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再谈“翻译外交”扭曲了中国外交(上)

外交部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外交规范的建设者和督促着,不应该是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独霸外交资源,不许别人染指外交事务的外交太上皇。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www.cwzg.cn)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保留本声明】

 

前言:

 

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近期在外交学院发表“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的讲座中的某些不当言论在舆论界再次引起有关中国外交的辩论以来,笔者由于忙于准备一个会议没有过多的关注,直到察网编辑告知笔者,又有众多平台重新刊登笔者2012年《翻译外交,扭曲了中国外交》的一篇旧文,结合近来吴建民、袁南生两位外交学院院长的言论,笔者认为有必要把《翻译外交,扭曲了中国外交》没有说清楚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展开说明。在此感谢察网编辑敏锐的新闻素养。

 

2016年3月30日前中国驻法大使、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在外交学院发表“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的讲座中的某些不当言论在舆论界再次挑起“外交”争端,他说,“环球时报经常发表一些文章很极端的,去年胡锡进请我参加环球时报论坛,有个开场白,他一上来把这个世界讲得一塌糊涂。我说你们的眼睛里没有全局啊,世界大势你看不到,抓不住主流。我心里说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他是报社主编,很有学问的,但是搞不清楚状况”。吴院长并没有援引胡锡进的任何言论,却称“这就是今天的中国”…“搞不清状况”;无独有偶,与之相呼应的是2016年4月的《同舟共进》杂志刊发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的文章《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言外之意,不仅今天的中国搞不清状况,而是中国“千年不绝”地搞不清状况。袁南生用“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沙文主义思想、言论和行动的青年”为所谓“愤青”定义,通过对历史的选择性解读,明显流露出有把民间外交声音妖魔化的情绪。两位外交学院院长不约而同地排他性言论,再次折射出外交界扭曲的思维。笔者曾在2012年《翻译外交,扭曲了中国外交》一文中剖析过中国外交界,外语专业出身,“译而优则仕”的中国外交高官的先天不足,以及由于长期垄断外交资源的优越感和排他性,颐指气使的言谈举止,及特有的,典型的,霸道思维方式,认为“只有他们懂外交,而且应当由他们完全主导外交,媒体插嘴完全是添乱,是民族主义的祸源”,却从未认真反思正是由于外交部单一同质化的人才结构,难以避免地造成中国外交弱势,妨碍与中国全方位崛起相适应,与时俱进的外交能力建设,扭曲了中国外交作为日益多样化国家利益扞卫者的形象及应该发挥的作用。

 

 一个职业外交官,在美国呆过十年的外交学院院长,不知道美国在想什么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外交必须全方位地反映国家利益和战略诉求,既需要反映民间的声音,也需要体现军方的战略意志,既有产业界的利益诉求,也要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他们合在一起,体现国家的战略利益,政府的意志是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因此由于利益的多元化,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必须有能够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利益的复合型,多元化外交人才,而不仅是外语专业毕业,译而优则仕,单一化、垄断性的外交高官团队。外交部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外交规范的建设者和督促着,不应该是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独霸外交资源,不许别人染指外交事务的外交太上皇。

 

1. 自觉扞卫中国的战略利益还是不自觉地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

 

吴建民在《“中国梦”绝不是要与美国争霸》一文中标榜自己的身份,“在我的外交生涯中,曾经从事过13年多边外交,在纽约干了十年,在日内瓦干了三年”,旨在表明他了解美国的程度和显示自己谈论中美外交的权威性。然而没有真正接触美国社会,花心思研究美国国家战略及文化,即使在驻美使馆里待一辈子,也未必真正了解美国。

翻译外交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自己垄断的外交资源错当作高人一等的资本,把自己有限的专业知识认作为非我其谁的独门绝技。长期以来吴建民对中国军方和民间的“鹰派言论”颇有微词,公开指责军方扞卫国家主权的言论是给中国外交添乱,曾多次引发所谓鸽派与鹰派的舆论大战。在《“中国梦”绝不是要与美国争霸》一文中吴建民指出中国“要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这后面的思想是什么?那就是以为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就能称霸世界。这条路行得通吗?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而不是还停留在过去”。显然依吴建民的逻辑,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是为了侵略别人,称霸世界,这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这一点上吴建民在西方的十几年似乎没有白待,“这后面的思想是什么?”,他全盘接受西方“国强必霸”的所谓大国崛起逻辑和战争哲学。然而翻译外交的教育和人生经历的特点,正如《翻译外交,扭曲中国外交》一文中分析的,缺少中华文明史观这一环。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没有由于强大而发动咄咄逼人的诸如十字军东征;远渡重洋攻打中国的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在全世界,以种族灭绝式方式抢占殖民地那样的侵略战争。纵观历史,中国是一个内敛,和平的国家,是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哲学思想为宗旨的国家,即使在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没有肆意扩张的战略企图。如今,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听说中国在谋求“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比如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保持最低限度的核反击能力,不先发制人,与拥有成千上万的美苏(俄)战略打击力量的所谓“最强大”相去甚远。给中国国防建设冠以发展“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在美国的战略利益上思考问题,替美国推销中国威胁论。

吴建民用“最强大”去抹黑中国军事防御思想,妖魔化军方民间不满软弱外交的声音,这个对外“鸽派”的所谓着名外交家,对内的手段却够“鹰派”的。

 

2. 刻意混肴战争性质与发展军力的目的

 

吴建民讲:“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战争的威力已经远不如过去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战争曾经是威力无比的。国与国之间出现了分歧,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了,那就诉诸武力,打,战争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请大家看一看,美国发动的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有那么大的威力吗?解决了一切问题吗?事实是,不仅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给美国带来了一大堆难题。在今后的岁月里,美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这一堆难题。上述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这是与时代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密切相关。我们的时代已经从战争与暴力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变化。我们那些鼓吹建立“最大军事力量”的人,说明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

吴建民的论述看似逻辑清晰,实则概念不清自相矛盾,首先他就没有弄清楚谁是侵略者谁是被侵略者,发展军力的目的是什么?美国保持最强大军力的目的是我想打谁就打谁,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发展军力的目的是不被人打。如果阿富汗、伊拉克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还敢打这两场不义的战争吗?事实上,正是因为美国知道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谎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绞死了萨达姆。如今朝鲜做实了比萨达姆政权拥有多得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一天到晚围着朝鲜军事演习,为什么不敢动武?难道美国洗心革面,立地成佛,进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的模式了吗?显然朝鲜的核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战争冲动。“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仍然需要以实力遏制战争,而不是像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轻信美国的承诺,自动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反制能力,换来的却并非美国的立地成佛,而是招致美国在该国发动毫无忌惮的高科技战争,招致杀身之祸。

其次,表面上看吴建民在批评美国的好战行为,却发自内心地为美国战略利益操心,实践证明用“战争解决一切问题”已经过时,“还给美国带来了一大堆难题。在今后的岁月里,美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处理这一堆难题”,潜意识里完全站在了美国的利益得失上思考问题,而对阿富汗、伊拉克,不止是“人力、物力、财力”难题,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的丧失,和国民经济的彻底破坏无动于衷。对于吴建民来讲那些万万千千死于美军炮火下,百万流离失所的难民都只不过是战争不能解决的问题的一部分,至于他们的国家不需要未雨绸缪建立“世界最强大军事力量”保护自己的家园,避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是吴建民要关心的问题。正如西方社会为巴黎恐袭点亮标志性建筑的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西方从来没有为每天都在发生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等国恐怖袭击的受难者点过灯,当然也没有为中国恐怖袭击的受难者点过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把第三世界的人民当人看。更为可悲的是上海东方明珠从来没有为中国恐袭遇难者点过灯,却跟在西方人后边,主动跟西方“接鬼”为巴黎点亮“自由民主人权”之灯。上海东方明珠现象折射的是不少中国人骨子里站在西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而不是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更不是站在世界大多数人的立场上,尽管西方骨子里也从来没有把这些人当过人看。

第三. 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的一百年,中国始终处于任人欺辱、任人宰割的境地,直到毛泽东领导建立的新中国才彻底扭转了这种尴尬、耻辱的局面。然而即便如此中国彻底摆脱来自外部的武力威胁了吗?时至今日美国重返亚洲,亚洲再平衡,把60%的军力,最尖端的杀人武器部署在中国周边,难道是为了友谊而来吗?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吴建民丝毫不敢指责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是“思想还停留在过去”,反倒把中国反侵略的军事准备指责为“搞不清状况”,难道只有中国像伊拉克、阿富汗那样国破家亡才算是搞得清状况吗?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发展进程多次被周边游牧民族入侵所中断,特别是宋朝和明朝,曾经都是世界上同期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却由于缺乏强大的国防,被仅有几十万人口的武装所毁灭。如今中国面对的不是周边几十万人的骑兵部队,而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用航母和飞机导弹武装起来一超独霸的美军,其军事实力差不多等于世界所有国家军力的总和,中国再努力发展军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难望其项背。吴建民却偷换概念,把中国发展防御性军力指责为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帮助美国做实中国威胁论,压制中国军队追赶美军的步伐。依照他的逻辑,难道中国最终像伊拉克、阿富汗那样任美军屠戮才符合吴建民“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新思维吗?一方面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围着中国摆出要打的架势,几次挑衅性逼近中国南海岛礁,吴建民不去指责挥舞大棒者,反而信誓旦旦地告诫被威胁者,应该看到“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大家不禁要问,吴健民大使,你到底是哪一国的大使?

 

3. 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险恶意图绝非“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能掩盖得住的

 

自称在美国“呆”过十年的吴建民不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不知道美国政治家战略家们在想什么。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突然对“亚洲”兴趣大增源自中国经过30年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和平崛起之势已经势不可挡。身陷两场“反恐”战争,焦头烂额的美国,募然回首,中国综合国力已经快速逼近美国。美国政治家战略家们幡然猛醒,中国从十年前被认为的潜在威胁变成今天头号竞争对手,开始深切意识到:恐怖威胁对于美国来讲只是疥癣之疾,而中国的崛起才是美国霸业的心腹大患。于是反恐战争只好草草收场,开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全力推进重返亚洲–亚洲再平衡,遏制中国的国家战略。

事实上冷战后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并非始于奥巴马,上世纪九十年代,尽管美国作为冷战的胜利方,国力如日中天,居安思危的美国战略家们,已经预测到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挑战美国霸权的潜在对手,开始布局围堵中国。然而,人算不如天算,911事件彻底打乱美国全球战略。当美国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陷于反恐泥潭的十年不得脱身时,中国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无形中给中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并非如吴建民所说的别人倒霉,中国才发展,中国客观上受惠于美国战略重心西移,极大减轻中国地缘政治压力的国际局势,可以说是坐享了一次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天佑中华。

从战略角度分析,美国发动的两场战争不全是美国战略家们失算,而是美国政治家们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用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美军仅42天空袭和100小时陆战便把伊拉克摆平,以至于不可一世的美军怎么也不会想到打着反恐名义的阿富汗和第二次海湾战争把美军拖入战争泥潭,极大地消耗了美国国力,十年不得脱身。

第二个没想到是,当年美国朝野谁也没有预料到中国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后悔攘中国必先安中东的战略失误,给了中国千载难逢的发展战略机遇期。面对今非昔比的,日益强大的中国,美国第一次萌生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近年来美国学者,战略家到中国深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在公平,和平竞争的环境下)美国竞争不过中国。回顾历史,中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多数时间都是最富有的文明大国。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民族为主,和平环境下勤劳致富的典范,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公平竞争。冷战结束后,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人民崇尚知识的传统,开放宽容的社会,善于理财,克己奉公,勤劳致富的文化开始展现整体竞争优势。特别是吸收了西方文明的优点后的中华文明在未来文明竞争中已经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短短30年,中国已经从一个连电子表,录音机都要进口的,积弱积贫落后的大国,发展到从低端的玩具,服装,家具,到高端的航天、探月、空间站、北斗卫星导航、商业卫星、超级计算机、高铁、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无线通讯标准、造船、程控机床,超级工程、长距离电力传输、工程设备制造、深海探测、核能、节能环保、无人机、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歼20、东风21、战略核潜艇、052D型导弹驱逐舰、99A坦克为代表的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防工业,以微信、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等几乎所有传统及新兴产业,得到举世无双的快速发展,出口产品高低通吃,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可以和中国相媲美。即便科技领先的美国,由于过去十数年的全球化导致的产业转移和外包,美国实体工业的许多环节已经被掏空,构不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也才真正是美国畏惧所在。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美国总统大选辩论会上曾说,“美国必须依靠我们在中国内部的盟友和支持者扳倒中国,只有中国倒下去,美国才有夺回制造业的机会”。可见制造业的薄弱是美国政治家们一块挥之不去是心病。

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危机意识的国家。美国创造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帝国,为了维护美国霸权地位,保持帝国强悍不退化。美国人不停地制造敌人,又不停地消灭着敌人。通过制造敌人来营造危机意识,凝聚美国人和盟国力量,使美国不断巩固做为西方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合法地位,也无形中迫使盟国,准盟国自愿向美国缴纳保护费,输送利益,进一步支撑美国超级大国的神话。

然而中国奉行的“和平”崛起使得美国敌视,妖魔化中国来凝聚危机意识的手段大打折扣。伴随美国穷兵黩武,美军横行霸道瞎折腾,美国的国力和影响力开始走下坡路,加剧了美国的危机感。深刻了解大国兴衰史的美国战略家们清楚的知道,中国的崛起终将导致美国衰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此伏彼长,给美国留下的时间不多了。既然和平竞争不是中国的对手,奥巴马上任后一再强调的美国永远不做世界老二,可供选择,维护美国老大地位的手段还有什么,美国亚洲再平衡,把60%军力部署在中国周边要干什么,吴建民真的就熟视无睹,还是有别的什么盘算?

即使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而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战争的压力并非一定要通过战争手段结束。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剑拔弩张,导致美国放下身段拉中国联合抗苏;而苏联的倒台与美军大兵压境,不惜代价的军备竞赛拖垮经济的战争压力脱不开关系。今天美军陈兵东亚,即使没有擦枪走火,其军事影响力至少是在地缘政治上军事压力,无形中成为美国从中国谋取、榨取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不可或缺的手段。

像吴建民一样看不见战争的危险,宁愿相信狼不吃人,是因为把狼理想化了。当把美国正义化、理想化,把所谓普世价值神圣化的结果是,只看到,或者说只相信“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看不到,或不愿承认,或有意掩饰美国霸权的本性。的确二战以来,由于有核的恐怖平衡,世界核大国之间没有爆发过直接对抗,和平发展是主流,然而美国强加于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这样的战争,“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对于这些国家,和平却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如果中国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这种命运随时降落在中国人头上。这么简单的道理,吴建民们理解起来之所以那么困难,是由于翻译外交体质/体制所决定的。由于看不清美国的战略意图而想自觉地维护中国国家战略利益就是一句空话,更何况不少人本身更习惯于为所谓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国战略利益思考,无形中扭曲中国外交。

 

4.农耕民族为守土而战;游牧民族为掠夺而争。战略思维方式决定民族的命运

 

600年前当郑和率领世界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船队飘洋过海,广结善缘的时候,西方则为了掠夺更多的财富,开始了所谓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文明的中国开始衰败,野蛮的西方统治了世界。如此悲剧性结局不是偶然的,是由民族的战略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农耕文明,地里刨食,一份辛苦一份收获,本分保守,循规蹈矩,无非份妄想,这种文化鼓励人们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天道酬勤;

游牧民族一次猎取就是一次意外之财,发现占领一片新的草原牧场,就为家族带来无限的生机,这种文化激励人们探险,鼓励掠夺和征服,投机取巧,冒险和进攻,先发制人是财富的源泉。

农耕民族为守土而战;游牧民族为掠夺而争。两种文明的战略思维便产生本质不同。一个是进攻型的,一个是被动防守型的。

美国根深蒂固的战略思维模式要的是抢占先机。世界就这么大一张饼,只有先占先得才能捞取更多的战略利益,只有把对手整垮才能永保世界老大地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强调,美国永远不做老二,为达此目的,采取什么手段在美国人的哲学里并不重要。美国战略东移,围着中国建基地,搞军演,全方位抵近侦查,挑动,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合伙和中国对着干,资助煽动中国内部的颜色革命都是先发制人,主动出击战略思维的重要体现。

中国人典型羊的思维方式,一心埋头搞建设,试图把世界财富这张饼做大,期望大家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甚至国家间关系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真诚待人,力图用自己的诚意感动别人。然而这种善良的愿望很难被贪婪的游牧文化所理解,反而得到更大的猜忌。因为在他们的哲学里你违背了人的本性。中国人很委屈:我们,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你们干吗老找我们的麻烦?

中国历史的很大一部分是反抗外族入侵史。农耕民族辛勤劳作创造财富,筑起万里长城仍难保不被他人掠夺,防不胜防。游牧民族的铁骑踏过之处家国破碎,玉石俱焚,农耕文明遭受灭顶之灾。中华文明就是在这种创造,毁灭,恢复,再破坏的不断轮回中螺旋起伏。近代清朝被农耕文明同化,满足陶醉于中华农耕文明的巨大创造力的时候,西方游牧民族的冒险探索精神搭上工业化的快车,开始建造坚船利炮,跑马圈地,为其民族留下富饶的美洲,澳洲大陆,其后代永远不需为吃穿发愁。同时也打开了奴役中国的大门,把骄傲的中华文明打的失去了民族自信心100年,甚至至今许多国人自动把自己摆在世界二等民族的地位。

中国人潜意识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指导中国国际战略,十分虔诚地按美国的要求“做一个负责人的大国”,本质就是骨子里改变不了的食草动物的思维方式。当面对西方虎狼般咄咄逼人进攻型思维方式,特别是面对西方故意拔高其民主自由人权道德制高点时,常常茫然不知所措,招架不住。甚至个别人在民族自卑感的驱使下,惶惶不可终日地反思自己又错在哪了,自己的尾巴夹得是不是还不够紧,中国是不是应该再韬光养晦100年,无形中形成中国翻译外交的思维定式。

 

5.“好的印第安人就是死的印第安人”是美国永远不变的战略文化

 

邓小平,一个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灵活的实用主义者,根据30年前的中国国情,深谋远虑,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出韬光养晦的战略。我们不想伤害别人,但是我们要避免中国还没完全苏醒来之前,再被别人制造借口一棍子打昏过去几百年。中国必须韬光养晦,凡事能忍则忍,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战略降低了美国围堵中国的压力,使得中国在不经意间长成世界第二大块头。30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再藏着掖着,还藏得住吗?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不管中国多么谦卑,多么爱好和平,像吴建民那样无数次向美国表白我们愿做美国要求的负责任的大国,我们还要韬光养晦100年。然而在美国战略家的眼里,从能力上讲,综合实力强大的中国和俄国是当今世界仅有的能够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国家,不管你多么愿意臣服美国,除非像乌克兰那样自动解除战略武装,四分五裂,否则以中俄这样的块头,存在一天,就有对美国霸主地位潜在威胁的一天,只有世界变成除美国之外其余都是不具战略威慑能力的中小国家,如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而不是统一强大的欧盟,以及被肢解后的中俄,美国的唯一霸主地位才能高枕无忧。就如同当年美洲殖民者极具战略眼光的一句名言描述的那样:“好的印第安人就是死的印第安人”,西方殖民者认为印第安人活着就是原罪,只有印第安人彻底灭绝了,西方殖民者才能一劳永逸地拥有美洲这片富饶的土地。同样,拥有庞大综合国力,崛起的中国在美国霸权主义眼里就构成原罪,不管中国人多么善良,安分守己,美国永远不会容忍中国人走到自己的前边,卧榻之侧其容他人安睡。因此不管吴建民大使在美国面前多么谦卑,中国外交多么爱好和平,只要中国保持这么大的体块,美国就不会放过中国。同理,俄国已经是经过美国帮助改造的所谓宪政民主国家,然而只要俄国拥有威胁到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就不会放弃北约东扩,把俄罗斯围的像铁桶一样,千方百计地制造借口制裁遏制俄罗斯。乌克兰曾经可以继承包括核武器在内的苏联庞大战争机器的一部分,然而乌克兰选择了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放弃武装,并最终选择唯美国马首是瞻,很符合吴建民的和平外交思维方式,其结局是有目共睹的。一个国家选择了错误的战略和外交,导致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甚至国破家亡,就在一念之间。

可悲的是作为中国派往美国10年之久的外交大员,培养外交人才摇篮的外交学院院长,似乎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战略思考。是外语专业培养出来的外交官本质上不具备这种能力,还是在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下不知道应该站在谁的战略利益上思考问题?翻译外交扭曲中国外交绝非个别现象。(待续:美国合纵,打造围堵中国的岛链;中国连横,一带一路开辟和平世界的未来)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04/2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