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对《人民日报》批评抗战神剧的一点思考

抗战神剧本质上是资本操控媒体与影视界盲目与西方接轨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类型,包括《人民日报》批评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实质上也是过度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加以批评,但是必须坚持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之上而非依照西方主流媒体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分析。否则,抗战神剧等文艺界的不良现象只会愈演愈烈。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对《人民日报》批评抗战神剧的一点思考

201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别让“神剧”消费抗战史》,猛烈批评抗战神剧“消解了严肃残酷的历史,也矮化了我们曾经的奉献和牺牲”。这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故笔者在这里也想就此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抗战神剧的“过度娱乐化”从何而来?

《人民日报》的文章重点批评的是抗战神剧中存在的种种过度娱乐化倾向:

【为了增加看点、博取眼球,在同题材剧作中取得更高收视率,于是脑洞大开,不顾事实地加料,甚至将抗战剧变成搞笑剧、言情剧、玄幻剧,就成了一些制片方的选择。如此种种,也就使部分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应该说,这种批评是正确的。当前的抗战神剧的确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不过文章却并没有指出这种过度娱乐化的原因,或者说至少对于其原因论述的不深刻。事实上,抗战神剧之所以会过度娱乐化,主要还是由于在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沦为了市场的奴隶。之所以要争取更高的收视率,“甚至将抗战剧变成搞笑剧、言情剧、玄幻剧”,说到底还是要在市场中夺得更多的经济报酬。

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近些年来几乎所有的抗战剧当中都存在着日本女军官的形象,可实际上日本侵华部队当中根本就没有女军官。多年来,不少专家都指出过这种明显的错误,但是抗战神剧却依然故我,“日本女军官”仍然是近乎标准的配置。而出现这种现象不可言说的原因,恐怕无非就是出资方想通过打一点色情的擦边球,来让电视剧卖一个更高的价格罢了。

事实上,抗战神剧走向过度娱乐化也是文艺全面市场化之后才出现的。像新中国初期那些着名的抗战老电影《小兵张嘎》、《地道战》等等哪有什么日本女军官之类的色情因素呢?甚至很大一部分作品本身就把科教片与故事片合二为一,在弘扬革命传统的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军事技术等方面知识,如《地道战》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

因此,要根本上杜绝抗战神剧的过度娱乐化现象绝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要改变文艺过度市场化,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现实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削弱资本对文艺的操控,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不过,所谓“过度娱乐化”说到底还是一个艺术手法上的问题,即使存在这种偏差,其影响也是有限的。而且,艺术创作本身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合理的想象包括一些喜剧似的夸张也是必要和无可避免的因素。像《人民日报》当中的文章也承认:

【今天我们批评“抗日神剧”,并不是说影视剧创作不能有适当的想象。相反,观众需要审美,也需要英雄。我们应该为各种类型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开放的生存土壤,让认认真真做喜剧片的人带给观众有价值的快乐,让有英雄情结的人也能创造出我们的“抗战大片”,这些都是必要的。】

因此,我们应该批评抗战神剧中存在的过度娱乐化倾向,但是仅仅批评过度娱乐化这种形式上的缺陷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对于抗战神剧当中思想内容上的问题作出必要的分析。

二、抗战神剧的最大问题在价值导向

事实上,抗战神剧最大的问题不是艺术手法的夸张荒诞,而是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上的偏差。概括的说,就是其不再把抗日战争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个历史阶段,而是用抽象民族主义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用“民国范儿”模式的妄想代替了旧中国悲惨的现实,用资本代替了人民。

比如说,我们只要把新中国初期的抗战题材老电影和当下的某些抗战影视剧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两者虽然书写的体裁相同,但是呈现的画面却完全相反:前者书写的抗战英雄主要是普通劳动者,特别是贫苦农民。这些人都是打着补丁,吃着窝头的。其甚至把能不能吃下去窝头作为识别真假武工队的重要标准。而后者的抗战英雄几乎都是地主资本家家庭的少爷小姐。他们都是穿着西服,喝着咖啡,在唱着夜来香的舞厅里表演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

这两副不同的画面实质上反映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前者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后者则认为地主资本家等上层人士是民族的脊梁,广大劳动者则是无从轻重的,是资本操控舆论歪曲历史的一种形式。这当然并不是说上层人士都没有参加抗战,而是说在那个年代里能够穿着西服,喝着咖啡的少爷小姐在总人口的比例中堪称微不足道。如果要是把抗战期间的人都写得那么富裕幸福的话,日本的罪行也就被悄然掩盖了。

再比如说,现在的不少抗战剧中有一个典型的套路,就是某个国民党军官掌握着先进的军事技术与理论,后来发现了国民党的腐败之后投向共产党游击队,并且帮助共产党游击队取得抗战胜利。这种套路看似是在歌颂共产党,其实还是歌颂国民党,或者说其代表的资本势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源泉。这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国民党转向八路军游击队的情况,而是说共产党八路军能够不断取得胜利,让日军疲于奔命,从来不是靠国民党军官带来的先进技术,而是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社会政治的先进才是真正的先进,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所以先进的共产党八路军才可以击败落后的日本侵略者。如果要是强调所谓现代军事技术决定作用的唯武器论,那么“先进”的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就必然会胜利而不是失败了。

还有,打着抗战旗号为国民党当局洗地的情况更是在抗战神剧中普遍存在。他们最多也不过是揭露一点国民党当局抗战时期的腐败,而对于国民党政权与日本侵略者一样是同广大人民群众为敌的这个本质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实际上,抗战期间的国民党政权对于劳动者的掠夺与压迫也相当残酷的,从抓壮丁到中美合作所,其对于人民群众与进步人士的镇压较之日本侵略者相去无几。特别到抗战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还出现过河南民众不堪国民党的压迫宁愿帮着日本的“奇迹”。

换而言之,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执行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前者背离人民,后者依靠人民,因此前者必然走向失败,后者必然走向胜利。而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却被抗战神剧普遍选择性失明了。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抗战神剧固然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娱乐化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还是价值导向问题。在现实当中,抗战神剧已经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资本控制舆论的重要舞台,成为“国粉”与“民国范儿”的重要培养基地。

三、判断抗战剧是否优秀不能看外国的脸色

近日来,主流媒体对于抗战神剧的批评恐怕和日本出版了一本批评抗战神剧的书有一定关系。像《中国青年报》就做出了如下的报道:

【最近,一部题为《抗日神剧读本:出乎意料的反日·爱国喜剧》的书在日本发行。书中汇总了21部抗日神剧,还设有“跟着抗日神剧学中文”的专栏。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不少网友评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中青报评抗日神剧读本在日发行:歪曲历史是可耻的
http://news.sina.com.cn/c/2018-04-19/doc-ifzihneq1722754.shtml】

笔者认为,抗战神剧的确应该批评,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西方乃至日本主流媒体的认识作为判断是抗战神剧还是优秀抗战剧的标准。在这些人眼中,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宣传抽象和平主义等“普世价值”的反战作品就是优秀的抗战剧。像《环球时报》就报道,日本人非常推崇《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美浓轮泰史刚刚拒绝了一部“抗日神剧”的邀请。他表示,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抗日题材作品,自己在《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与中国顶尖导演合作时,获益匪浅。
日本人吐槽抗日剧:前首相和AV女优成机密组织成员_国际新闻_大众网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804/t20180427_17311765.htm?_adFA0.20849824235880599】

然而事实上,这些否定的战争的阶级性与抹杀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之间根本性区别的抽象反战作品仍然是资本控制舆论的一部分,以所谓“普世价值”反对战争就好像“用爱发电”一样荒唐。或许也是这个缘故,我们在《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这些备受西方主流媒体的推崇的抗战影视剧当中看不到任何中国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其实质上也是虚无历史的抗战神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年来抗战神剧源源不断正是舆论领域中资本推崇的“普世价值”取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观的产物,我们所要做的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而非与西方主流媒体的要求接轨。否则,散布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抗战神剧非但不会消亡,反而会愈演愈烈。

从艺术手法上看也是一样的,靠荒诞夸张恶搞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做法并不是中国本土的原创,而是近几十年来向西方世界乃至港台学习的产物。早在20多年前,从台湾的《戏说乾隆》到美国的《花木兰》,胡编乱造、篡改历史等行为就远远超过了中国当前的抗战神剧。像《花木兰》当中就把北魏同柔然的战争说成了隋朝与匈奴的战争,种种细节更是令人不忍直视。

可是,这些作品却得到了中国某些主流媒体的吹捧,宣称是“富有想象力,体现了舆论自由”。在这之后,中国的影视界才纷纷竞相效尤,让抗战神剧在内的各种历史神剧宛如洪水决堤。直到今天的现实之中,某些媒体与专家仍然很少批评西方世界和港台地区影视剧种种恶搞、虚无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做法,甚至还多有褒扬,而对于中国类似做法却不依不饶,甚至归功于所谓体制。这种双重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讲比过度娱乐化本身还要可怕。

总之,抗战神剧本质上是资本操控媒体与影视界盲目与西方接轨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类型,包括《人民日报》批评的过度娱乐化现象实质上也是过度市场化的产物。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加以批评,但是必须坚持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之上而非依照西方主流媒体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分析。否则,抗战神剧等文艺界的不良现象只会愈演愈烈。

【jrs直播手机连接_雷速体育_jrs低调看直播直播,察网专栏作家】

「赞同、支持、鼓励!」

察网 CWZG.CN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标签: 抗日 抗日神剧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cwzg.cn/politics/201805/4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