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峰会: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格局与能力
20国集团(G20)的杭州峰会,举世瞩目。对中国来说,世局纷扰,经济上,全球都面临增长停滞、结构扭曲、发展前景堪虑、金融体制欠佳、多边贸易及投资受挫等严峻问题,如何脱困,考验着全球领导人的智慧。政治上,美、日带头拉帮结派,怂恿周边国家在中国周遭惹事,自北而南,从朝鲜半岛、钓鱼岛、南海处处挑衅点火;又在全球贸易上搞圈圈,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与“跨大西洋贸易及投资伙伴协议”(TTIP)夹击中、俄。中国处身此一艰困环境,自当努力寻求破解之道。
好在中国今日已非当年积弱不振的睡狮,凭借现有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也有可观的发言权。借着主办这场峰会,习近平要把中国对于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相关问题的想法与规划,说清楚讲明白,展现中国利人利己为全世界谋划的诚意;当然也借着主办会议的主场优势,广结善缘,破解美、日等国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阳谋。
一、习近平振兴世界经济的药方
如何振兴世界经济?于此,习近平提出了五大药方。分别是一、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二、创新增长方式,三、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四、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五、包容和联动式发展。
这五大药方每一项都紧扣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弊病。就宏观政策协调来说,就像医病一样,要如中医的全人医疗,而非西医单单的器官医疗。各国应从各自国情出发,采取兼顾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政策,努力扩大全球总需求,全面改善供给质量,巩固经济增长基础,加强政策协调,减少负面外溢效应。
创新增长的提议更是广获与会国认同,普丁就表示,这次峰会他受到最大的启迪就是创新增长。历史一再重复显示,经济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遇到瓶颈,必须要有创新与技术突破才能继续启动发展动能。
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是许多新兴工业国家的共同愿望,虽然在这些国家的压力下,发达国家终于同意调整国际货币基金(IMF)及世界银行(IBRD)之份额比例,并于2016年1月正式生效,但是仍有许多改进的空间。诸如这些金融组织仍由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控制,美国仍享有一票否决权,份额计算的公式也有问题,GDP只占份额分配比重的50%,以至于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份额却排在日本之后,不能反映全球经济实况。这次峰会中,金砖五国一致呼吁,IMF在2017年年会前,完成第15轮份额总检查,提出一个新的份额分配公式。
贸易与投资议题也被提上议程,这个领域今日充满冲突与纷争。习近平主张全球应采取开放经济,建立全球性贸易和投资机制,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巩固多边贸易体制,以便利全球性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方能促使经济发展。但以今日各种自由贸易区域风行的情况来看,就是因为多边体制始终难以谈成。自由贸易区域的设立,反应的就是区域内的贸易自由了,区域外其他国家与此区域的贸易就受到保护主义的制约。习近平反对保护主义,争取全球性贸易与投资自由。不过从过往针对此议题的谈判经验来看,加上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今天世界各国内部保护主义都呈现上升趋势,要达成习近平提出的目标,过程恐将充满波折,甚至遥遥无期。
经济永续发展是各国共同的追求,习近平主张G20应制定落实可持续发展到2030年的议程,此议程在内容上要注意“包容性”及“联动性”发展,拉近国际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特别照顾非洲与最不发达国家,以减少全球发展失衡。基于中国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大同哲学,中国对非洲若干最不发达国家已经透过赠予、免除债务等措施,给予帮助,但是若想其他发达国家也有志一同,恐怕陈义过高。
二、另一种价值观与选择
G20从1999年12月成立以来,从最初的旨在补G7的不足,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升格为领袖峰会,其重要性与风头已经远超出G7。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国家已步入年迈体衰阶段,经济疲软难振,但还想把着权柄不放。新兴工业国家则逐渐进入精力饱满的青春期,极思有所作为,他们要向发达国家讨公道,索权力,建构一个更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国际经济之所以糜烂至此,主要是美国弃实体经济,走向虚拟经济。放任华尔街的虚拟金融游戏,违法滥权,欧洲各国不察跟进,结果引爆全球金融与实体经济双重危机,将世界带进今天的困境。为了脱困,美国带头,世界各国随后,都玩起不要本钱,不计后果的印钞游戏,致使流动性泛滥,热钱四窜,后遗症罄竹难书。
经济上泥淖深陷,难以自拔。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每每为一己私利,轻率地发动战争,或刻意鼓动各种各样的革命,推翻合法政府,为世界带来难解的恐攻与难民问题。美国在各地用兵与军费直线上升,光一个伊拉克战争,据统计打掉美国两兆美元。打垮了美国经济,也打烂了原有的国际秩序。欧洲更惨,因为追随美国,又紧邻动乱的中东、亚西,恐攻不断,难民蜂至,英国为此脱欧,欧盟更是焦头烂额。
世界需要新秩序,也需要新思维、新作法。中国传统思想在追求世界大同,重义利之辨,尊重差异。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之所欲,也不强人接受。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针对振兴世界经济提出的五大药方,利人利己,与会的新兴工业国家都热烈支持,美、日却有保留。
习近平也趁着峰会,大力推销其“一带一路”政策,及配套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希望在此策略下,使“一带一路”上的国家经济都能振兴,也为游资充裕的其他发达国家找到投资机会,使相关国家都能同蒙其利。这个振兴经济的大战略赢得了除美、日以外,许多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的支持。美国亲密盟国英国首先宣布加入“亚投行”,带动德、法、义加入,峰会前加拿大也提出了加入意向书,等于G7中的其他五国都向中靠拢了。这个银行已经在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今年6月已批准第一笔贷款,对巴基斯坦铁道工程贷出50,900万美元。
三、元首外交:利益冲突 纠结难解
G20杭州峰会举行时恰逢国际多事之秋。与会国家当然都想借此平台寻求解决或缓解之道,元首外交大为风行。
作为地主国,习近平几乎与所有与会国家领袖都举行了双边会谈,值得注意的有几场。一场是与奥巴马的双边会晤。这也是奥巴马总统最后一次中国行,世人不免寄望这两大强国在峰会上消除歧见,握手言欢。奥巴马抵达杭州时,因接机问题闹了个小插曲,但无碍大局。倒是存在于中美之间的许多难解纠结,很难藉一次会面就能沟通解决。譬如中国不满美国南海搅局、美舰机在南海巡航、支持日本钓鱼岛立场、在韩部署“萨德”等作法,美国也不满中国的产能过剩、对企业的网络攻击等。双方虽然在国际金融、财政及机构性改革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但美国有多少诚意还待检验。倒是习奥委会后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双方将有关气候的“巴黎协议”批准书递交给后者,算是最大的亮点。
与中国歧见重重,但希望藉峰会缓和双方气氛的还有韩国与日本。韩国方面,朴槿惠还没来得及解释同意部署“萨德”的缘由,习近平就义正辞严地声称,中方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半岛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对话协商加以解决,才能长治久安;中国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不利于地区战略稳定,且会加剧各方矛盾等等。朴槿惠也不愿松口,只表示愿就有关问题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这是一场没有交集的会面。
至于与安倍晋三的会晤就更戏剧化了。身为地主,不好拒绝日方,但中方一直排不出确切时间。直到G20闭幕后两小时,习近平才和安倍见面。安倍原本想在会谈上提钓鱼岛问题,但没有机会。习近平劈头就要求日本,要努力扩大两国关系积极面,抑制消极面,确保两国关系稳定改善,并要求日方在南海问题上要谨言慎行,避免对中日关系改善造成干扰。但安倍在会谈之前的峰会上已就南海问题,呼吁各国领袖确认航海及飞行自由,贯彻法治原则。此刻回说,处理南海问题要根据国际法,以和平的、外交的方式解决。看来中日关系不仅难以缓和,反而更形同水火,美日还在峰会后于南海举行联合演习。
另外一组吸引目光的双边会是普丁与奥巴马。美俄之间处处不对盘,为什么要会呢?主要是为了叙利亚。美俄两国领袖在杭州举行了一个半小时双边会谈,讨论在叙利亚建立美俄军事合作关系,打击共同的敌人。不过,由于双方存在信任鸿沟,谈判过程艰巨,未能得出结果。普丁表示,叙利亚冲突只有通过政治途径才能解决。莫斯科支持叙国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美国则一直与反对派合作,俄美之间找不到交集。这也是实话。
这几场重量级的双边会谈,由于相关国家利益冲突尖锐,即使元首出面,也无法得到积极的结果。至于习近平与其他国家元首会面大都一团和气,即便是关系陷于扑朔迷离的英国,看起来也蛮友好。
四、结 语
作为大国领导,要掌控当前这么一个复杂的国际政经局面,殊为不易。美国的TPP、TTIP与亚太再平衡政策,当然是经过深入研讨,认为最符合美国利益才出台。但是国际权力结构最近几年变化巨大,中国快速崛起令美国措手不及,欧洲出现反美、反TTIP的抗争,令美国意外。但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本土民意出现大幅转变,反全球化、反国际介入的呼声四起。在聚焦改善美国经济困境的前提下,美国今年两位总统候选人都一致反对TPP,川普更主张美国在军事上进行全球收缩,让盟国负担更多安全与经济责任。这对即将卸任,想留下一些政治遗产的奥巴马来说,真是情何以堪。
作为当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处境虽与奥巴马迥异,但担子也不轻。一般认为外交是内政的延长,眼下中国内政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如何阻止经济持续下行,让经济得以软着陆;持续肃贪,争取民心。这两件事,习近平都掌握得十分精准,应该不会出错。
外交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推进习近平精心设计的“一带一路”战略,破解美国对中国的东(TPP)西(TTIP)经贸夹杀政策;如何强化“金砖五国银行”、“亚投行”、G20,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更大的规则制定与话语权;如何反制美、日在东海南海,美、韩在萨德反导弹问题上的挑衅,缓解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
经济上,习近平手上的筹码比奥巴马多,应该可以应付裕如。政治军事上,中美在实力与地缘上各有优劣,有得一比。但习近平在南海问题上不能示弱,否则领土问题久悬不决,就像习自己说的,将来就成为一堆历史资料,与事无补。至于萨德问题,因为一旦部署,相当大范围的中国军事机密就将暴露在萨德的雷达系统里,事关国家安全,美、韩如果硬上,中国必须反制。
大国博弈归根究柢比的是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政策格局、执行能力、是否利及天下、舆情向背等条件。美国近几十年在国际上的所作所为,证明美国介入之地莫不战火不息,哀鸿遍野,国际上早已挞伐四起,支持度大跌。语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盼大国领导人能多多领会。
【察网(www.cwzg.cn)摘自《海峡评论》310期】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0/3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