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杨靖宇的传记不让写,IP圈钱骗局却很火爆
【摘要】(影视剧)为什么会有历史虚无主义,因为对严肃的正史,你审查尺度最严。写杨靖宇,主管部门建议我不要用杨靖宇的名字,因为这样审查会更严,建议我虚构一个。在杨靖宇牺牲的祖国,在抗战胜利七十年以后,不能用他的真名为他写一个传记,这是谁的悲哀?审查尺度不统一,控制一方,另一方面完全无管理。历史正剧审的最严,大家当然就去写架空的了,这是你文化上把他们推到一个死胡同里去了。
以下是编剧汪海林在会议上的发言:
(汪海林,着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作品包括:《铁齿铜牙纪晓岚》、《神医喜来乐》、《一起来看流星雨》、《卧薪尝胆》、《楚汉传奇》、《铜雀台》等)
我们国家有个现象很奇怪,有一段电影管理很严格,电视剧比较松,中间一度张艺谋非常愤怒说:电视剧怎么这么松,我们电影为什么管这么严。现在呢,电视剧管理很严,电影宽松,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不能同时放开,我百思不得其解。目前,我们的电视剧,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可以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终于把电视剧搞“死”了。
昨天史建全老师说,电视剧现在需要救市。到了这个程度了。
我们这个会,与会者不光是编剧,还有制作人、导演、评论家,众多的影视从业人员,专业人员的一个会,还有小说家。我们开这个会,社会上有些议论,我们抛出话题,是欢迎讨论的,各种观点都可以表达,如果不同意我们也很正常。
我和闫刚写的电视剧《卧薪尝胆》里,我们有句台词,叫:大丈夫有毕生之忧,无一朝之患。
但那些认为我们反对所谓“IP”热,是因为怕被人抢了饭碗,把文化批评、产业批评当作争食,你们太小瞧人了。因为你们的目光就紧紧盯在饲料上,你们的视野就是食槽的宽度和广度,本质上你就是小市民,只能用小市民的哲学解读一切,解读你看到的世界。
所谓毕生之忧是作为文化人的使命,对世界的持续的关注,一朝之患,是短期利益嘛,只关心自己明天有没有饭吃,在座的各位,刘誉在这,合同推掉多少,今年干得完吗?明年干得完吗?陈彤干得完吗?除了不靠谱的以外,靠谱的投资人还是有的是。在座哪位有衣食之忧,有这种一朝之患呢?
我们说的IP骗局,指的是资本阴谋,从头到尾,与网络作者无关。
刚才李辉讲的金融诈骗,就是庞氏骗局。庞氏骗局是什么,就是用新投资人的钱支付旧投资人的利息和利润,空手套白狼,通过多次转让骗钱,最后资金链断了,全完。不是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庞氏骗局,我们说IP骗局,不是说所有IP买卖是骗局,但是,炮制IP概念的,制造IP泡沫的,用IP忽悠钱的,一定是骗局。
我们对于所谓“IP热”这是要打上引号的,反对它,与网文作家无关,恰恰我们还要呼吁提高网文作家的待遇。他们在多次的IP转让当中,他们不是最大获益者。他们经常是利益被侵害者,他是被利益集团甩在外面的人,他们是一个用来圈钱的工具。如果网文作家需要维权的话,我们第一个支持他们,在道义上一定是支持他们的。所以我们编剧跟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矛盾,但我们对这个资本包装的IP骗局是坚决反对的。
它这个骗局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它制造出所谓的IP就是项目源,是一个巨大的项目源,创意池,动不动说我有海量IP,这个本身是骗局。炮制IP概念的资本,不是为了拍《红楼梦》《平凡的世界》,那是障眼法,好像所有的改编作品都是IP改编,如果你们是为了拍《红楼梦》,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你?!
其实,玩IP概念的,主要就是玩网文嘛。因为网文在他们手里,他要玩的是他手里的东西。我不一一展开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也多次讲影视公司、制作公司实际上是项目研发公司,不在于你有一千个还是一万个IP,任何一个影视产品都要从零开始,从无到有,要经过艰难反复的磨合,这个剧本、这个故事才能出来,项目才成立,不在于一万个就必然会有1%成功,他们打出这种数学的方式,认为一万个IP里面,可能1%可以用,我不就有一百个创意了吗,一百个创意就有一百个项目,一百个项目翘动的资金是多少钱,然后去圈钱,融资,这是一个资本的算法,这不是一个创作的算法,这个算法从来就不成立,这是一个骗局。
这些很多投资人可能并不知道,他被忽悠了,我们要告诉他。创作规律不是生产规律,智慧劳动不是这样的。一个有一万个IP的公司和一个只有一个剧本的公司本质上是一样的,影片拍成以前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零。可能一万个IP最后一个都没拍成,而只有一个剧本的公司拍成了。
第二,数据的骗局。我们知道收视率可以购买,但是这个购买还需要成本,但是我们网络平台的所谓点击量也好、阅读量也好,它是可以作假的,而且成本非常低,而且没有监管。它拿这些数据用来圈钱。
第三,作品内容。这些IP作品是否代表了文学艺术新的潮流、新的方向、新的表达方式,我的判断是否定的,不是。它没有带来文学的革命,没有带来通俗文学的进步,哪怕是从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角度上来讲,并没有在叙事技巧上,在创作本体上有什么本质的提升。流行不等于我们前进的目标。但网文的整体水平到底怎样,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不认为网文就天然代表文学发展的方向,不认为网文就具有天然的先进性,哪怕是在商业剧商业片方面。
综合这几点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骗局。
我们说到电影,用电子商务的概念说更像是B2C的概念,就是商业对顾客,而这个电视剧是B2B,就是商业对商业,就是机构对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电影界这几年的情况其实在好转,票要一张一张卖,营销手段也能忽悠人,但是现在越来越难忽悠了,IP在电影界已经不好使了,电影在回到故事上来。
包世宏讲过,电影界最大的创作权还是在创作人手里,在制片人、导演手里,没有被影院经理左右。我想影院经理可能无法指导张艺谋进行创作。但是电视剧创作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它容易被资本绑架和操作,资本、播出平台、传播平台、数据平台,可以勾结在一起,暗箱操作。
造成目前这个情况,我想我们要提出问责。
第一,我们要向行业的主管部门提出问责。
比如说我们现在作品,大家喜欢的《琅琊榜》,它应该是北魏的,但是电视剧不敢说它是北魏的,把时空架空了。这是主管部门的问题,我们现在叫悬浮化,历史被架空了,为什么会有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你对严肃的正史,你审查尺度最严。我写杨靖宇,主管部门建议我不要用杨靖宇的名字,因为这样审查会更严,你不如虚构一个。我就说在杨靖宇牺牲的祖国,在抗战胜利七十年以后,不能用他的真名为他写一个传记,这是谁的悲哀?历史正剧审的最严,大家当然就去写架空的了,这是你文化上把他们推到一个死胡同里去了。
第二,播出机构和传播媒介我们要问责,完全没有文化责任、文化担当。
很多人说电视台他也要赚钱,那是不对的,我们的电视台是国营的,是宣传阵地,就知道挣钱对吗?有的台我听说:“没有IP的,明年我们一部都不要,尽管我们知道那些IP改编的剧本很差,只是审剧本的话,过不了关,质量不行,但是因为是大IP,我们一定要买。”电视节各个台现在就是这个论调!知道差也要买,这是什么?习主席说的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投机取巧,说的就是你们!不要脸!我们倡议广电总局对整个电视台要好好整顿一下。
第三,创作者自己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我们对原创有没有一种坚持?坚定?闫刚说,我们尽量多提一些措施,解决的办法,现状大家都逐步地清楚了。我想从创作者角度讲,我们应该明确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今天的会是作家、编剧、导演,影视行业的从业者的会,首先我们是亮出观点,表达文化立场,这个时候表达最重要:我们不认同目前的这种情况,尤其是IP热背后这种情况。
电视剧的生产从来不是精英文本,它就是通俗文本,但是我们希望产业要升级而不是倒退,我们在剧作法上在倒退,制作上没有前进在倒退。昨天晚上史建全老师再三跟我说,按照目前这个情况下去,我们电视剧前些年的创作高峰不会再出现了,这是值得忧虑的事情。
所以我个人提出几个明确的,向主管部门提出几个明确的要求也好,诉求也好。
第一,要求恢复一剧四星,在电视剧播出方面。恢复插播广告,恢复一晚三集。这个文件既没有遏制演员的片酬,也没有使市场繁荣。网络平台在销售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它手上有IP资源,它反过来控制影视创作,这跟一剧四星变成一剧两星有直接关系。
第二,我们要求放宽对影视创作的审查尺度,统一审查尺度,就是传统媒体,我们影视和网剧应该是一视同仁,应该是一个尺度,网剧可以拍的我们也应该可以拍。而不应该是控制一方,放开另一方,另一方面完全无管理。
第三个,要求鼓励原创,鼓励严肃题材、历史正剧的创作。放宽对历史正剧和严肃题材的审查尺度,放开它才能出精品。
第四,要对网络造假进行查处,对网络数据进行监管。垃圾IP背后的数据是大量的造假,实际上是涉嫌违法犯罪,用来圈资本市场的钱,这是犯罪怎么没人管?电影票房,电影基金会那有一个官方的数据在那,大家都可以查到。而我们网络数据是没有监管的,这个平台他们自己可以造,这个一定要进行监管。
最后,我前一段参加了一个会,叫全球编剧导演大会,我想起了博尔赫斯的小说《世界代表大会》,三十多个人,他们代表全世界。但我参加的这个会是一个很严肃认真的会,会上我看到有一个《墨西哥宣言》,就是关于编剧、导演,在全世界主张他们报酬权尤其是二次分配权的《墨西哥宣言》。宣言里有一句话触动了我,我也贡献给大家,大家一起分享这句话。叫做:
请切记,没有作者,便没有观众。
【汪海林,察网专栏作家。作者授权察网发布。1997 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自由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06/2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