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战,剑指《中国制造2025》和石油人民币的贸易讹诈
继上个月发布限制钢铁、铝制品进口的232项措施之后,3月23日,美国总统川普根据美国贸易代表署公布的“对华301条款调查报告”,又签署了将对中国进口价值600亿美元的1300类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备忘录,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对此,全球的观察家都将目光集中在即将爆发的中美贸易大战而忐忑不安,而中国大陆却显得胸有成竹,除了扬言“奉陪到底”外,3月26日,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原油期货更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上市,首日交易量突破四万手,一举超越了老牌的阿曼原油(OQD)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纽约原油(NYMEX)和布伦特石油(Brent)。
“石油美元”是继1971年8月美国片面宣布废除“美元黄金汇兑机制”后,维系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储备的主要手段。从这一天开始,各国为了保障境外石油的取得,在缺乏黄金担保的情况下仍持续将大量的农工业产品输美,以换取美元外汇以作为石油支付的储备。有了石油美元作为手段,美国得以通过跨国资本的全球或区域布局,将高污染、高耗能、劳力密集段的制造业工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制造业差序格局。再通过巨额的贸易逆差,一方面利用国际不等价交换转移世界各国的资源和劳动产品,廉价的供应美国国民消费;一方面通过美元持续性的境外溢流,将通货膨胀转嫁在贸易对手身上,几近无偿地向各国抽取“铸币税”,掠夺世界的财富。如果说,贸易逆差是美国所一手建构的“全球供应链”的客观结果,那么近半个世纪来的石油美元体系则是美国以“铸币税”的形式转移世界剩余的必要手段,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川普以贸易逆差为口实,攻讦中国对美进行不公平贸易根本是无的放矢,不是对国际贸易缺乏常识,就是刻意说谎。原因在于,目前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来核算贸易经常帐的方法,根本无法反映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化的复杂本质,既无法体现当前占国际贸易总量近80%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彼此之间在产品、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交易活动),更无法说明建立在制造业差序格局下的区域分工体系在国际商品流通中的结构性意义。中国大陆的外贸结构中有很大部分是加工贸易,输出到美国的直接消费品中就有高达44%是从其他各国进口的“中间产品”(零部件)。据统计,如果以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把这些“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贸易增加值还纪行核算,中美贸易顺差要比传统方式统计少了48%-56%。也就是说,表现在中国对美国巨额的贸易顺差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中国对日、韩、台等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体现的是美国对整个全球供应链的贸易逆差。这还不包括川普政府绝口不提,包含旅游、教育和知识产权等每年高达3~400亿对华服务贸易顺差。
以一部在美国起售价为999美元的iPhone X 64G版手机为例:产品的研发、设计在美国完成,处理器与存储芯片来自韩国,触控面板、显示器来自日本。此外,欧洲的德国、荷兰等公司也提供了其他主要的零部件,最终,在中国组装之后再出口至苹果公司。根据路透社一篇报道的估算,它的部件大约价值370.25美元,毛利率高达63%,但仅有1.8%的价值来自中国,并且苹果公司对整个价值链的分配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但是,按照目前计算贸易赤字的方法,几乎所有的部件成本都列在成品出口地中国的名下。
事实上,美国国民才是全球供应链的最大受益者。根据牛津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进口中国制造的廉价生活数据,每年平均帮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的开支。过去的20年来,美国恰恰是利用了中国制造质优价廉的商品,才保证了美国国民维持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处于负资产状况、占总人口近半数的中低收入户,他们已经遭遇了三十多年的实际工资停滞。因此,总部设在华盛顿,成员包括耐吉、盖璞、宜家、A&F和全食超市等公司的零售业领导协会,在一封写给川普的公开信中就说:“关税是加给美国人的隐形税,在美国出售的41%以上的服装、72%的鞋子和84%的旅游用品都产自中国。对这些商品征收的关税就是对每个美国人征的税。”与此同时,沃尔玛、塔吉特百货、百思买和梅西百货等大型零售商也发文敦促川普政府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美国长期的贸易失衡,其实是美国国民储蓄率不足的客观表现,这是一国内部分配结构出了问题,不能从外部(如中美贸易关系)找到答案。更何况,中国出口所创造的外汇,有很大一部分买了美国国债,提供了美元作为全球强势通货的支撑。说穿了,去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署所展开的“对华301调查”,根本就与贸易逆差无关,之所以剑指中国,其目的在于抑制中国制造业朝高新科技发展,干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据报导,美国准备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领域包含航空航天、机械、信息通讯产品,这些都是中国制造业升级重点发展的领域,分别可以对应到《中国制造2025》支持的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AI机器人和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从报告内容来看,美国对中国制造的戒心,主要是中国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实力上正在超赶美国,打破了美国将中国制造压制在出口纺织品、服装、鞋帽、家具、文体用品等低端制造业的、与美国处于互补性的全球布局。如今的“中国制造”,不但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经具备了与美国直接竞争的能力,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尖端科技领域也呈现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态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2025》所展现的在产业升级结构转型上的巨大决心、战略规划和快速赶超的态势,已经足以让美国惶惶不可终日,而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的正式挂牌,更是让美国觉得芒刺在背。此举不但说明了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将逐步取得国际石油的定价权和石油贸易的话语权,而以人民币进行交易,更将刺激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区域结算货币与国际储备的加速实现。虽说“石油人民币”在短期内不可能撼动美国的“石油美元”,但他的出现就意味着“石油美元”体系的松解,势必撼动美国通过美元霸权体系向全球搜刮“铸币税”的核心利益。
无怪乎,几乎是伴随着川普宣布对中国产品实施惩罚性关税的同一时间,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就向媒体表示,对中国所采取的报复措施不会是全球贸易的终结,而是将各方重新带回谈判桌。至于罗斯所提出解决中美贸易战争的办法,就是中国进口很多很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来削弱“石油人民币”的势头。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