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霾戴口罩,打一场人民战争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
关于如何治理消灭霾,网民点子牛有一些有待实践去验证的方案、方法...
治霾刨根,依据相关报道,以北京为例,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这告诉我们,无论有没有雾,霾粒子一直存在着。
一、群众治霾戴口罩,我们给霾源戴口罩(过滤器)
雾与霾结合后称之为雾霾,也就是说,我们用水可以过滤相当多的霾分子。设计制造适用于汽车、烟筒的类似水烟壶的过滤器、连通器,串联,并联,组合连通。尾气、煤烟过滤数遍,让溶于水霾颗粒最大限度的留在水中,定期更换水即可。大的烟筒按高度设计数层淋浴水幕过滤,污水汇集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冬季可换做玻璃水。大小饭店也要如此,安装油烟、煤烟过滤器。家庭的油烟机在制造商源头安装烟霾过滤器。
滤霾,还可以借鉴一次性的烟嘴。香烟之烟细得很,但是一次性烟嘴能过滤出大量焦油,黑乎乎的。改进一下安装到汽车上、烟筒上,会有一定效果。上述两滤霾器分类或组合使用,霾粒子会有大量的降低。
二、扬尘、粉尘之霾
煤炭、建筑、生活垃圾的运输要封闭式;垃圾堆、渣土堆、煤场要篷布遮盖;城市路面洒水以减少路面尘土不断地扬起成霾。青山绿水的地区,有雾无霾,黄土高原和沙化严重地区雾霾多,因地制宜系统绿化。现在好多农村田间地头没有树木,也是大风扬尘成霾的原因之一。田间地头要树木成行,或种植一些冬青类的苗木。农业统筹合理种植,雾霾多发的大城市周边需要一些冬小麦固土。
三、减少私家车、留出风道:主要是大城市,工作单位、工业园与住宅楼就近布局,可减少城市私家车。提倡乘坐公交车、自行车、地铁、电车等。要给风留出道来,高层住宅林立,犹如密林之下的草木腐味因无风而长期存在,是一样原理的。
四、西部战略大三线开发,东西部齐头并进,工业均衡布局,大小城市、轻重工业、百花齐放,城市、人口、车辆、物流等均衡,霾因均而少。超级大都市往往是雾霾重灾区。
霾之所以如此难治,私企重利,轻环保、轻法规占其一:
国企贯彻环保法规比较彻底,好多私企、外企往往把牟利列为第一位的,治污费用多少对其腰包鼓瘪,立竿见影,因此许多老板对治污抵触、排斥得很,对法令阳奉阴违,与环保部门打游击战,偷排偷放。拉渣土、煤炭的车,昼伏夜出,呼啸而过,一路粉尘、一路黑烟,白天的车飞驰而过,再次扬尘成雾霾。
货车黑烟,有超载的原因,也有得因用的是私企炼油厂,油品低劣所致。一些是汽车尾气黑烟,是娘胎里带出来了,制造商以价格低,提高销售数量和利润。有的车主,只要不影响跑,能跑一趟,多赚一趟,少花维修钱的因素。跑运输的、拉渣土,竞争也很激烈,利润低得很。不仅提高油品质量,也要提高汽车质量。
价格竞争导致利润低,谁环保,谁就被市场淘汰。一些私企对工人劳保能少则少,尘肺病就是典型的例子,对人不负责,何况天空也。煤炭私企的天空,灰蒙蒙,周边农民时常见不到太阳、星星和月亮。外企康菲在渤海湾漏油不报,也是典型案例。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出现雾霾之都,治理好多年才解决的根本原因就是私企排斥,一下子全关了,产品就锐减,失业率暴增,综合因素所致。
一、私企盘算的是自己的钱包,国企核算的是整体社会效益。德国原总理斯密特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过:“私有企业是不关心社会整体效益的,国企是中国人民的命根子!”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一些污染行业促进国有化。
二、排污大企业的治污部分,从私企中剥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治污机构(企业)运营,企业缴纳治污费。
三、对大中小企业加大排查、检查力度、处罚力度,事不过三,屡犯不改——依法关停。
四、对一些行业、大企业,国家投资入股,股份权就是决定权、监督权。因为,一些企业利润不高,治污资金不足,国家可投资治污,算作入股,这也是对企业的一项扶持。当然有股份,分红也有份。
五、举报奖励保密制度。任何偷排偷放的污染行为,都逃不过人民群众的眼睛。
六、各级政府及各个部门官员的责任心。
人民战争
血吸虫病横行霸道了两千多年,历代名医都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1956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号召。我们党领导人民对此打了一场人民战争,三年就基本上消灭这个千年级别的瘟神。我们的原子弹,也叫人民原子弹。
霾,是人制造出来的,人就一定能消灭它。在我们党的领导组织号召下,党政军民齐动员,群策群力,上下同心,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若对霾打一场人民战争,我们就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治霾的全面胜利。
【点子牛,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3/3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