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的根据与对策
人民币贬值具有基本面的基础,但贬值是一个过程,不会一步到位。将来升值,也需要基本面好转作为基础。
11月以来,我在深圳、广州连续进行讲座《人民币三次价值重估及其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影响》,引起强烈反响。
我公布了自己研究所连续5年来的计算结果,指明了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国内外根据。
就外部环境而言,美元指数现为102,1985年曾高达140,美元仍有升值空间。随着美联储加息,特朗普的政策,美元仍有继续走强的可能。对人民币和世界各国货币产生贬值的压力。
中国不能再向1998年那次,与美元一起坚挺,以对抗亚洲金融危机。1994年一次性贬值 40%,且进行了持续4年的“软着陆”,国内物价与资产价格全面降低下来,经济已提前降温,因此在亚洲邻国突然进入紧缩的时候,中国有能力实行扩张政策,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稳定亚洲经济。
目前除股市和经济增长率已调整下来,但各项调整尚未完成,产能过剩,杠杆过高,特别是房地产泡沫严重。影响汇率的各项指标也在下降,造成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的持续贬值。这是人民币贬值的国内基本面基础。
中国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从2005年由负转正,年增9. 29%。 2005年左右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农业剩余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比工资弹性不再上升,工资提高快于生产率提高,这是中国经济重要历史拐点。2016年计算均衡汇率已贬值到 1:7.2 左右。
2014年开始的人民币贬值有基本面基础,在外部冲击面前,不可以硬撑。2017年如美元指数再上升10---15%,人民币应贬值7---10%,到1:7.5 左右。对于货币篮子贬值,约为对美元贬值的一半。
但人民币贬值不可能“一步到位”。 在基本面各因素实质性好转以前,贬值过度可能使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进一步贬值。其他国家的货币可能连锁贬值,这很危险。人民币贬值只能在国家控制下,据市场情况逐步进行。
贬值预期难以消除,引起两大压力,一是资本外流,国家会加强管制,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需要推迟。二是房地产泡沫崩盘,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许多企业还沉迷于“国际化海外并购”战略,不知道资本项目的的外汇管制已加强。 企业应回顾20世纪80---90年代汇率高估,外汇不能自由兑换条件下对外开放的经验,开辟海外融资,加工贸易,易货贸易的新通道。
2016.12.15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612/3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