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能使美国经济增长吗?

美国的问题像无法自拔的瘾君子试图寻找解药,可以一面吸毒,一面保持甚至提高健康。美国已经有不少人认识到:“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只要美国经济继续空心化,相对衰落就难以逆转。TPP也改变不了这个大趋势。

TPP本来是四个小国家鼓动的,结果被美国劫持了。小国要把大国拉进来,TPP才有意思;但美国一进来,就把TPP弄变味了,变成经济北约,还是排除了民主麦加欧盟、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印度和世界最……(自己填空)的韩国之后的经济北约。

美国的优势是经济体量大,依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美国的问题是经济已经高度空心化,实体经济大量流失,TPP可能加剧而不是逆转空心化。

自由贸易的好处是经济互补。美国如今的经济强项在于金融、高科技和跨国公司。这些都是来钱的营生。金融就不说了,嘴皮一翻,手一抖,多少个亿就进来了。美国有钱人中已经没有多少是干制造业的了,很多都在各种金融或者衍生行业里,比如房地产、拆卖(liquidation),这些也是炒买炒卖的名堂。高科技的定义一直在变,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在IT、航空航天、生工、尖端材料等方面还是无人能撼动。跨国公司有干金融、高科技的,也有Nike、Coca Cola这样的,他们掌握品牌资源,从全世界抽取利润,也是来钱的营生。问题是,这些来钱的营生拉动美国的经济和各种指数,股票嗖嗖往上涨,但对拉动美国就业没有太大用处。“TPP只对大公司有利,对老百姓无益”不是空穴来风。用少数高盈利产业“养”大多数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人口已经证明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奥巴马在上台之初还说要再工业化,现在已经不提这事了。不是再工业化不重要,要是再来一次2008年那样的经济危机,还会有一大帮有识之士指出:美国再次错失了再工业化的时机,所以才有今天。说的没错,其实谁都知道这茬,但谁都喜欢赚容易的快钱,干工业多辛苦啊!

美国已经是一个全民持股的国家。一方面,普通人在吃经济空心化的苦头;另一方面,节省下的几个钱投入股市,指望赚大钱,改变穷困的命运,在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空心化,因为产业转移、比较优势是资本主义的第一定理。于是美国还是在老路上欢快地跑。

TPP能增加美国就业吗?个别行业可能可以,可能能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但总体而言,不行。金融是精英行业,不需要几个人。高科技也不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随着高科技越来越服务化,需要的人手更少。高科技需要的智力和训练也不是人口中的大多数能够具备的,尤其是惧怕数学、不肯读书的这一代。跨国公司已经空心化了,留下的是动嘴皮的总部,连研究中心都会随着生产设施的向外转移而逐渐流失。没有生产设施的研究中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久不了的。那种“苦力转移、精英留下”的想法不是幻想,就是鬼话。

美国还是剩下一些制造业的,如汽车。但TPP把这些制造业摆到“公平竞争”的位置上,美国公司不可能不利用一切可能的借口,阻止对自己利益的侵蚀。福特汽车已经在要求国会否决TPP,理由是日本通过人为把日元贬值,提高日本汽车的竞争力。这还是很有道理的指责。但TPP只要求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有所协调,并无统筹能力。货币升值、贬值本来就是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不准贬值,那TPP就别搞了。

美国的问题像无法自拔的瘾君子试图寻找解药,可以一面吸毒,一面保持甚至提高健康。美国已经有不少人认识到:“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只要美国经济继续空心化,相对衰落就难以逆转。TPP也改变不了这个大趋势。至于中国,即使对中国经济最悲观的人,把中国经济打入衰退的人,也认为中国GDP增长率至少在2.5%以上。换句话说,中国经济衰退不是负增长,而是2.5%增长。那走出衰退后呢?

事实上,接下来各国的议会批准会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尤其是TPP里的几个大头。美国正在大选,2016年是高潮。TPP要是两年前就谈判结束,奥巴马还有希望在国会里推一把。在大选年?难。奥巴马已经在国会取得Fast Track的保证,避免国会批准某些条款、否决另外条款的烂事,国会也不能搞filibuster的名堂,只能在总统提交90天内一揽子批准,或者一揽子否决。但实际上,到现在TPP的具体条款都没有完全公布。总统必须在60天(?)之内公布条款,那时就看两党反应吧。就看农产品州和汽车州谁厉害了。有意思的是,两党总统竞选人都对TPP要么不吭气,要么表示反对。TPP是要国会批准的,而且2015年底之前不可能,最早2016年。但2016年是大选年,两党竞选人不可能不拿TPP说事,要在大选年通过TPP难上加难。延迟到2017年?新总统第一年烂事一大堆,不见得有力气推动TPP。但要是TPP死在国会这个沙滩上,这叫美国情何以堪?

加拿大是另一个麻烦。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大选了。主持谈判的保守党不看好,TPP得罪了魁北克的奶农,现在看来还得罪了安大略的汽车工人,这是不想混的节奏。自由党骑墙,未置可否。只有风头最健的NDP扬言要否决TPP。这次大选看来谁都拿不到多数,要是保守党少数政府,最可能和自由党联合,TPP还有戏;要是自由党或者NDP少数政府,这两家联合的可能性最大,TPP就玄了。要是TPP在加拿大搁浅,到时候TPP和NAFTA哪个更优先,就是一笔糊涂账了。要命的是,保守党说不出TPP对加拿大的多少好处来,实际上,加入TPP对加拿大不是赢得好处,这是止损,难怪保守党不怎么宣传这事。理性地说,美国和加拿大好比泰坦尼克号和旁边的小舢板,加拿大没法不和美国保持同一航向,否则美国这个大船一转向,不撞上加拿大,这小船自己就被大浪打翻了。但这很难向选民兜售。

对于其他国家,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是资源,TPP对澳大利亚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好处,难怪不久前在TPP谈判依然进行中,澳大利亚就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新西兰也一样,最大的出口是牛羊肉,能卖到美国当然好,但不仅要和美国牛肉竞争,还有加拿大牛肉虎视眈眈,实际上更现实的市场在中国。至于羊肉,美国、加拿大都是牛肉大国,都不怎么吃羊肉,TPP对新西兰有多少用处?

只有日本,TPP是赚了,有望加大对美国的工业出口力度,尤其是汽车和相关行业。部分日本公司从中国撤资,转回日本,尤其是电子行业,可能也是想搭TPP的顺风船。但这样一来,这些日本品牌也就“自绝于”中国市场了。但日本要指望从增加对美国的出口来拉动经济,不可能不遇到国会的坚决抵抗,日元贬值就休想逃过国会的放大镜。

越南、马来西亚也赚了。越南的成衣和纺织品行业得以直通日本、美国、加拿大市场,这肯定是利大好。不知道越南公知对血汗工厂如何说道,或许TPP对环境和劳工标准的要求也会改变越南,使得越南的产品价格提高。另外,不知道TPP对成衣的原产地规定如何,越南成衣很多面料、拉链、纽扣来自中国、韩国,到底有多少越南成分、能从TPP中得益多少,还要看具体条文才知道。马来西亚曾经是轻电子的重镇,90年代马来西亚产的电视机、录像机是重磅产品。TPP能否恢复马来西亚的这个优势,还有待观察。但在日本把生产转回本土的情况下,马来西亚可能也够呛。

其他国家则是卷在大潮里,身不由己,尤其是TPP的原始创始国智利、文莱、新加坡。对墨西哥来说,TPP就是NAFTA的自然延续,无所谓好坏。秘鲁更是不知所谓,本来就是跑龙套的。

TPP是大事,但TPP作为头版新闻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只有一天的寿命,二天后,连专打经济和商贸的Bloomberg都不提了。俄罗斯向叙利亚发射巡航导弹,大众柴油车尾气门,诺贝尔奖,布拉特被暂停职务,昆都士炸错医院,什么事情都比影响40%世界GDP、美国亚太轴心经济支柱的TPP重要。这么大一个事情,既没有多少好评,也没有多少恶评,而是莫名其妙露一下头就消失了,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随着TPP的细节慢慢透露出来,画面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在很多关键领域,各方事实上没有做出多少让步,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做出的让步也有很长的过渡时间。比如加拿大只开放奶制品市场的3.3%,鸡蛋市场的2.3%,鸡肉市场的2.1%,火鸡市场的2.0%,孵小鸡用的鸡蛋市场的1.5%,还有5年过渡时间。再比如日本汽车免税进入美国需要25-30年(不同来源说法不同,权威消息还是没有,因为正式版本没有公布)。25-30年是很长的时间,25-30年前,中国经济还落在日本后面很多很多,日本制造正在席卷美国,美国根本没有兴趣谈TPP,因为看不到这个必要。25-30年后呢?谁也说不上来。但在短期内,TPP不会大幅度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在长期内,TPP内外谁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更大还难说,这要看世界经济增长的大势。

TPP里的大头无疑是美国和日本,两家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经济,其他都是打酱油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瓶子大一些,但依然是打酱油的。近些年来,美国GDP增长大体在2.5%左右,日本在0上下徘徊。近几十年的历史上,美国GDP增长4%就是火爆了。美联储想提息已经好几年了,零利息的恶性通胀隐忧实在太大,但耶伦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没有提息。中国人民币贬值据说有先发制人的作用,把美联储提息空间堵死了,但说一千道一万,美联储提息、减息的决定最终是按美国经济决定的。耶伦看不出提息而不导致美国经济恢复势头回落的前景,所以再次推迟提息。就这么简单。另一方面,美国经济还是在QE余波和零利率帮助下维持增长。都说中国经济靠投资拉动,但还有高利率管着;美国经济中投资(包括民间和商界借债消费)拉动的因素也很高,现在零利率还不要紧,一旦提息,政府和民间积累的债务利息支出剧增,债务将爆发危机,这就不好玩了。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在下降,今年是不是能保住7%还不知道,有说法可能下降到5%,这是非常显着的下滑了。最悲观的预言是中国不是已经就是即将进入衰退,但衰退的标准不是世界通行的GDP负增长,而是2.5%的增长率。换句话说,中国即使进入衰退,GDP增长速度依然只是下降到过去几年里美国经济“强势恢复”的增长速度。未来经济增长大势不言自明。

作为经济架构,TPP对美国来说,目的有三个:

1、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2、促进盟国经济增长

3、抑制中国经济增长

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但在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的今天,贸易的作用就不那么简单了。贸易的核心在于比较优势,因此强势行业得益,弱势行业遭殃。美国的强势行业是金融、高端服务(包括法律、技术、医疗、教育……)、高科技和全球品牌;另一方面,美国的弱势行业集中在一般制造业,而这恰好是吸引就业的大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技术和教育要求中低,收入中高,这是理想境界。但这也是门槛较低、最容易产业转移的行业,尤其是美国这样高成本国家的弱势行业。“TPP有利于大公司,无益于老百姓”,这已经成为对大多数人不幸的现实。中产阶级国家是美国的自我理想,但中产阶级国家需要“垄断”与人口主体教育程度与技术能力相适合,而又能大量吸收劳动力的产业。福特的流水线就是这样的产业,不需要多少训练和教育,“谁都能干”,而且收入高,工作稳定。但条件是没有其他国家能建设福特式流水线,一旦这个前提打破了,福特神话也就不再了。在全球化和科技去神秘化的今天,这样对大多数人来说准入门槛低、收入高、工作稳定的行业是越来越凤毛麟角了。这也是美国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力:外国劳动力成本低,技能不比美国工人差,这正是比较优势之所在,这是资本主义在运作。

那TPP对美国经济增长有贡献吗?会有一点,但收益到大公司去了。强势行业得益,弱势行业但垄断全球品牌资源的跨国公司(像Nike、各种服装公司)也得益,但对增长美国就业无益,最终回到“高增长”、低就业的死路,还是走不出美国经济的困境。

TPP会增长盟国经济吗?TPP盟国中,加拿大、墨西哥本来就是NAFTA成员,TPP没有多少好处,只是“非加入不可”。但日本指望通过TPP拉动久已停滞的经济。问题是,日本增长要靠美国买单,美国愿意买这个单吗?如果现在还是马歇尔计划的时代,美国买单没有问题;但现在美国经济比90年代“敲打日本”时代还要糟糕很多,美国买单几乎是不可能的。日本对美国出口大幅度增加必然引发美国对日元的反压力。事实上,TPP最终取消日本汽车对美国出口的关税,有望增加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但美国汽车对日本出口的增加几乎不会发生,因为日本其他非关税形式的限制,比如大排量汽车的高征税。除非美国汽车公司专门研制适合日本市场的汽车(实际上不可能),美国不指望增加汽车对日出口。这不可能不引起贸易冲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NAFTA里,成员国之间汽车免税需要有67%的成分来自成员国,但TPP把这个标准降低到45%,主要是容许日本能有“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汽车零件,这个“其他亚洲国家”是谁呢?可能有韩国和泰国,但韩国和泰国正在申请加入TPP,条件至少不差于越南,也是美国的盟国,可能加入TPP不需要太久的时间,但这个45%的标准是“永久性”,这个“其他亚洲国家”只能是非TPP成员,这就费思量了。

一般认为,越南是TPP的最大得益者,在未来10年里,GDP有望因为TPP而额外增加多少多少百分比。且不说TPP原产地规定对越南成衣出口的影响,TPP的环保、劳保规定就会对越南发生微妙影响。环保、劳保都是好事,但登哪座山说哪山话,用美国通行的环保、劳保标准发展越南经济,势必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不说别的,越南要增加服装面料的国产替代,需要建立从炼油、石化、化纤到纺织的一系列行业,还要建立配套的道路、码头、电网、电站,中国经历过的高污染、高发展途中的问题都避不开,越南的发展道路不是一纸TPP就解决的。对于越南,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TPP包括服务准入条款,美国和其他TPP发达成员的金融(包括银行和保险)、物流、审计、法律、教育、工程、IT等方面的服务进入越南,对越南本国相关产业会造成什么影响,值得观察。

TPP会抑制中国经济发展吗?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出口分布中,对所有TPP成员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占出口总额的28%,但对中国一国出口就占22%。如果算入进口,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高居第一。考虑到中国近年的高速发展和对日进出口的扩大,中国对日本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任何其他国家。或者说,没有中国的拉动,日本GDP增长已经跌到0以下了。澳大利亚出口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今年中国煤铁进口剧减,造成澳大利亚经济的激烈动荡。但TPP之后,澳大利亚煤铁出口到美国?美国自己钢铁工业都夕阳得快落山了,帮不上澳大利亚的忙。智利、文莱、新加坡、新西兰倡导TPP的时候,这还是一个纯贸易的构架。这也是中国与各国和地区组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开始。在时间上,TPP倡议开始于中国与东盟和智利的自由贸易之后,与新加坡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之前。有说法四国是不满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贸易行为而另起炉灶,这是彻底的胡扯。在TPP成员中,除了美国和日本,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与中国没有自由贸易协议,两家的出口基本上是对美国一边倒,因为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业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独立,而是美国产业体系的延伸。

中国的经济发展肯定得益于对外贸易,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到今天,不是因为外国有意扶持中国,更不是得到外国的指点,而是因为中国强劲的比较优势。这比较优势不是钻法律或者体制的空子得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不会因为TPP而突然就消失了。美国试图用TPP把世界贸易的主流从中国引开,这是徒劳的。其实中国市场才是日本汽车最垂涎的,只是由于太多的原因,不能尽如心愿。即使TPP启动,美国对压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实际上中国的市场开放成度远远超过很多TPP成员)和压人民币升值不会放松。这不是美国没事找事要敲打中国,而是世界经济大势决定的。所谓TPP是“价值观念的经济联盟”,这是鬼话。国际贸易不是由价值观念推动的,否则美中贸易根本没有今天,而越南也不可能成为TPP的创始成员。美国在相对经济实力强盛得多的90年代还有胃口通过经贸“改造”中国,在相当经济实力大大下滑的今天,再也“改造”不动中国,除了“不跟你玩了”,还能干什么呢?

TPP是自由贸易架构,但TPP也充分反应了美国鼓励贸易、反对竞争的实质。这不仅反映在美国对各行业区别对待上,还反映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知识产权是应该保护的,但知识产权也是不应该滥用的。利用知识产权谋取合理利益,这是应该保护的;利用知识产权遏制竞争,这是应该反对的。专利有时间限制,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但现实是,美国公司经常利用知识产权索取特许权使用费,甚至用似是而非的专利阻止竞争对手的正当生产和销售。各大公司的一大堆副总(VP)中,数量最多的不是财会和营销,更不是科研和生产,而是法律部,动辄十几个法律VP,就是专门应付其他公司的官司,或者盯上其他公司打官司的。迪斯尼的Mickey Mouse是很可爱的形象,但在1998年版权期限快到的时候,再延长N年,纯粹是增加盈利之举,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无关。很流行的“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版权被华纳公司买下,每年还在收取几百万的特许权使用费,直到不久前法院判决剥夺了版权 保护。克林顿时代美国劳工部长罗伯特·莱克(Robert Reich)着书,强烈抨击美国法律和政府保护大公司、压制竞争的做法。奥巴马特别强调,考虑到美国企业95%的客户在海外,不能让中国书写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规则必须由美国来写。说穿了,这就是要把这种保护大公司、压制竞争的做法强加到全世界。

这不是说盗版有理,而是说不能滥用知识产权压制正当竞争。凡事不能走极端。

眼下TPP最大的问题在于要求各国在两年内予以批准。这不是总统批准就做算的,要国会批准。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TPP出台后,两党竞选人反对的不少,但都还没有旗帜鲜明支持的,希拉里在任国务卿的时候,还是TPP的推手,现在也改口反对了。2015年底之前在国会通过TPP没有可能,眼下最大的国会议题是每年一度的预算,今年是不是又要来一遍国债违约的把戏还不清楚,TPP是肯定轮不上了。2016年是两党竞选恶斗的时候,TPP作为政治皮球两边猛踢是少不了的,但要在国会通过,难上加难。2017年是新总统的第一年,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第一年要在国会推过这样大的议题,哪个总统都不会这样自找没趣。那TPP会最终在美国国会搁浅吗?奥巴马在国会争取到fast track,国会要么批准TPP,要么否决,但国会会批准吗?什么时候批准?只能说,嘿嘿。如此说来,在美国唱好TPP是政治不正确的事情,那么多工会甚至公司虎视眈眈准备挥棒子呢;唱衰TPP也是政治不正确的事情,那不成了美国内斗、中国得利了?索性,媒体首页就不说这一茬了。第二页、第三页、财经版?接着翻吧,哪一页上能翻到,还不一定呢。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美国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