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多次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并从多角度阐述了为什么要有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军队要准备打仗。
从世界形势和我国外部环境看,“天下还很不太平”
对于世界形势,习近平的判断之一就是:
【“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天下还很不太平。”】
当今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兴风作浪,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此起彼伏,地区冲突、地缘矛盾渐趋升级,民粹政治、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码。虽然全球整体上保持稳定,但当任何人看到叙利亚儿童含泪追问“我们做错了什么”时,都会发现铸剑为犁仍然只是美好的愿望。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逐渐改变了全球力量对比。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国家不愿看到后发国家,特别是我国,在经济总量、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超过他们。
我国越发展,遇到的外来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从近几年一些国家挑战我国东海、南海岛礁主权,到最近美国发起针对我国的贸易争端,以各种借口打压我国高科技企业,都是鲜明的体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些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企图从未停止;“台独”分裂势力挟洋自重,气焰嚣张;网络攻击、技术封锁暗潮汹涌;领土、领海主权纠纷间歇性爆发,情况恶化的可能依然存在。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十分复杂。
我国外部安全形势复杂而又严峻,军队必须随时准备着,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习近平指出:要
【“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
从我国的现实需要看,“能战方能止战”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意味着经济建设依然长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迫切需要和平、稳定、安全的国内外环境作为各项工作的保障。尽管和平不是万能的,不会自动优化经济结构,不会必然导向国力增长,但如果没有和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就会平生出许多波澜。
国家安全从哪里来?从天上来,从海上来,从别人来?都不然。靠山山会倒,靠河河会干。要实现国家的安全,还要靠我们自己。有了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和平才真正有保障。虽然目前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选择增多了,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历史已经证明,自家军队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外交官在谈判桌上也谈不来,“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能战方能止战,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是习近平所揭示的“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我们渴望和平,不希望打仗。但是我们只有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有打赢的能力,才能自己掌握命运,从战略上保有主动,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以武止戈”的目的,真正维护好国家的正当权益、核心利益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军队自身属性看,“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
【“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关于军队建设强调最多的就是要求军队能打仗,打胜仗,将战斗力牢固确立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习近平强调:
【“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
如果军人没有随时准备打仗的观念,就会造成国门大开、有军无防。长此以往,近代中国丧师失地、丧权辱国的一幕也就不远了。军队的一切工作必须是为了提高战斗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特别是要培养战斗精神,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意识,要有枕戈待旦的战备意识和“明天打仗”的思想准备。
随着时代发展和国家安全环境变化,我军职能使命不断拓展。除了专门的军事任务,我军还承担着抢险救灾、卫生防疫、维和护航、对外交流、形象展示等国内外多样化任务。
近年来,我军地震救援、海外撤侨等行动证明,遂行多样化任务的核心其实还是指挥、通讯、机动等打仗能力。只要具备了随时能打仗的能力,完成其他任务自然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从我军对外影响看,“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华文明崇尚的是“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历史上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
新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近代以来,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因而中国人民更加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告:
【“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
我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我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根本宗旨,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是我军的神圣职责。同时,维护世界和平也是我军的神圣使命。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就指出: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亚丁湾护航、抗击埃博拉、南苏丹维和等行动都证明,建设一支本领过硬的现代化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与发展权益的有力后盾,而且有助于我国积极履行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和义务,也必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积极力量,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强大支撑。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今天的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谁的恩赐,而是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用鲜血争取来的。今天的和平不似日月星辰,不是天经地义,不会自己照常升起,而是需要用强大的力量去保卫与守护。
准备打仗,就是为了更有力地争取和平、维护和平。习近平要求军队准备打仗,要求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不单是对未来战争问题的回答,更饱含着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世界和平,保驾护航的深沉思考。
「赞同、支持、鼓励!」
感谢您的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维护费用及作者稿费。
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创作来回馈您!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请点击这里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