行长的职位,而傅斯年对孔祥熙的打击依然在穷追,只是此后,得罪洋人不再被提了(其中大有玄机,后文提到),经济问题成了痛脚,被傅斯年捏在手里拎着甩,从1939年11月孔祥熙丢了从行政院副院长的官位一直追打到1945年。看“阿伟”的文章:

【孔祥熙改任行政院副院长后,仍然兼任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总裁,因此,傅斯年照旧攻孔不止。1940年8月14日,傅斯年致函胡适,说明不能不攻孔的理由:1.孔之为私损公,毫无忌惮。2.孔之行为,惰人心,损介公(指蒋介石--笔者)之誉,给抗战力量一个大打击。3.贪脏枉法,有钱愈要钱,纵容其亲党无恶不作,有此人当局,政府决无希望。4.孔一向主张投降,比汪(精卫)在汉、渝时尤甚。5.一旦国家到了更危急的阶段,不定会出何岔子。6.为爱惜介公,不容不反对他。傅称:"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哉!"】

如划线部分,总算说到了孔祥熙“一向”对日屈膝的嘴脸,既然傅大师知道此人自抗战以来一直在鼓吹对日投降的,可是在前几次抨击孔祥熙时,为什么就绝不提起呢?是否,对日屈膝这个大罪名在傅大师的眼里算不上什么不可饶恕的、零容忍的罪过?这个傅大师对抗战的态度立场,有些可疑哦!其实,对照李敖、汪荣祖《蒋介石评传》可知,蒋阵营里媚日投降的最大国贼就是蒋介石!那么,傅斯年对孔祥熙媚日投降的攻击,迟至孔丢了行政院长之后才敢提起,这里就有害怕“批逆鳞”的担心。换言之,蒋氏把孔祥熙从行政院长职位上拿下,这是个信号,允许傅大师对这个投降话题发表议论了。这个傅大师可真是个乖觉之人,深谙官场倾轧之道:无论怎样攻击对手,别把皇帝拉进来。

再对照《南渡北归》,我们知道傅大师的挚友中就有胡适、陈寅恪这两个软骨头!他们对日的态度要么奴颜媚骨(胡适),再么暧昧骑墙(陈寅恪),如果说傅斯年一开始追打孔祥熙就祭起这个法宝,那不是把他的两个好友架在炭炉上烧烤吗?尤其是胡适,乃是“低调俱乐部”的骨干,上疏蒋介石主张放弃东北、承认伪满洲国呢!那么,这也就好解释为什么傅斯年大师在1940年后,才敢在打击孔祥熙的借口中加上了“主张投降”。其中原因,胡适胡大师“幡然悔悟”,主张抗日了,而且在1938年9月出任民国驻美大使,联络美援为蒋政府的“抗日”助战去了。胡大师跳出了投降的泥坑一身干净了;陈寅恪的对日暧昧也只是私下里的嘀嘀咕咕,并没有大肆宣扬,那么,打击孔祥熙,祭起“投降”法宝到时候了!

指斥投降,抨击媚日,本应是民族大义使然的光明正大做派,不过,在傅斯年大师利用“时间差”的巧妙安排下,成了官场倾轧的工具,呵呵,好个刀笔老吏傅斯年!

再看一段:

【1944年,重庆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战时物资管制,计划设立物资统监本部,有任用孔祥熙出任该部长官的可能。6月5日,傅斯年致函蒋介石称:就经济局势言,此事如同孤注一掷,不得不求其必成,但如人事不变,其结果很可能仅是"孔副院长更加一官"。函上,该部终于没有成立。
同年9月5日,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开幕。第二天,财政部次长俞鸿钧代表孔祥熙作财政报告。傅斯年带头开炮,要求"办贪污首先从最大的开刀"。他提出四大问题:
一是孔祥熙及其家族经营商业问题。他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官之失德,窃贿彰也',所以应自上层起。"他一一列举孔氏家族所设祥记公司、广茂新商号、裕华银行等企业后指出:所有孔氏之各项营业,已成立联合办事处,设于林森路裕华银行三楼,并以其家人为总经理。他要求调查:1.祥记公司、广茂新商号等等机构是否合法?2.这些公司借款囤积操纵之事。3、彻查并公布裕华与国家银行历年往来帐目。4.政府要员私用其地位经营商业之影响。
二是中央银行问题。傅斯年称:"中央银行是一谜"。"山西同乡多";梁子美、郭景昆,是孔祥熙的"义子";"私人用款,予取予求"。
三是美金储蓄券舞弊问题。傅斯年称:市场忽有忽无,但中央信托局局员、中央银行属员却可以提前买到;孔家某氏竟"自分五万"!
四是黄金买卖问题。傅斯年称:"裕华(银行)在今春发了大财。"】

这一段,可是正正经经的抨击腐败,倒是应该赞一声好!不过呢,曾经被傅大师反复轮起的大棒——得罪洋人,耽误了洋人援助的罪过悄悄地隐去了,为什么?洋人的援助来了么!而且,与洋人接洽援助的,还恰恰就是孔祥熙!而对引来外援最该出力的外交系统高官——民国驻美大使胡适,在这个方面却毫无作为!在美国第一笔财政援助——桐油贷款进中国的关键时期,胡适在美国尸位素餐,不在引外援上竭诚尽力,反而在美国到处做飞行讲演,给自己捞名头,那里顾得上奔走借款?

1938年9月,蒋介石拉胡适做驻美大使,同时又积极响应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提议,派陈光甫赴美商谈美援借款事宜。陈光甫驻美期间,作为中方的主要负责人参与主导了“桐油借款”与“华锡借款”两笔美援的落实。而陈光甫的入美商洽美援,就是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亲自点名。摩根索对这位他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友有一评价——正直的商人。也正是凭借这一深厚的美国人脉,美援才能由陈光甫引入中国。所谓“胡大师”胡适,无与焉。

胡适“胡大师”是民国驻美大使,虽然未必能作为最主要的主持者,达成每一笔美援入华,但是作为大使的身份,理应成为最重要的助力者。然而,这个“胡大师”、胡大使,在大使的任上却玩起了“无为主义”,在他给孔祥熙的一封电报里这样说:

【借款、购械、宣传、募捐四事,虽属重要,均非外交本身,宜逐渐由政府另派专员负责】

事实上,胡大师的前任,王正廷就一直在为美国借款往来奔走,可是,王正廷卸任,胡大师接手后就做起了甩手掌柜的!对于这样的“无为主义”,他自有另一套厚颜无耻的说辞:

【无为不是不做事,只是不乱做事,不求立功】

在如此“无为主义”指导下,胡适,和胡适为代表的民国外交系统,对于蒋政府急盼的美援入华毫无建树,反倒是财政部(孔祥熙是财政部长)成了主角之一!有胡适那样的“无为”大使,民国外交系统也成了个摆设!

胡适胡大师不单单在引入美援上无所作为,而且,还以他那冷血的“无为”惹恼了美国人:

1939年9月,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开打,美援中的“桐油借款”已经花光了。民国又向美国伸手。陈光甫和胡适商量如何再向美国开口。商量的结果,再用桐油“加押”,不足时“加锡”质押。同时,商定由胡适张嘴。时间在1939年9月7日。第二天,胡适面见罗斯福:

【希望美国再打一强心针,作二次之借款】

9月10日罗斯福照准,具体办理由胡适和财政部长摩根索交涉。可是这位胡大使9月8日见过罗斯福后,并没有马上找摩根索,而是延宕近三星期之后,才找摩根索。陈光甫忙于采购物资也顾不上问询。等胡适与摩根索交涉时,摩根索吃惊的问:

【大使先生,我等了两个星期,一直没听到您的消息。】

胡适的回答很绅士:

【“鉴于局势纷扰,我未敢前来拜访。我知道您一直很忙,因此不感冒失前来。”】

摩根索实在不能理解胡适的这个原因,所以一再追问到底什么原因让胡适迟来近三个星期。

而胡适再三强调这个原因:

【期间您的政府一定很忙很忙,我感到我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冒然来访。】

摩根索更加的不可理解,但是也明确地告诉胡适:

【当您要求见我的时候,我总会安排时间与您会面的。】

然而胡适的洋相还没出完,在未与陈光甫沟通前,在谈话间贸然把外交部新发来的电报透露给美国人。电报的内容是说,法国政府禁止中国通过印度支那运输军火、汽车、汽油。而美国人最在意的就是美援款项采购的物资如何安全地运到中国。胡适贸然透露的这个电报内容,加深了美国人的担心。所以当陈光甫与摩根索具体商谈美援的事项时,摩根索就有取消这笔美援的意思。最后少不得陈光甫大费口舌解释再解释保证再保证。

这个胡适的表现,在美国人看来——给你钱花你还嫌扎手???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胡适,把美国人也得罪了!

(以上材料曹嘉涵《抗战时期中美租借援助关系》东方出版社 2015年8月 29-31页)

在这种情况下,傅斯年、傅大师如果再说孔祥熙得罪洋人,耽误了外援,那么,他就是把他的挚友胡适装在麻袋里被人痛殴了,这个他不能干!

由此,在打击孔祥熙的过程里,这位傅大师、傅斯年、傅群主说得上胸怀坦荡吗?!这样的小算盘打得贼精,这样的傅大师、傅斯年、傅群主是个什么人不难有答案:不过是党同伐异的一个小人!一个精于官场倾轧的刀笔老吏!眼睛只看别个,刀笔专门指向官场对手,把自己这里维护地像铁桶也似!

傅斯年对孔祥熙最厉害的打击乃是“美金公债案”。

话说蒋记民国政府“阖门老小”亟盼热望的美国援助终于到了,蒋政府也谋划着怎么花钱。从1942年4月开始,以美援1亿美金作担保,发行公债。然而,初闻公债发行的国统区百姓也不甚明白这次公债发行,与蒋政府历次赖账的债券有什么不同,所以债券发行遇阻,用上了“劝销”“摊销”“搭销”等手段,还令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各自认购200万美元助威,可还是销售遇冷。深知公债有1亿美元撑着的孔祥熙,自己先下手悄悄买进,渐渐明白过来的局外人也加入抢购行列,在国债还剩5000万美元时,孔祥熙下令停售,由央行业务局收购。实际上,央行业务局并没有全部收购,孔祥熙和他的党羽瓜分不少,只孔祥熙就吞了1150万美元的公债。孔氏等人吞下的公债是以1美元:20法币的官价吃进的;但是当月美债的均价是1美元:250法币的水平。这样的内外价差让孔祥熙及其党羽得利20亿法币!然而,孔祥熙的胃口还不止这么大,他还要把5000万美元公债全吞了。这其中的黑盖子当然要捂严实,但是,孔祥熙捂盖子的企图落空了,老底被人揭了,捅到了傅斯年/傅群主那里。1945年7月,掌握了黑材料的傅斯年、傅群主准备对着孔祥熙抡棒子了。

在这个案子里,卷进去了美国人的美元。虽说这些美元最终还要落在中国草民的身上用血汗归还,但是,毕竟孔祥熙是直接对着美国人的荷包动了手,这可是罪该万死的事情,这一下坐实了早先傅斯年一贯指责的,得罪洋人的罪名。而美国人对孔祥熙的贪蠹动作也有了察觉,只不过当时没有过分的发作,到了1953年,竞选连任失败总统的杜鲁门在接受美国作家默尔·米勒的采访时,再也忍不住愤怒,指名道姓臭骂孔祥熙和宋子文:

【他们都是贼,个个都是该死的贼(They’re  thieves  ,every  damn  one  of  them)……他们从我们给蒋介石送去的38亿美元中偷去7.5亿美元。他们偷了这笔钱,而且将钱投资在巴西的圣保罗,还有就在这里,纽约的房地产!】

(以上材料:宋鸿宾《货币战争3》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11年1月182-186页)

得罪了美国人的孔祥熙,在傅斯年大师看,实在该杀了!不必美国人做什么明显的大动作,傅斯年也准备了格外粗的棍子!如果傅斯年真的抡起棍子,仰仗美国援助的蒋介石也就再也罩不住他连襟了,蒋氏指示走卒陈布雷先一步向傅群主要去了黑材料,并向傅群主、傅斯年做了委员长一定会“秉公处理”的保证走了。“皇恩浩荡”,蒋氏后来对孔氏的处理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孔氏被掳夺了所有官衔安慰了美国人,也安稳了傅群主,而孔氏的罪恶也没有被公开,倾吞的国财也没有吐出来。这其实也是个信号:既往不咎,傅大师休要再纠缠往事!这样的前后事件串起来,像不像《大宋提刑官》里吴淼水黑材料敲诈朝廷高官案?皇上一把火把吴淼水手里的高官黑材料烧光了……像不像?只是,傅斯年绝不是宋慈!

孔祥熙丢了所有权柄,算是一个大跟头。那么孔氏一门是否吸取了教训?哪有!在蒋家王朝行将崩溃的1948年,孔祥熙的儿子利用在上海开设的“扬子公司”,伙同四大家族中的其他三家,以及一大帮贪官污吏、奸商囤积居奇制造通货膨胀。蒋太子蒋经国为了他家江山,要下手整治,但是,却被他后妈——宋美龄和他亲爹蒋介石横栏竖扯不得下手①。这样的贪腐弊案,该不该被揭露抨击?傅斯年大师该不该挺身而出,继续追打这只恶虎为“国”除害?像追打孔祥熙?

很应该的啊!

可是,很让人失望的是,傅大师、傅斯年、傅群主在这时候却沉默了!

Why?!

第一原因很简单,蒋介石对孔祥熙罢官夺爵,就是在委婉地向傅斯年下命令:孔氏一族,包括四大家族其他三家有什么折腾,你就别开口了!不要再做海瑞了!傅大师当然不是海瑞,所以,用行动听话了。

第二原因,回头细细耙梳傅大师历次打击孔祥熙的说辞,洋人的影子时隐时现:或者孔祥熙得罪了洋人,耽误了外援;或者孔祥熙对着洋人送来的外援下手,被洋人不满意了,于是傅大师、傅斯年大棒抡圆劈头就打。但是,在孔祥熙的儿子开“扬子公司”制造通货膨胀的弊案中,没洋人什么事,洋人的利益丝毫不会受损,既然没有牵涉洋人,事件的严重性可以被傅大师忽略不计?所以大师也就懒得张嘴?这么看,傅大师和孔祥熙的斗殴,不过是官场倾轧而已!

傅斯年?傅大师?傅群主?呵呵,也就这个底料:爱国无心,倾轧有道。

①《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蒋经国铁腕反腐始末》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303/c85037-26628259.html

【长河红阳,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history/201911/5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