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危机与两岸关系
国民党的危机与两岸关系
李家泉
(社科院台研所资深研究员)
国民党本来是台湾最大的政党,曾统治台湾多年,颇具影响力。然自去年「九合一」败选后,处处失利,兵败如山倒。看来2016年的大选,国民党的形势也很不看好。
一、国民党的危机与党内团结
国民党为什么会如此惨败?一般都认为是团结问题,有一定道理。这是老毛病了,国民党历来都「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国民党内的「马王争」,即马英九与王金平之争,对该党伤害最大,至今仍未很好解决。连这次洪秀柱参选的前前后后,也都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内部团结存在的严重问题。就以目前国民党高层的现状来说,马英九掌管行政权,王金平掌管「立法院」,朱立伦掌管党务,三个中心,各自为政,很难协调。加上,党内一直弥漫着悲观失败主义情绪,这又怎么可能「挽狂澜于既倒」,振衰起蔽、浴火重生?
应该说,团结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但为什么不能团结?这实际是一个由来已久,积重难返,为害甚大,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之所以如此,其背后自然有更重要、更深刻的原因。
二、危机的总根子是方向不明
笔者认为,总的、真正的根子,不在团结,而是国民党长期没有解决好方向问题。一位资深的国民党党外人士,批评国民党是「三无」政党,即无方向、无政策、无魄力。难道这不是「一语中的」吗?最近几年,国民党已蜕变为「选举机器」,一切围绕着选票转,这就更说不上方向了。一个没有方向、没有中心思想的政党,又怎么可能有号召力,凝聚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内外群众去拚搏、克敌制胜呢?
关于国民党的方向,依笔者所见,应该是立足台湾,面向全中国,抛除一党之私,力争两岸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如果只看到台湾,一切从台湾出发,那就变成笫二个民进党,即「台湾国民党」了。国民党来自大陆,是跨越海峡两岸的全国性政党,如果变成第二个民进党,那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三、危机与国民党存在的「两怕」
国民党和民进党比较,民进党的优势是本土,该党划了一个虚幻的「台独」大饼,他们就是依靠本土这个优势,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相对于民进党,国民党的优势是两岸关系,马英九执政的前几年,也就是依靠这个优势,在两岸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本可以继续乘胜前进。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因为民进党人的强烈反弹,大扣「红帽子」,说国民党是在「倾中卖台」,使马英九和国民党害怕了,立刻踩煞车,并步步后退,这才种下了后来走向惨败的种子。
国民党和马英九,既怕「绿」,更怕「红」。「红帽子」一戴,这就脑袋发晕了,有人弃党,有人转党,还有人弃蓝投绿。其实「红」有什么不好?有什么好怕?如今中国大陆就是靠「红」站起来、发展起来的。国民党蒋介石先生,在他与「红」合作时,一切都好,只是在他一味反「红」时,这才走向了失败。蒋先生晚年对此似有所悟,并曾通过有关人士私下与「红」拉关系。
四、「独台」与「台独」是一对孪兄弟
最有意思的是,有些人竟异想天开,想在「红」与「绿」之间另找第三条道路,这就是「似统非统、似独非独」的「独台」道路,亦即「两个中国」。而其实,「独台」与「台独」,在分裂中国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两者都是「拒统」,分裂中国,其最终必定会「合流」。最大可能是「台独」吃掉「独台」,此即蔡英文所说:「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是也。
民进党最怕「国共合作」,而正好国民党和马英九不敢提「国共合作」。其实,在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如今,如果没有第三次国共合作,能取得「反独」斗争的胜利吗?
五、搞好两岸关系是唯一出路
笔者认为,为了挽救国民党,挽救台湾不被分裂出去,挽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被破坏,舍红蓝合作、国共合作外,别无其他任何出路。实际上,这也就是国民党转失败为成功,转危机为转机的好机会。
目前的海峡两岸,出现了一个很反常的诡异现象:一方面是,中国大陆和平崛起,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人人都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和骄傲;而另一方面,根据媒体报导,台湾竞出现了那么多人,大约占85%到90%的人,只承认是台湾人,不承认是中国人或不愿做中国人。岂非咄咄怪事!这是什么原因?我看,这主要是台湾长期的「亲日、主独、反中」舆论,没有受到应有和有力的批判与反击。但愿今后海峡两岸,国共两党,所有爱国人士,包括台港澳侨的所有爱国同胞和人士,都能团结起来,努力改变这种不正常、不合理的现象和状况。
2015年10月20日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