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场转型,正义网民该有怎样的角色定位?
说到如今的网络舆论生态,就不得不提到这样一群人,舆论场给了他们一个统称-自干五。名字谈不上高大上,甚至还带有点贬低的意味,可就是这些自嘲是“自带干粮的五毛”的人,却让整个舆论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笔者今天就和诸位谈谈这些令公知造谣党感到匪夷所思的人群。
首先要提的是那位自封为舆情高级智囊分析师的文人,他曾为高层作出过这样的分析:“网络具有自净能力,舆论形势正向趋好方向发展,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逐渐达成正能量共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官本位的气息。且不说中国自始至终只有一个舆论场,单就舆论形势趋好发展一事而言,就很耐人寻味。巨大的篇幅却只字不提究竟是谁在嘈杂的舆论场中引导舆论理性发展、开启网络民智,又是谁在宁愿独自承受“攻击谩骂”、“人肉全家”的人身威胁,自费流量,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保持高度一致,与网络负能量作着斗争,恐怕也只有这群被称为自干五的正义网民了。
“自干五”的出现是舆论发展过程中民智觉醒的一种表现。网络中有不少人将自干五看做是固定的一类人,一旦贴上了标签,似乎就要与之终身为伴。这不能说是错,毕竟要成为一名自干五并不容易,但笔者认为“自干五”更应该是一种舆论状态。网络形势瞬息万变,随着时间推移,一个人并不能保证自己能一直保持这个群体所特有的浩然正气。就像一名在高位时被抓的贪官,年轻的时候就未必不是清正廉洁的。而“眦必中国”、“体制黑暗论”的舆论时尚,是长久以来被挤压的民怨的虚拟释放,“723”动车事故以后,网络逐渐开启了“舆论还债”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公众也逐渐意识到了“眦必中国”并不是这个社会的本质,当这种认知逐渐普及而被公众接受,自干五也就应时而生了。而此时推墙党、造谣派、无良公知的反向煽动言论却依然霸占着网络的话语权,这也在客观上倒逼了民智的开启。
践行自干五理念的正义网民,真正让舆论场发挥了应有的粘合作用。常听人说,让舆论场回归正常生态。究竟什么才是正常生态?却鲜有人问津,舆论作为一种社会软性监督工具,虽不具有法律的硬性强制力,但却有着法律所没有的思想力、渗透力和说服力。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来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这充分说明了舆论作为武装思想的重要武器,有着重要的地位。话说回来,舆论场唯有不断增加民众与执政者的话语粘合度,才能真正发挥其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民族根本利益的根本作用。但很可惜,如今的舆论场在笔者看来,更像是在撕裂社会共识而非粘合,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有着自干五状态的正义网民,在舆论阵地中,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社会主义改良派更符合他们的自身定位。客观地说,他们不是盲目的维护者,而是有着自己独特而成体系的价值观,能够理性思考国家发展的一群人。对于一些公知推墙党污蔑他们是“五毛”的说法,这些人常一笑而过,并不存一丝辩解之意。在笔者看来,只站对不站队或许有点理想化,但“只站对的队”确实符合他们的宗旨。舆论中的一些人确实挺恨他们,不仅是因为“逆我者皆五毛”的荒诞心理在作祟,还因为这群人在看到这个国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的前提下,竟然不主张推翻而选择改良的做法让他们觉得不能接受。一些人称这些人是愚民,是奴才,可只有这些人心里才明白,西方民主不能说是个坏东西,但却不适用于中国,他们深知一旦中国被这些推墙党、公知颠覆,那么随之而来的生灵涂炭将再一次把中国带入灾难的深渊。唯有与中央保持一致,形成民间草根与中央高层的舆论默契,才能让中国向好向快发展,重新立于世界之林。
自干五这种状态是一种爱国情结的内心升华,不可复制。随着时间推移,认同这种信念的人越来越多,官方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民间力量逐渐爆发出的威力,也开始释放出一些善意。有些地方甚至广开英雄帖,招募自干五,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政治立场坚定、网络感知能力强、无欲则刚的心态,这三点自干五状态的必备要素,不是一般网民能够轻易领悟的,且不说“不改初衷”你是否能始终如一地践行,单就“无欲则刚”这一条就让一大批人望而却步了。
民智已开的舆论场,处于转型期的舆论场中,这些正义网民更应被公众铭记。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