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职称,医学论文造假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

在国际上,中国学者论文造假已经不是新闻;但一下子就100多篇的规模,印象中,这可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论文造假行为了,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这些造假者,不是普通人啊!从某种程度上,他们都顶着科学家的名义啊,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 人物,其中一个还属于准院士(院士候选人)!但现在,赤裸裸造假。有的,还是公开花钱购买来的文章!真是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也难怪官方都要说,“严重损害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

为评职称,医学论文造假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

这件事,真把中国人的脸面都丢尽了!

真是斯文扫地,让人叹气!

今年4月,媒体披露,国际知名期刊《肿瘤生物学》,突然撤销了107篇论文。

这些论文发表于2012年到2016年之间,全部来自中国学者之手,而且,作者单位都是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响当当的单位。

在国际上,中国学者论文造假已经不是新闻;但一下子就100多篇的规模,印象中,这可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论文造假行为了,创下了正规学术期刊单次撤稿数量之最。

中国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也让世界见识了中国学术的力量!

为评职称,医学论文造假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

会不会又是外国期刊在抹黑中国学者呢?

7月27日,中国官方公布了相关的调查结果,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107篇论文中,2篇论文属于在《肿瘤生物学》重复发表;
101篇论文,则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95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
换言之,至少这101篇,都有问题。
尤其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这101篇论文中,有12篇还是向第三方机构购买来的。
其中,89篇由作者完成,经学术评议认定,其中的9篇存在内容造假,其他80篇系作者完成、内容未造假。
这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这486人中,102人为主要责任人,70人为次要责任人,314人没有参与造假),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信“观察名单”。】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些造假者,不是普通人啊!从某种程度上,他们都顶着科学家的名义啊,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 人物,其中一个还属于准院士(院士候选人)!

但现在,赤裸裸造假。有的,还是公开花钱购买来的文章!

真是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也难怪官方都要说,“严重损害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

为评职称,医学论文造假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

为评职称,医学论文造假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

看到一些网友的评论:

@扮虎:要是烂校破医院的也就算了,可是名单上比比皆是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名校。
@透骨草:不是我造假,而是人家来找我造假,整个中国医学论文都这样。为什么?我也不愿意造假呀,祸国殃民。悲哀。
@小小小医生:我今年准备考副高,但论文把我拦住了。。。没什么好写的。也要去造假。。。为什么???
@医生站某用户:牛!又取得了一个全球第一!连祖宗的脸都丢尽了!都是职称评价政策造的孽!原发病因就是中国畸形的医生职称评审制度!
@草儿:目前体制是:一旦有SCI文章既可以作为晋升职称的资本,又可以提升为科副主任或主任、还可以获得省级国家级的经费、还可以获得各种“光荣”称号!还可以当博士导师、当院士……坐“火箭式”直线上升!……安心看病有什么用啊!好好看病的大夫在这个时代是最大的傻瓜!可不就造假论文呗!每天接几个“帮助写论文”的电话都习以为常啦!】

叹一口气,几点意见吧:

第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么大面积的论文造假,已经不是某个老师的人品的问题,暴露出的是整个学术环境的问题。在很多国家,一旦造假,研究者将终身不得申请经费,甚至已发经费也会被追回,工作也会丢掉。但我们的处理,更多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事实上,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第二,我们更要反思,为什么会弄成这样的结果?医生需要评职称,需要晋升,那就需要论文,而且还需要世界顶尖杂志的论文。这种扭曲的考核制度,也迫使一些人为了利益,各种不择手段,以至于假论文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大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第三,1000个中国故事的正面宣传,可能抵不上一篇造假中国论文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这还只是《肿瘤生物学》一本杂志,想想还有那么多国际核心期刊,还可能有多少中国的假论文在潜伏,一个个都是中国自我抹黑的地雷啊!

中国论文,估计都让世界害怕了!

但学术,最不能造假的圣地,如果连这块高地都造假成风,那还有什么会是真的呢,这迟早会毁掉这个国家的。

下面是被撤销107篇论文的单位,有一篇调查说是错误撤销,但其他,不说也罢,这些应该钉在中国学术的耻辱柱上,如果还有脸有的话!

为评职称,医学论文造假已成常态,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牛弹琴”】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论文造假 职称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7/3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