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第四任总统,普京究竟能带俄罗斯走多远?

很多民众把普京与俄罗斯崛起联系起来。若能当选,普京有诸多事情需要面对。一是继续推动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如何让俄罗斯强大起来?普京将继续恢复苏联时期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在原苏联地区的控制。二是继续推动俄罗斯进行有序经济改革。三是处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四是选好接班人巩固内部政治稳定。

竞选第四任总统,普京究竟能带俄罗斯走多远?

A.普京其实就是俄罗斯

这两天,俄罗斯很委屈,也很愤懑:俄罗斯人被禁止参加2018年冬奥会。克里姆林宫称,此举代表西方羞辱俄罗斯的又一个阴谋。

12月6日,普京在着名的高尔基汽车厂宣布,“我将会参加新一届俄联邦总统竞选”。这家汽车厂是苏联人的骄傲,“伏尔加”这个品牌就诞生于此,“伏尔加”也是俄罗斯的母亲河的名字。

地球村9号认为,这也是普京面对外部压力展示强势执政的姿态

这是普京打算第4次竞选总统。前3次,他均成功当选。

这一次,他势头仍然很盛。在《独立报》最新一期“俄百名政要”排行榜中,普京毫无疑问地排名第一,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排名第二,国防部长谢尔盖占据第三。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居第53位,社交名媛克谢尼娅位于第90位。

这意味着他有可能执掌俄罗斯长达24年之久,成为自斯大林以来主政俄(苏)最久的国家领导人。

西方政客又急了,凭什么啊?

别急,先听听普京非常喜欢的一首曲子吧。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用木匠唱的俄罗斯民歌创造的一部弦乐四重奏。

一段优美的旋律,引起地球村9号无数的遐想:荒山秋月,春草蔓蔓,绿水逶迤,还有白桦林、山楂树和一条小路。萧萧风语过耳,景象迷离啊。

极致美妙短暂存留中,使人想起片片忧伤。当年,托尔斯泰听《如歌的行板》后感叹:“我听见俄罗斯的灵魂在哭泣!

事实上,西方一直在竭力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也一直在误判普京。但是,西方忽视了在普京灵魂深处沉淀着一个战斗民族的不屈精神。

普京其实就是俄罗斯。

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普京没有时间哭泣。他也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是在俄军事上加强投入,避免财力不对称情况下的“军备竞赛”,在战略核武器和外空武器及潜射等方面保持一定的优势。

二是在外交上逆势突围介入叙利亚,联合土耳其、伊朗等国家之后扭转了颓势,在这一地区已经有压倒美国的趋势,豪取克里米亚,保证了俄罗斯在黑海的战略利益。

三是在西方连续加码的制裁下,硬是顶住压力发展经济,经济主要指数出现了积极变化,世界银行预计今年俄罗斯经济可以实现1.5-2%左右的增长。2016年,俄罗斯还成为世界粮食出口量第一的国家,让那些天天说俄罗斯人吃不上饭的人哑口无言。

四是苏联解体后,千疮百孔,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普京强化爱国主义培育,提升国家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俄罗斯的“自尊心”。

每个国家的历史上都会阶段性地出现对本国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人物,普京就是这样的政治人物体。

从名不见经传的特工,成长为临危受命、执掌一个庞大国家的“铁腕总统”,普京的从政生涯几乎等同于俄罗斯国家当代史。

从一定意义上讲,普京塑造了今天的俄罗斯。

B.俄罗斯的确需要普京

普京是一些人心中的彼德大帝。当然,普京也想成为彼德大帝。

地球村9号查阅了红旗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普京转》普京对俄罗斯人精神坚信不疑。他在一次备受误解的着名发言中痛惜道:“‘(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并不是苏联解体,而是苏俄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走向衰弱。”

俄罗斯国徽上有双头鹰,同时看着西方和东方。因为在欧洲、亚洲之间的过渡地带,它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

事实上,俄罗斯在西方眼中,的确不是“东西”。

俄罗斯历史上是一个扩张型国家。1483年,俄一支军事远征队向东翻越乌拉尔山,第一次进入西西伯利亚,用武力征服一些部落归顺莫斯科。1643年,即清兵入关的前一年,俄远征队到达黑龙江流域。1784年,俄商人在北美洲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殖民点。它继承了蒙古游牧民的传统,从一个内陆小邦扩张成横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帝国。

因为俄罗斯在历史上扩张太快,树了不少敌人。它的边境线太长,而且在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上与一些邻国不协调,彼此冲突不断。

英国、美国前后两大世界帝国,曾拉军事同盟对俄实施过围堵。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两位欧洲强人也曾对俄入侵过。

在苏联解体之后,西方国家仍然对俄国采取压制、包围的战略。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冷战思维。40多年的冷战只是它们300多年双边关系的一个插曲。围堵的重要原因是,西方认为俄再次强大的时候,还会对西方形成威胁。

俄罗斯大平原无险可守,也没有优良的不冻港。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使俄国失去了再次向西扩张的可能。再往东,俄就遇到美国了,两国其实是邻国。除非气候急剧变暖,否则困扰俄300多年的出海口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它走向海洋的任何一个通道仍受制于人

俄罗斯人向来崇尚武力,经济不是他们的长项。实际上,俄的势力范围一再收缩,影响力几乎被瓜分殆尽。不少邻国或乐见俄罗斯的进一步衰落,想在它的衰落中得到好处。唯有伊朗和中国希望其衰落的速度不要太快,可以在近期内抵挡一下美国的锋芒。

俄国注定是一个孤独的国家。以俄国之大,只能成为一个独客。当初,普京上台不久,曾向欧洲示好,表示愿意加入欧盟。德国总理施罗德评价说:这就像一头熊跳进浴缸,不仅洗不成澡,还会把洗澡水都排挤出来。欧洲这个浴缸再大也容不下俄罗斯。普京很伤心,他需要中国和伊朗这样的朋友为他疗伤。

俄罗斯还有文化归属的困境。布热津斯基断言,俄罗斯的“欧洲色彩将不可避免地减弱,而日趋更加亚洲化”。在东方人看来,俄罗斯人是白种人,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吃饭时使用刀叉、盘子,是西方人。

西方人则认为,俄国有浓重的东方色彩,继承了蒙古文化,信仰基督教的异端——东正教。甚至,亚洲人不相信俄罗斯能够亚洲化

普京深知,俄罗斯太大,以至没有一方能够放心地接受它,或有能力容纳它。俄罗斯的自尊心也不允许他们投靠到任何一方。那么,俄罗斯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崛起。

可以说,地缘政治环境窘迫,地缘文化优势缺失,这些因素决定了俄罗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再次成为超级大国。

1909年,沙皇俄国时的总理斯托雷说过,“如果解决了内忧外患,俄罗斯将在20年彻底改头换面。”

斯托雷是普京比较欣赏的政治家。2011年,普京接过他的话说:“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俄罗斯!”

面对领土争端,他强硬回应:“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俄罗斯疆土确实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京寻求“俄罗斯意识”的做法表明普京与沙皇之间存在相同的“强国梦”。俄罗斯迫切需要普京这样的强有力的领导人。

这也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普京别无选择!

C普京想带俄罗斯走向何处?

很多民众把普京与俄罗斯崛起联系起来。

俄罗斯民调机构“社会舆论”基金会11月发布民调显示, 80%的民众表达了对普京的信任。《纽约时报》认为,普京能胜选不仅在于他的知名度,还在于几乎没有能对他构成威胁的挑战者。

若能当选,普京有诸多事情需要面对。

一是继续推动俄罗斯的重新崛起。

如何让俄罗斯强大起来?普京将继续恢复苏联时期在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在原苏联地区的控制。譬如,重开古巴和越南的军事基地,处理好后叙利亚危机的地缘政治格局,进一步增加在亚太的影响力。由于苏联解体后丢失的地盘太多,俄罗斯还要努力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继续和美国在一些问题上形成制衡。同时,通过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打造俄罗斯的“大欧亚”宏图。

二是继续推动俄罗斯进行有序经济改革。经济问题一直是西方唱衰普京的重要谈资。如何降低因对抗和西方制裁给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缓解贫富分化、遏制腐败?如何调整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金融、商业、信息技术、医疗等领域的突破性技术革命?从现实来看,只有基于俄罗斯特殊资源的经济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普京也认为,俄罗斯经济必须摆脱对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俄罗斯应发展高效和低能耗的创新型经济,以实现经济多元化。

三是处理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

美国和俄罗斯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在外交上,如何处理好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特别是扭转俄美关系,是一大难题。眼下,特朗普的当选并未改变俄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而在俄欧关系方面,俄罗斯更强调共同威胁与合作应对。《莫斯科时报》日前透露,莫斯科正在酝酿新的国际战略,寻求最大限度与各方加强联系,并以俄罗斯的自身利益为本。与很多迥然不同的伙伴打交道并非易事,但也并非没有可能,莫斯科近来在中东地区的经历便是明证。

四是选好接班人巩固内部政治稳定。

6年后,普京已经72岁,建立后续梯队和选择接班人是要解决的问题。普京将加大政府行政改革力度,破除传统精英集体对政权的控制,加大政治精英的更新。自2012重返克里姆林宫以来,普京开始有步骤地启用80后高管,从年仅29岁的通信和大众传媒部部长尼基福罗夫,到34岁的俄经济发展部长马克西姆·奥列什金,大量年轻人出任政府要职,显示出普京有序推进国内政治改革、推动经济创新的决心。普京逐渐打造出一支更年轻、有活力、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执政团队,政权根基更加稳固,这为俄罗斯走向未来提供了人才保障。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地球村9号”,作者授权察网发布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712/3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