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90后创业精英”孙宇晨--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
大概五六年前,在当时非常火爆的人人网政治圈里混过的人,大概都听说过“孙宇晨”这个名字。当时就读于北大历史系的他,就已经在网络上上蹿下跳,把自己当成猴子一样耍来耍去。和现在唯一不同的是,他当时的身份,是一名头上顶着上帝般神圣光环的“自由主义”者。不论是竞选学生会主席事件,“西学社”事件还是“北大会商”事件,虽然事事落败,但是通过不间断地在网络上直播炒作,孙宇晨赚取了不少围观群众的眼球,还和蒋方舟一起登上了《亚洲周刊》的封面。乍一看过去,他那个时候写的那一篇篇满含激愤的文章字字带血,好像真的已经被万恶的“体制”和北大当成了好大的一棵葱一样,为了中国“公民”的“自由”和“启蒙”事业,威武不屈膝富贵不淫荡。
作为当时人人网政治江湖的一个无名小卒,我每天就静静地在那儿围观着他上蹿下跳的表演,暗暗在想,这么装逼总有一天是要被雷给劈掉的吧。后来果不其然,在“抄袭门”的事情发生之后,孙宇晨一下子从一朵香喷喷的鲜花变成了臭气哄哄的牛粪,在“民主”圈子里名声彻底臭掉了,一边像死鸭子一样肉都烂掉了嘴依然很硬,一边默默地注销掉自己的人人账号,带着无限的不甘和遗憾退隐江湖,远走高飞。
再次看到他的消息的时候,都已经是2015年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作为同龄人的笔者虽然有幸在很多月黑风高的美好夜晚和东厂的同志们一起品尝过正宗的西湖龙井,把酒言欢深得厚爱,但依然是默默无闻一事无成,爹不疼娘不爱的,连遭雷劈的机会都没有。而孙宇晨已经华丽转身,靠着一个体现着当代北大精英智慧和情怀的约炮软件,从“北大自由主义领袖”,摇身一变成了“马云最年轻的门徒”、“90后创业精英”。而他当年所批判的“体制”,已经变成自己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了,并且要呼吁广大90后通过成为像他一样的“创业先锋”来为我们这个“最好的时代”积攒更多的“正能量”。
这个转变之大,直接瞎掉了我新装上去的意大利钛合金狗眼,跟任我行在西湖牢底呆了十二年之后看到那个被阉掉的妖艳动人的东方不败的感觉差不多。曾经那个手持一把塑料做成的玩具长剑,赌咒发誓要和“体制”这架庞大的风车决斗的任性少年,现在已经用兰花指捻着绣花针,和那个他当年唾骂过的“体制”眉来眼去投怀送抱,发出一声声娇喘,生怕没有被宠幸的机会。究竟是真正认同了这个体制,还是打入体制内准备和平演变这个体制?我心里暗暗吃惊,没想到才几年的时间,“民主自由”和“普世价值”就已经这么不值钱了,还不够“十元店”里的失足妇女卖一次的价格——贬值的速度快赶上国统区的法币了。
不过说心里话,对于孙的转变,我不是特别意外。早在微博最热闹的那段日子里,一群公知们每天又是“民主”又是“自由”又是“人权”又是“普世价值”的,唐僧一样来来回回絮絮叨叨地重复那几个词,搞得好像把这几个词念几千遍就可以召唤神龙普渡众生一样。还有造谣、污蔑、攻击、抹黑、约架、骂街,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哎呦那个热闹呀。碰上走狗屎运的造的谣被拆穿了也没关系,孔乙己一般把一张比牛皮还厚的脸皮憋的通红:“民主的造谣能算造谣吗?这是言论自由,谣言倒逼真相”,一个个道貌岸然大义凛然搞得跟真的一样。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用从我师傅马克思博士那儿学到的火眼金睛,从满纸密密麻麻歪歪斜斜的“自由”“民主”中,读出了一个字:Money。
我们都知道现在有“网红经济”这个词,当个网红是个发财的便捷途径。不过那个时候的网红可不是现在这样——一水儿的一字眉大眼睛锥子脸仿佛是从韩国的整容流水线中批量生产出来的一般,而是薛蛮子、宁财神或者岳不群这样的,满脸正气大义凛然最好带着一点似掉非掉的眼泪仿佛是要随时进局子当烈士一样——虽然他们后来果然进了局子。
那个时候,公知们为了积攒名气,凸显出一个“斗士”的光辉形象,每天都张着嘴里的那几颗獠牙追着狗咬来咬去,但咬完之后却总是诬陷狗要咬他——一个个都是被迫害妄想症的重度患者。每当看到他们叼着满满的一嘴狗毛却洋洋得意的样子,我只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智障之多艰。虽然我当时对于“体制”也有颇多不满,但是看着它被公知们咬来咬去却反被诬陷的可怜样子,不禁生出了深深的同情,对战五渣的渣宣部哀其不幸恨其不争,很多像我一样天真烂漫的无邪少年们就这样被活活恶心成了“五毛”(笔者当年一腔热血,自告奋勇地起草了《五毛党宣言》,制定了党纲、党章、党徽、党旗和党歌,为按照列宁主义原则把松散的五毛党变成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先锋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并且开创了五毛讨薪的先河)。
后来天气发生了变化。虽然战五渣的xx部依然一如既往地渣,但是六扇门毅然挺身而出,承担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薛蛮子嫖娼遭到了朝阳群众的举报,宁财神吸毒也被整了进去,李承鹏一看风向不对脚底抹油开溜了,韩寒被打肿脸之后彻底转型为娱乐明星,罗胖子集中精力做他的锤子手机誓要把招摇撞骗的事业进行到底。一大波屁股不干净的公知们看到这门生意不好做了,也都纷纷闭了嘴,或者下海或者被招安,世界顿时清净了好多,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还没有扯着蛋。
所以孙宇晨的自宫和转型,一点都不意外,只是这个自由主义公知华丽大转型的历史浪潮的一部分。跟大部分公知一样,他一开始就没有多少对所谓“自由民主”的热忱和信仰,只有精致的算计和炒作。他是在竞选学生会主席失败,断掉了成为省部级大员的梦想之后,才走上这条“普世价值”之路的。等到这条路也陷入困境之后,他又用敏锐的嗅觉嗅到了“创业”的商机。不过他的“创业之路”也走得与众不同。有些人“创业”靠资本,有些人靠权力,有些人靠技术,而他则靠表演——靠着一张原子弹都轰不破的脸皮和一股子浓的刺鼻的鸡汤味。虽然人生在世全靠演技,但是像他表演得这么投入这么忘我,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已经快不知道的人,也真是罕见。
转了一大圈,虽然傍上了马云这个干爹,但仍然还是在网红圈子里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要抛出这么一篇《90后新文明宣言》。虽然这个宣言中的每一个条目,都啪啪啪地打在他已经红肿肿的脸上,但是对于一个网红来说,眼球和曝光率真的是比脸和命还要重要,也只有牺牲掉节操和贞操才能不断地获得眼球和曝光率。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经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共产主义信仰崩塌之后,以“潘晓来信”开启的人生观价值观大讨论为起点,市场化大潮所催生的利己主义已经像河北的钢铁山西的煤炭一样严重生产过剩,搞得在大街上扶一下摔倒的老太太都要抱着一种董存瑞炸碉堡的觉悟和勇气。虽然泛滥成灾的利己主义已经整的天怒人怨,但是却没有人想到通过供给侧改革——也就是通过削减利己主义的产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总还是把注意力集中于需求端,还是要刺激内需扩大对利己主义的需求。媒体和一帮自由主义公知一直在轰炸公众,告诉我们说这个社会对利己主义的接纳度还不够,还要理直气壮的为利己主义正名。孙宇晨在他的《90后新文明宣言里》将“我永远都不会为他人而活,也从不要求他人为我而活”作为第一条隆重推出,真是多此一举,好像在偌大的中国还能找出几个“为他人而活”的人一样。利己主义者到处都有,一个小孩从一生下来就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天天哭哭啼啼来为自己抢东西,但是能够把利己主义的事业做到像驴粪蛋子一样“精致”的(里边虽然是粪但是表面上光彩照人),还真是不多。而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北大、清华这些精英学校最为集中。
有一句俗话说“北大出疯子,清华出傻子,人大出骗子”,这句话还是是很有道理的,几个学校传统上形成的学科特点塑造了不同的学校特质。孙宇晨就是一个典型的北大“疯子”形象,张扬中透着精明,癫狂背后是理性的算计,这是隔壁的疯子不同于其他一切疯子的地方。而大清以工科为主的学生特点,决定了偌大的校园内,都是一水儿呆呆傻傻不解风情的工科男。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呆傻背后,则是一种强大的工业理性或者说工具理性,他们大部分都会是规则的适应者而非挑战者,因而更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后备军(笔者曾经目睹一群学生会干部聚餐时,几杯酒下肚之后,便豪气干云地说将来当了常委如何如何)。就像钱理群先生所讲的那样,这群高智商、世俗、老到的高校精英,不仅善于表演,懂得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来配合和迎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而且会精致得不着一点痕迹。当把这些人精致而华丽的外衣扒掉之后,我们会看到一颗颗已经腐烂掉的灵魂,像是一群在朽烂的粪堆里蠕动着的蛆一样,蝇营狗苟,争先恐后,你死我活,就为了率先爬上这个粪丘的顶端,君临天下,扬名立万,千秋万载,一统粪堆。
当把视野从这个喧嚣和功利的粪堆上挪开之后,我们会看到另外一番别样的风景。一袭白衣,一柄长剑,外加一壶烈酒,告别尘世的功利和浮华,趁着年少轻狂,仗剑走天涯。斩尽人间不平事,普渡天下苦难人,何其潇洒恣意,快哉快哉!
或者用人话来讲,就是读一读马克思的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用黄纪苏老师的话剧《切格瓦拉》中的一段话来说,就是:
前往陈胜吴广大泽乡
前往斯巴达克角斗场
前往昨天今天三条石
前往姓张姓李收租院
前往黑奴遭绑遭押的地方
前往土着被驱被杀的地方
前往弱小民族抗英抗日的地方
前往贫苦乡亲抗税抗捐的地方
前往犹太民族走投无路的地方
前往巴勒斯坦人无家可归的地方
前往巴黎公社战士最后倒下的地方
前往阿连德总统永垂不朽的地方
前往前南母亲默默流泪的地方
前往战斧导弹满天飞舞的地方
前往大亨寡头翻云覆雨的地方
前往黎民百姓任人宰割的地方
前往富婆款姐挥金如土的地方
前往布衣寒士度日如年的地方
前往一枚公章变万贯家财的地方
前往一生辛劳化一无所有的地方
前往道义良知烟消火息的地方
前往黑暗邪恶卷土重来的地方
这才应该是90后青年的“新文明”,“短二十世纪”澎湃激扬的理想主义激情一定会在21世纪的中国大地上复活,像烈火一样燃烧掉这无边肃杀的原野。启航吧,21世纪的年轻人:前往需要火需要亮需要我声音的地方,前往需要刀需要剑需要我臂膀的地方……
【林岛,察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激流网】
附文:
孙宇晨:90后新文明宣言
我进入大学,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对于二十六岁的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更是我人生觉醒与思考的十年。期间经历了入学北大,毕业,去美国又回来,又开始读书,又毕业,工作,创业,与许多朋友分开又重逢,与许多观念拥抱又决裂,与这个社会冲撞又言和。
以上是变的部分,不变的部分是,这十年,我越发的意识到,中国虽然一天天在变得成为精致,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我二十六岁意识到的,与十六岁意识到的,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这是我失去的十年,也是中国失去的十年。
束缚我的问题,永远在束缚同代青年人,乃至所有后来之人。
唯一好的方面是,我的立场与观念渐渐坚硬起来,即便观念的洪流袭来,裹走了所有人,也许它裹不走我。
裹不走我,也许就是下个十年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坚硬的观念:
一人
1.一人之本,我永远都不会为他人而活,也从不要求他人为我而活。
无论面对谁,勇敢地说出这句话。利己永远是第一位的,牺牲自己的独立与自由,永远无法换取国家的独立与自由,相反,一个全民牺牲独立与自由的国家,将会走向奴役之路。
一人是一国,一国便是一人。
2.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理应成为中国的共同信仰。
中国普遍对于个人奋斗不够宽容,中国可能是全世界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财务增长人数最多的国家,但也是被黑的最惨的国家。在中国,甚至个人奋斗本身就是原罪。王健林在中国受到的实质争议要比王思聪大的多,因为王健林要解释他的财富来源,而王思聪不用。相信个人奋斗,相信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大的增量空间。
相信靠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突破阶层板结,是这个世界上最体面,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3.赚钱是最重要的,我们应将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经济独立摆在首位。
经济独立是实现人格与自由独立的先决条件。合法赚钱是年青人应该首要关心的事情,因为合法赚钱本身就在推动着整个社会与国家进步。承认赚钱的合法性,是中国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国家闷声发展了三十八年的经济,赚了三十八年的钱,但是赚钱在中国还是一件不可言说的敏感问题。
我们有义务让中国进入好人赚钱的时代。
4.这个世界根据你的结果给予你回馈,而非你的努力。
努力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个人努力的意义最终要呈现为你对他人的价值与结果。努力的廉价自我感动是绝大多数人无法赚到钱的核心原因之一。
永远对结果负责。
5.念大学,读书只是一种个人选择,不意味着赚钱,社会地位。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那个寒窗苦读,改变命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读书不应该被赋予改变命运,甚至赚钱的职能,这仅仅是一种个人选择。一个人初中数学不合格,与打德州扑克输钱是一个性质,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即可。读书不意味着任何事情,受教育程度高并不代表赚钱多,更不代表社会地位高,早点接受这点,能让不少年青时期以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的人好受不少。心里不好受,就去看看第二点。
读书是一种很好的爱好,仅此而已。
6.推迟买房时间到至少到35岁,甚至不买房。
在中国,高房价是正常的,一个国家货币超发的直接后果是房价高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把自己的人生绑上高房价的车轮。供一套房子可以摧毁一个年青人的梦想,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实一个爱买房爱供房年青人的梦想本来就没那么值钱。
未来五年,北上广的房子还是一个年回报5-10%的投资品,但是那个十年十倍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任何一个选好互联网方向的年青人,自身一年实现50%的增长不是难事。
推迟买房的年纪,甚至不买房是最好的选择。
7.尽量减少固定资产投入(房,车),选择共享经济。
固定资产投入,成本高,折旧快。互联网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共享经济的可能,付费共享他人固定资产,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能够更大限度提升自身的自由与空间。
除了你自己,你不必拥有什么。
8.相信现代医学的力量,相信医生的价值,而非药物的价值。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有太多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是现代医学是我们唯一的依靠。每一个现代医学医生对于疾病的理解与判断是最宝贵的,我们应该将金钱的奖励给予他们宝贵的判断,而非药物本身。
在死亡面前,相信科学的力量。
9.尽量选择互联网+私营企业作为工作的首选,甚至不工作,选择新兴职业。
互联网私营企业是全中国最结果导向的地方,结果导向注定了这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拼爹导向与上级导向。保持高度的竞争能让你最终依靠自己的价值与能量,而非平台,体制,领导。
如果不想工作,互联网创业,电竞选手,主播,网红,公众号创业,都是不错的选择。勇敢的选择互联网的新兴行业,高额的报酬将是对你的奖赏。那个有“编制”才能在中国立足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不要害怕一个人。
两人
1.婚姻是爱情的起点,并不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方式。
婚姻在中国人普遍看来成为一种面对残酷生活的避难所,而并非爱情的起点。两人在一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相爱,而是因为经济上降低成本。这就是财务独立的好处,也许到了这里,我们可以谈谈真爱。
婚姻与爱情原本是一回事。
2.不因任何非爱的因素缔结婚姻,包括另一半,社会,父母,经济的压力。
如果没有爱的人,不婚也是一种选项。无后为大的传统农业社会伦理已经瓦解,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自由个体,婚姻自由,其中不仅包括选择伴侣的自由,更包括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不是必经之路。
3.婚姻不应损害任何一方在工作,事业,人格上的自由。
结婚理应比不结婚更幸福,才具有存在必要,结婚是让两个人更强大,而不是互相损害,结婚不应以损害任何一方的人格的自由为代价。
结婚理应美好。
三人
1.尽量不接受父母的经济帮助,尽早摆脱这种帮助。
我们应该明白,任何经济资助都伴随着条件,哪怕来自父母的帮助,也会伴随着控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独立,独立,独立。
2.尽早实现个人的独立,让父母成为你的朋友,而非保护伞。
父母与你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一种平等的至亲关系,我们的成功与独立不应牺牲父母的福祉与自由,反之亦然。父母没有权力要求子女为其而活,反之亦然。中国文化把父母子女捆绑在一起相爱相杀的年代已经结束了。
多年父子(女)成兄弟(妹)。
3.父母对于你人生的建议只是一种参考,而非命令。
绝大多数父母人生的轨迹,与互联网年代的我们有太多的不同,很多已经丧失了参照意义。相信自己直觉的判断,互联网时代,相信自己,比相信任何人都可靠。
超过父母,让他们骄傲。
4.若有不满,反抗,但尽早与父母和解。
与父母从反抗走向和解,是一个与过去传统和解的过程。独立是和解的前提,和解是幸福的先导。两代人必然有冲突,尝试冲突和解是成长与释然的证明。
前路迷茫,让我们搀扶前进。
多人
1.多人之时,缔结契约,相信契约。
契约精神是整个文明世界多人互动的根基,无论事业,感情,家国,天下,契约,对契约的尊重遵守,比金钱,权力更具力量。
相信契约,相信博弈,相信透明。
2.我们面对多人之时的责任,我们的态度,会成为后来人的态度。
我们是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坚持我们的态度与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感召多人的过程。我们要对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有一种信心,这是第一代人,在中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我们也将为后来者提供一个新生活方式的范本。
在互联网现代文明来临的今天,让我们去建立一个美好新世界,在这里,任何独立的个人与组织都可以根据公开的游戏规则与契约来博弈,透明的追求自身最大化的利益,表达自身的观点,而免受世俗道德,甚至法律的谴责与惩罚。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2/3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