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事实上,即便在内地,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几十年前,公共厕所也是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虽然北京、上海厕所工程的出发点是方便群众,而不是改变卫生习惯,但也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厕所为代表的卫生条件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如今,在偏远的西藏阿里地区,新农村建设将改变卫生习惯与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环境卫生、生态利用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尤其是,甲岗村的示范意义还不局限于西藏和阿里地区。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西藏去过多次。如果住在拉萨、地级市或县城,都是宾馆、旅馆,卫生条件与内地差不多。如果去西藏农村或偏远一些的旅游点,上厕所就是个问题。在西藏的农业地区,厕所与内地某些农村差不多,大都是槽式干厕,但基本没有定期打扫,常使人无法立足。牧区则谈不上厕所,基本都是随地解决。在一些乡镇定居点,由于公共厕所实在难以插足,很多人根本就不进厕所,在房屋背后就地解决。作为游客或过路者,男人还好办,女人就很痛苦。去年我去一较远的着名景点,途中休息时,就看到服务区工作人员指挥大巴车的乘客到屋后方便。之所以要指挥,是因为男的到这边,女的到那边,不能混了。西藏风光优美,但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在外上厕所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情。

昨天,我去了阿里地区日土县甲岗村,这个村子距中印边境只有几十里,近年来,政府在这个村有较大的投入,全村统一规划,文化中心、球场、幼儿园、广场等或已投入使用,或已在建设中。崭新的两层民居整整齐齐,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规划,但该村已具有示范价值。此外,我还去了日土县城一处贫困牧民的搬迁安置点,其民居的设计布局与甲岗村基本一致,只不过贫困户搬迁安置点有人均不超过25平米的限制。在这两个地点,我尤其注意和询问了新民居的厕所。首先,我注意到村子里有公共厕所,进去一趟,比其他农村一般的公共厕所要干净,四周及屋后不见随地解决的迹象。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甲岗村的公共厕所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其次,我注意到每个新民居的特殊布局:在民居的院子前方角落,都有一个像岗楼一样的单体小建筑。我当时拍了照,发在微博上,让网友猜,这个小小的单体建筑是干嘛用的。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甲岗村新民居

竞猜结果五花八门,只有不到10%的答案指出:这是厕所。即便在我认可正确答案后,还是有人不明白为何要这样设计。

新民居不能再像游牧民逐水草而居那样没有厕所,这是肯定的。其他定居点公共厕所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也要改变,我想,这也是设计者考虑的要素之一。因此,家家都有自己的厕所成为新民居的必然。新民居的设计方案曾经在牧民中广泛征求意见。牧民原先住帐篷,不习惯厕所与居住房间在一起,因此,根据牧民的要求,设计者将厕所放在了屋外,于是便形成了每家院子前方的角落里那个突出的单体建筑。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甲岗村新民居

但是,甲岗村新民居的厕所与日土县城搬迁点新民居的厕所还有不同,外来者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在甲岗村厕所的院墙外面有一个小门,县城搬迁点的厕所则没有。从院子里面看,甲岗村新民居的厕所有几层台阶向上进入厕所,县城新民居则是平地进入厕所。两者的区别在于,县城由于上下水基础设施较完备,新民居的厕所用水冲,进入统一的排污管道,统一集中处理。甲岗村由于地处边境,居民人数不多,下水设施投入效益不佳,因此,厕所采取双层结构,下半层是积累排泄物用的。院外小门就是为方便定期处理排泄物而设计的。对于远离城市的农牧地区而言,排泄物也是很好的肥料。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甲岗村这户居民家的厕所还没启用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就是这个小门

日土县近年来高度重视环境卫生,市容整洁。具体到新民居的设计上,也在细节上动足了脑筋,既考虑到环境卫生的整体要求,又结合了居民的习惯,还考虑到城市与农牧区不同要求。我认为,这种设计思路值得称赞,它对于改变居民游牧条件下的卫生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今后全面改善全藏的卫生条件也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即便在内地,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几十年前,公共厕所也是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虽然北京、上海厕所工程的出发点是方便群众,而不是改变卫生习惯,但也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厕所为代表的卫生条件已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如今,在偏远的西藏阿里地区,新农村建设将改变卫生习惯与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环境卫生、生态利用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尤其是,甲岗村的示范意义还不局限于西藏和阿里地区。

中印边境西藏牧民新居卫生条件的可喜改善

日土县与印度有较长的边境线,甲岗村又靠近中印边境,两地边民有自发的民间边贸,交流较多。我们知道,对于印度,人们常常指出它厕所的落后,即便在印度大城市,厕所都是令人头疼的麻烦,更何况印度的农村地区,关于厕所或者说关于方便的各种嘲讽、批评不绝于耳。基本上可以说,印度农村地区随地解决非常普遍,即便在印度城市,随地解决的现象也不罕见。因此,靠近中印边境的甲岗村大大提高居民的厕所卫生条件,在我看来,等于向边境那边的印度居民发出了一个无声的宣告:两者的文明程度正在明显地拉开。一千次争论,不如一个简单的事实。方便之事,每人每天都会遇到。厕所这个最基本的事实摆在那里,就标明了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同,就体现了生活质量和社会状况的明显差距。

我更希望,甲岗村居民卫生条件的改善,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样板,而更应该借助其示范作用,尽快推广到全藏。由此不光能有效地改变从游牧到定居的卫生习惯,改善民众的生活卫生条件,而且对推动阿里乃至全藏的旅游起到积极的作用。至于国际观瞻的对比,就尽在不言中了。

【刘仰,察网专栏学者,着名作家、评论家,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刘仰”】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08/37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