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鼓动民粹?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摘要:民粹自然不是什么好词儿,这个词儿与无知、傲慢、无序、暴力、破坏、愚昧等等一些词儿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基本上属于一个绑定状态。而将将爱国者与民粹绑定的,则是卖国者和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既得利益者。】
摆事实,讲道理。
近期听见一些消息,说是有人把爱国者成为“民粹”。民粹自然不是什么好词儿,这个词儿与无知、傲慢、无序、暴力、破坏、愚昧等等一些词儿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基本上属于一个绑定状态。将爱国者与民粹绑定,是需要引起各方关注的——这里的各方,包括饮鸩止渴真正在鼓动民粹力量的人。
那么,到底是谁在鼓动民粹力量?崔某简单总结了一些,现在扒开他们的外套马甲给大家看。
第一类 体制内的官员
我自己就是体制内的干部,所以先从自身问题找起。体制内有些官员触网比较早。然而,他们触网的原因和目的并不是为了响应习总的号召,而是为了通过网络为自己谋求功名利禄。
可能有网友要问:你崔胖难道不是这样做吗?崔胖曾经是一名医生,靠技术吃饭——现在崔胖在体制内当然可以把这个帽子扣在崔胖头上,扭过头来说:崔胖进入体制之前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是如此,或许有一天离开公职队伍了,也不会改变初衷——这是一回事儿么?先把自己择出来,才能公正客观的给大家展示体制内有些官员的全貌——别忘了,如果为仕途,这样毫不留情的扒皮体制内官员是不理智的做法——不过,我想试试看。
素描1 某部委厅局级干部
该人曾经以统战为名左摇右摆,一边与各种大V称兄道弟,另外一边与同属体制内不同观点的基层干部点头哈腰。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在这位大人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官僚之所以惹人恨的原因大多也就在此。为了自己的利益,既没有立场,也没有观点,更没有想法。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官方非官方的头衔可劲可劲往自己身上套,深怕人家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存在——粉丝也是多的唬人,不过如果不是因为他体制内身份可以指挥一帮五毛给他转评赞,估计那阅读量会惨不忍睹。
最有趣莫过于其“打屁屁”的私信。被网友揭露其错误言论,就发私信,或服软或威胁。与其供职的前同僚遇到事情了,本着是非对错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表达批评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这位却一定是要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强行绑定,落井下石,损人不利己的做派,本心一个是嫉妒人家升迁比他快,二个是想借同僚有事来展现自己形象。却不知:实事求是的批评才是最有用的,而仅此一事,就足以让诸多体制内的人对此人敬而远之。
而体制外的网友们对于这位更是嫌贫爱富。能给他带来名利的,大多都是手里握有大量资源的大V。这些大V的观点立场是怎样的,网友们自有评判,可真正的草根找他办事,那是肯定搞不定的。有功夫请吃饭搞作秀,却不办事实,他的群众基础到底如何?群众路线走的如何?大家明眼都看得见。最有趣的是这位领导某次培训自称“最大的自干五”一事何时何地只要有人提起,那就是一顿嘲讽。有几次和某观点立场与我本人完全不同的大V愉快的交换意见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在那群大V那里也不是很受待见——墙头草,没人喜欢。
不过,好赖这位是个领导干部,也上网,估计是可以看见这篇文章的。对于这位领导,崔某说几句心里话给你:
1、文登警方在线挺尸一年多了,你要用你的行政权力和行政影响力,把网友户籍信息从内网泄露至外网的人抓出来,把纳杂打掉,你将获得最大的群众基础,因为这个事儿不是我这种基层干部做的了的事情,而你有权有位,拼得一身剐,把这个事儿办了,那就真正会让天下人对你的印象改观,错一辈子眼瞅都快退休的人了,做点儿惊天动地的实事,在史书上留一笔,总不至于遗臭万年。
2、不管是党报党刊还是商业网站自媒体,真心不必再给自己找吹鼓手了,没啥意思。现在你已经获得了影响力了,可以用影响力做事了,即便是你不说话,同样会有人在盯着你看。行善作恶都随你,官也有了,名也有了,利你也有了,人得知足,实在不愿意做事实,或者说不会做事实,那就淡出吧。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你别总是停留在形式上而不讲内容。
为啥把他列到第一位?因为他是个很善于使用民粹力量的人。他使用的民粹力量,大多是体制内的民粹力量。没错,体制内也有民粹力量——体制内的民粹力量展现更多的方式就是官迷。为了做官,为了用公权为自己某点儿私利,那是什么都敢做的。这个群体是他的簇拥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可别小看这些体制内民粹,官迷的能耐大着呢,没两下子,也当不了官,只是聪明才智用到了别处,他们当中不少人早年间和崔胖一样,也是在基层,或许是目的不单纯吧,才变成了那样。顺便说一句:这位能当官员上网的榜样,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要官员上网都和这位一样,那还不如不上网来的实在些,要不然膨胀太快,就更扯淡了。
素描2 某地方县处级干部
这位干部很有意思,因为他有几张照片永远都会被人拿出来诟病。其实他本人倒是在无数场合解释过无数遍了——然并卵。原因很简单:这和他的职业有关。一个必须讲政治的岗位,一个必须脑子里绷着一根弦的岗位,毫无敏锐性,公然与叛国者合影而不是逮捕叛国者,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两张照片就足以让他在全体新疆干部心里的形象破灭——新疆干部们或许能力有限,或许也有些吃吃喝喝贪污腐败的,这些问题我不避讳,但是,因为常年在一线,脑子里这根弦就从来没有松过——所以骂新疆干部的时候,可以骂他贪,但不能骂他怂,怂的有,但真的不多,没人会在叛国者面前怂,贪再多也得有命花对不?怂了,就得死。
而这位干部在祖国腹地,又是关键职业岗位,却犯低级错误,实在令人不齿。不仅仅是照片的事儿,他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自黑和自我批评。崔胖也经常自我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他的“自我批评”不太一样。崔胖的自我批评,批评的是崔胖自己——这位县处级干部批评的却是别人——不是说不能批评,但是批评不是造谣,不是抹黑,不是胡说八道,还是那句话,凡事要讲究个实事求是,在这个事情上,这位县处级干部,太不讲究。
不讲究实事求是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迎合民粹。为了获得曝光量,他不惜传播错误价值观,不惜说一些迎合民粹的话,在一些具体的事务上,只讲错误的“情怀”,不讲法律,不讲事实——民粹对他的拥护体现在其微博上,还挺火热,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以为自己是个好干部,反正每天倒是道貌岸然了很多。在民粹的拥护下,他常常露脸于各种排行榜,各种活动,甚至成为了当地“正能量”代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地地方如果热衷于表面这些虚头巴脑的排行榜,却忽略了官员上网的实质意义,是非常可怕的,可怕到什么地步?可怕到一个可以与叛国者合影的县处级干部被包装成正能量,与上面那位厅局级干部一起登上权威喉舌的平台,被大肆赞扬。
说真的,我也是纳闷,实在不知道这家权威喉舌到底是赞扬什么,难不成是鼓励我们都去和叛国者合个影留个念然后一起来推翻现政权么?这位县处级干部倒是经常以“批评者”的姿态标榜自己是真爱国,他忽悠的那帮民粹也以为不讲法律是真爱国,这十八大之后的依法治国在他们看来到底是什么?用一些所谓的合作,花一点儿钱,让权威喉舌为这些官员发声洗白,这样的套路在资本导向型媒体的今天,也算正常,不提也罢。
对这位,我没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他跟叛国者合影,那个叛国者和刽子手是连襟,我和那刽子手是血仇,所以对于这位县处级干部我多一眼都不想看,因为我不相信他。
这俩实际上是一群所谓上网不端着的“官员”。权威喉舌出报道出评论,是有导向性的。在出文章之前理应做个基本的采访和调查。像上面这种不端着的官员利用民粹力量在网上为自己谋名利,说实话,还不如那些在网上谨言慎行的领导干部呢,起码谨言慎行的端着,还有个慢慢接触的机会,还知道底线不胡说。迎合民粹的官员和实话实说的官员最容易获得掌声,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如何区分?很简单,从他们对于具体事务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了。光喊口号不办事的,那就是前者;又喊口号又办事的,那就是后者。后者不怕所谓官场潜规则,因为后者眼里没有啥潜规则,只有明规则,所以后者不会去和谁私信解释个啥,顶多回复个私信;而前者嘛,更多的时候是想要面子,却最后把内裤都丢的找不到的。
说完第一类,现在来说说第二类。
第二类 推墙沉船者
推墙沉船者是最需要民粹力量的人。原因很简单:他们需要颠覆政权。所以,他们会怎么做?给大家举例子说明一下:
死磕律师群体,他们如果在法庭里死磕法律,通过法庭辩论来战斗,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律师本来就是做这个工作的——然而如果在舆论场里死磕,那就有问题了,不仅仅是在舆论场死磕,还误导舆论,甚至传播一些错误观点,那就问题很大了。
就好比陈有西最近在做的事儿,一边挂着天则经济研究所,一边挂着江平,很显然他这样做是在为自己谋求政治地位,例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类的。要说打官司,诸位网友了解的他代理的官司,有多少是赢的么?坑当事人是他最大的本事,但是很多人会上当,原因是:他并不是说法律有多精通,但是他对于政治权术和舆论是很精通的。他需要一帮蔑视法律、破坏法律的民粹来给他抬轿子,他希望他获得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一般的释法权(解释法律的权力),他想成为权威。
又例如一些所谓的“大V”。这些大V不一定说就真的是公共领域知识分子,恰恰相反,他们并不具备公共知识分子的专业素养,但是他们也很善于利用民粹来为自己摇旗呐喊。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忽悠民粹上街,不停的给民粹灌输错误的价值观和错误的思想。造成的惨案之多,是在令人发指。我只举一例:上海交警被无良民粹司机拖死一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民粹力量自身,也是有着极强的破坏性的。文登事件过去一年多了,公安内网户籍信息外泄的事情,至今没有人给出答复。文登警方在线官方微博至今依然挺尸。因此事曝光的“纳杂”就是一股民粹力量。他们的种种行为对于现实的破坏不仅仅是简单的打人侮辱诽谤敲诈骚扰,更多是对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的打击,对于爱国主义的打击,动摇的是基础,那是非常恶心的事情。
再例如某岛某权威媒体某些商业媒体,这些媒体是需要民粹的力量的。他们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商业利益,其次是推墙沉船。商业利益好理解,博眼球转点击。而推墙沉船,则是他们不接地气被对方利用造成的。某岛的执笔大多是有才华的青年,然而脱离群众太远,既没有分辨民粹的能力,也没有分辨民粹的条件,当才华用错地方的时候,就会出现被利用的情况。然而被利用的后果,是严重的:他们因其权威性,导致了一种错误的观点:民粹=爱国者。这很显然不符合事实,可是他们会乐此不疲的给爱国者贴上这个民粹的标签,这是精英阶层的通病了。
还有一个人,是要说的,就是祝华新。祝华新并不是搞不清楚民粹到底是谁发动的力量,但是因为各种利益,使得他不得不将煽动民粹的国扣到爱国者身上去。怎么扣这个锅?他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有言路通道,有资源,通过舆情报告就可以轻而易举把标签贴上——以此来误导决策层和受众。如果一定要说代表,他所代表的是一股腐朽的既得利益者集团的力量。这些既得利益者们获得利益的方式并不是那么光彩的,因此他们在努力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在努力对国家进行者改造,努力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毕竟在现有体制机制下,他们很清楚海潮退去之后谁真正在裸泳。
最后一个民粹力量推动者,是民族极端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这里包括各族各教都有。目前形成比较大势力的,明眼人都看得见,我是打了很久这个仗了,基本上各方对我都不太满意。例如宗教极端势力认为我反恐言论和反恐思想是攻击宗教;又例如少数民族极端分子认为我是大汉主义,而大汉主义则会说我是绥靖政策——可事实上,我所有的言论,全部都是按照十八大之后依法治国思想,在法律框架内发布的言论,连党章党纪都没有违反过——受到的攻击越多,也就意味着触及他们的利益越多。
正常的宗教人士,全国目前最好的标杆是梁道长;而正常的网友就更多了,很难找出标杆。这些标杆,没有一个是极端的,也没有一个是民粹的。这样的对比是清楚的,用民族宗教来煽动民粹,目的多种多样,结果要么是分裂,要么是暴力冲突,民粹就是如此。
综上所述,熟悉了这两类人,我们就可以在网络舆论中看见这样一幕:有人在煽动民粹,有人在组织民粹,有人在给民粹做思想动员,有人在用给民粹贴爱国网友标签、同时给爱国网友贴民粹标签。这些人无疑都不爱国,也都清楚民粹的破坏性,然而出于各种各样的出发点,让他们很系统的将民粹力量鼓动起来,动员起来,应用起来——然后开始制造一个个线下的事端,在放到网络上进行线上的炒作,放大个案,以此来误导、裹挟决策层,努力让国家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民粹力量当然是令人厌恶的,这种令人厌恶在于其线下动员能力。聊到民粹,我已经说过一个词很多遍“流氓无产者”,实在是不想再解释了,对于“流氓无产者”除去打击,就是改造,别无他法。打击和改造的方法,就是依法治国这一条路。走好依法治国,那么民粹就不会有滋生的土壤,反之,就会愈来愈盛。
所以,现在大家搞清楚是谁在鼓动民粹了吗?从来就不是爱国网友、爱国者,而是卖国者和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既得利益者。
就这样吧。
(崔紫剑,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08/3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